下书网

3G资本帝国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3G资本帝国

拿下“酒瓶里的美国”,被奥巴马视为国耻的大收购

书籍名:《3G资本帝国》    作者:克里斯蒂娜·柯利娅
推荐阅读:3G资本帝国txt下载 3G资本帝国笔趣阁 3G资本帝国顶点 3G资本帝国快眼 3G资本帝国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3G资本帝国》拿下“酒瓶里的美国”,被奥巴马视为国耻的大收购,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雷曼一言不发的时候,布希四世已经下决心采取行动了。他在2008年5月29日那天,也就是泄密事件发生六天后,召集了董事会成员、高盛的银行家以及他的长期顾问共商对策。这次会议还邀请了来自美国知名世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随后,安海斯-布希很快又向花旗银行求助。布希四世想要搞清楚英博是否能一下凑齐460亿美元,因为此时金融市场的危机已经初露端倪,比如,濒临崩溃的贝尔斯登(Bear Sterns)在JP摩根的挽救下才幸免于难。这些人还需知道收购方案的实施细节。

在那之前,其实雷曼已经回复了布希四世的邮件,不过他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在戈壁沙漠中度假,可能有几天没法联系得上。直到最后,他才说了一句,觉得他们还是见一面为好。

这次会面被安排在6月2日,地点是佛罗里达西部的坦帕市(Tampa)。雷曼让布希不要带任何顾问或者咨询师前往。雷曼也将孤身前往,或许“几乎孤身”前往才是更准确的说法,因为马塞尔也会随他同去。尽管对自家公司的业务并不熟悉,但布希四世这个毛头小子竟然轻率地答应了只身前去赴这场“鸿门宴”,会一会这两位经验丰富的商人、“前银行家”。

布希四世很紧张,因为他急切地想知道对方是否会出价、出价多少。尽管雷曼和马塞尔将要进行的是此生经历的最大的收购交易,两人却看起来稳坐泰山,保持着他们数十年以来一如既往的镇静自若和一本正经。他们只说英博肯定是有兴趣收购安海斯-布希的,但是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内容。一年前,雷曼在与布希四世非正式会面时,曾建议“两公司应当合并”,现在的情况似乎发生了明显变化。那时他还说如果两家公司联合起来,世上将无人能敌。显然,布希四世当时并没有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可能只是假装没有领会。

坦帕会面的9天之后,也就是2008年6月11日,英博正式出价。薄睿拓在布鲁塞尔给布希四世打了个电话,通知说他会立刻发出收购安海斯-布希的书面提议。英博将报出每股65美元的收购价(对市场最高价格有18%的溢价)。他还建议新公司的总部留在圣路易斯。在保留其美国名字的情况下,合并后的公司将改名为百威英博[6]。英博的主管明白价格是打动安海斯-布希股东的重要因素,但他们也应展示出对安海斯-布希传统的相应尊重,以避免安海斯-布希内部对收购的抵抗心态——毕竟收购案还要通过民意这一关。保留公司总部的地点和公司名称都是极为敏感的事情,因为任何关于地位、面子的争议都可能让收购努力付诸东流。

薄睿拓挂了电话。在收购协议正式签字之前,英博的主要财务顾问拉扎德银行(Lazard)[7]的两名代表,让薄睿拓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62岁的资深银行家史蒂文·戈卢布(Steven Golub)提醒薄睿拓接下来可能会出现腥风血雨的局面。“寄出去这封信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可能会有几天我们占据上风,也有可能是别人占上风而我们吃尽苦头。对方可能会采取我们之前始料未及的行动,我们甚至可能需要修改我们的方案。做好准备吧。”

