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明兴衰三百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兴衰三百年

三、统帅

书籍名:《大明兴衰三百年》    作者:吴晗
推荐阅读:大明兴衰三百年txt下载 大明兴衰三百年笔趣阁 大明兴衰三百年顶点 大明兴衰三百年快眼 大明兴衰三百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明兴衰三百年》三、统帅,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元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1355)二月,红军统帅刘福通派人在砀山访得了韩林儿,迎到亳州,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建国曰宋,建元龙凤。拆鹿邑太清宫材,治宫阙于亳。小明王尊母杨氏为皇太后,以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平章政事,福通弟刘六知枢密院事。军旗上写着鲜明的联语道:“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遵道得宠任事,福通不服气,暗地里派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加太保,东系红军军政大权一归福通。

郭子兴原受亳都节制,子兴死后,小明王檄授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子兴部将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军中文移从此遵用龙凤年号。

虹县人邓愈年十六,从父兄起兵,父兄战死,愈代领其众,每战必挺身破敌,军中服其勇决。怀远人常遇春刚毅多智勇,膂力绝人,初从巨盗刘聚,聚抄掠无远志,遇春决心离开,愈归元璋为管军总管,遇春投元璋自请为先锋。

和州东南临大江,城小兵多,粮食大成问题。唯一可能的出路和发展,是渡江直取金陵。渡江必须舟楫,载运大军过江的舟楫不是三两日所能造就。元璋正在踌躇思虑,无法解决时,附近巢湖水军头目派人来要求归附。

庐州巢县人廖永安、永忠兄弟,俞廷玉、通海、通源、通渊父子,赵仲中、庸兄弟,合肥人张德胜、叶升,无为人张世杰,和州含山人华高等,各率众泊巢湖,连结水砦,以捍寇盗。红军左君弼据庐州,永安等战败,闻元璋兵盛,以水军千艘归附,元璋大喜,即亲往抚定其众。时元中丞蛮子海牙集楼船塞马肠河口,阻住出路。元璋率舟师出湖口,到和阳铜城闸,忽大雨水涨,从小港径出,大败蛮子海牙军于裕溪口,水军人大江,从归和阳,因定渡江之计。

六月初一,元璋率众渡江,乘风直抵牛渚,遂据采石,缘江诸垒一齐归附。诸将争取资粮,打算运回和州,慢慢享用。元璋和徐达商量,第一仗打得不坏,不如乘胜直取太平,把所有的船缆都切断,放船在急流中,断士卒归路,使其必进。又命李善长预备好戒饬军士榜文。初二日克太平路,执万户纳哈出。揭榜文于街,有一小卒违令,立斩以徇,军中肃然。当地耆儒李习、陶安等,率父老出迎,陶安见元璋师有纪律,实在难得,因进言:“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这一般人都不过志在子女玉帛,根本没有拨乱安民、救天下的志气。元帅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统一不成问题。”元璋问以取金陵如何?陶安以为金陵是古代帝王之都,形势险要,又有长江天险,如以金陵作根基,出兵讨伐四方,是绝妙的战略。两人说得非常投机,就留陶安在幕府参议机密。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知府事。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元璋自领元帅,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潘庭坚为帅府教授。籍乡民为兵,以税户宋成等为千户统领,居民蓄积尽数运入城内,准备固守。

太平在占领以后即被元兵包围,水路方面由元将蛮子海牙、右丞阿鲁灰以巨舟截采石江,闭姑熟口,断绝红军归路及和阳的交通,陆路由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水军元帅康茂才以兵数万攻城。元璋分兵两路:一支由汤和率领正面迎战,另一支由徐达、邓愈潜师由间道绕到元兵后路,从背面夹攻。元兵腹背受敌大败,野先被擒,蛮子海牙、阿鲁灰得到败讯,也不敢进攻,还军驻裕溪口。元璋释野先缚,令作书招降其部队,第二天其众皆降。分命徐达等取深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

九月,郭天叙、张天祐和陈野先率兵进攻集庆(金陵)。野先之降,非其本心,被逼写信招降部曲时,以为其众未必从命,不意全军归附,自悔失计,阴谋复兴元合。元璋察知其计,故意交还部队,让他和元集庆守将福寿勾通,攻城时,郭、张二帅攻东门,野先伪攻南门,城中坚守。二帅不知野先底细,以为一家。野先邀天叙喝酒,席间把他杀了,又诱擒天祐献于福寿,天祐亦被杀。回师追袭红军于溧阳,行经葛仙乡,地方民兵恨野先反复,使地方糜烂,设计把他杀死,从子兆先代领其众。郭、张二帅死后,子兴旧部都归元璋,元璋遂独领都元帅,半年来的三头局面到此结束。

元璋率大军渡江,马夫人率将士家属仍留和阳。郭、张二帅被诱杀以后,陈兆先屯方山,蛮子海牙则屯采石,水陆掎角,威胁太平。元璋乘时整顿军队,加强实力。龙凤二年(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亲率常遇春等大败蛮子海牙军于采石,纵火焚其连舰,蛮子海牙仅以身免,江路始通。三月率诸将进攻集庆,水陆并进,至江宁镇,攻破陈兆先营,降其众三万六千人,释兆先以为元帅,令从征讨。进败元兵于蒋山,直抵城下。城破,福寿战死,得了军民五十余万人,元将康茂才降。元璋入城,剀切告诉军民父老官吏说:“元朝政治混乱,战争四起,生民涂炭。我来是为民除乱,大家应该各安职业,不要疑心害怕。贤士吾礼用之,旧政有不便者吾急除之。做官吏的不要贪暴,使百姓吃苦。”简单的几句话,把城中人心定下来,恢复了秩序。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以赵忠为兴国翼元帅,守太平。置上元、江宁二县。辟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以次录用。亳都得到捷报后,升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以帅府都事李善长为经历。不久又升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元帅郭天叙弟天爵为右丞,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以下诸将都升元帅。元璋这年才二十九岁,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物、统领十万大军的统帅了。

元璋据应天后,他的势力,以应天为北境,西起滁州画一直线到芜湖,东起句容,南到溧阳,一块不等边形,横摆着的斗形地带。西线是斗底,东线是斗口。四面的形势,东边元将定定扼守镇江。东南张士诚已据平江(苏州),破常州,转掠浙西。东北面青衣军张明鉴据扬州。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徽州,别不华、杨仲英屯宁国。西面池州已为徐寿辉所据。东南外围则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真是四面受敌。幸亏这时元兵正用全力对付小明王,前一年十二月元将答失八都鲁大败刘福通于太康,进围亳州,小明王奔安丰(今安徽寿县)。察罕帖木儿和红军转战河南,都无暇南顾。红军势力暂时消沉,张士诚又猖獗于东南,徐寿辉鸱张于襄汉,元兵左支右绌,已苦无法应付。龙凤二年(至正十六年,1356)红军复振,遣兵分出略地,李武、崔德陷商州,破武关,进图关中。毛贵陷胶、莱、益都、滨州,山东郡邑多下。三年刘福通率众攻汴梁,分军三道: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出山东北犯。第一路军分二路:一出绛州,一出沁州,逾太行,破辽、潞,陷冀宁,