尽管薄睿拓对收购信心十足,可毕竟他从未经手过如此大规模的交易,因此在听这番话时他一言未发。另外一位拉扎德的代表、纽约人安东尼奥·韦斯(Antonio Weiss)告诉薄睿拓,他经手过无数的合并和收购案,当结局不遂人意的时候,CEO往往首当其冲。薄睿拓说:“如果我和团队一起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而对方却不愿意卖的话,我觉得我不应该是受到指责的那一个。但是,如果我搞砸了,事情就是另一种结局……这家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之所以甘愿冒更大的风险想把生意做大,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即使大家共同做出的决定没有得到预想的结局,自己也不会被送上绞刑架。”听到这些,韦斯便不再作声了。

史蒂文给薄睿拓打的预防针显然是对的。就在薄睿拓挂掉布希四世的电话的那一刻,一场对这家美国啤酒公司控制权的激烈争夺战打响了。收购提案不仅将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分成对立的两派,也点燃了互联网上反对交易的巨大声浪。至此,收购案俨然成了一个国家政治事件。甚至彼时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也公开声称,如果安海斯-布希被外国公司收购,将会让国家蒙羞。

此刻必须有一个人出面向美国公众解释巴西人的收购计划,而这个人必然不可能是雷曼、马塞尔或者贝托,他们都对扭转公众态度的宣传手法嗤之以鼻。这个重任最终落到了薄睿拓的肩上,尽管他并不习惯站在聚光灯下,也从不以交际手法闻名于世,但此刻的情形已经非常严峻,他不得不改变自己谨慎、刻板的演说方式,并迎接舆论的狂轰滥炸。他必须说服公众,甚至要让公众对收购案产生巨大的认同。6月16日,薄睿拓在华盛顿与美国密苏里州民主党参议员克莱尔·麦卡斯基尔(Claire McCaskill)以及其他几位参议员会面时,接受了媒体炮火的洗礼。

“当时我没想到克莱尔还请了记者过来,”薄睿拓回忆道,“我只做好了与参议员交谈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她突然把门打开,然后离开了房间。我们团队的一名成员从外面走了进来,告诉我媒体就在外面恭候。那个房间只有一扇门,我不得不从那里走出房间。当时发生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你打开门,所有的人拿着话筒扑上来,问你的收购目的到底是什么,问你是不是真的要买下这家公司,问你是否会裁员。正是在那种情景下,我们把收购案的目的描述为创立一家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新公司。我们想要把百威国际化,把更好的工作机会带给最优秀的人。我们承诺不会关闭工厂,还会保留公司的名称,并且把总部依然留在圣路易斯。谁会反对这种事,谁又会对此有所非议呢?如果两家公司合并,结局皆大欢喜,总比让他们自己继续闭门造车好得多。”

当英博努力赢得美国民心的时候,安海斯-布希正在积极防守。安海斯-布希的高管们丝毫不想将公司拱手让给巴西人。他们知道在同样历史悠久的比利时家族企业英特布鲁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尽管英特布鲁事实上买下了美洲饮料,但经营方式和企业文化都已是巴西人的风格。[8]

布希四世需要说服投资者,纵然安海斯-布希的市场份额最近止步不前,但卖掉公司也无益于公司重获增长。在公司高管、顾问和一些董事会成员的帮助下,他制定了一个削减成本的方案。与此同时,他尝试与墨西哥莫德罗(Modelo)[9]啤酒公司建立联盟,以显示安海斯-布希不需要将公司控制权交给竞争对手也可以继续扩张。他所采取的策略让自己与父亲布希三世之间本就疏远的关系雪上加霜。布希四世想要不惜代价地阻止收购,而他的父亲则认为,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把公司卖给英博比瞎忙一通强得多。

“布希三世最大的担心是如果拒绝这一出价,公司股价会大幅下挫。”一个参与谈判的人说。在公司股东中,巴菲特最先表现出了这种担心,而他的一举一动非常引人关注。巴菲特拥有近5%的股份,是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当时,他开始以60美元一股的价格出售其所持有的股票,这比英博的出价低5美元。

“在我看来,董事会里有一些人,尝试以一些非商业性的理由来阻止收购。他们把收购者视为‘入侵者’。”巴菲特在谈到这一插曲时这样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 弓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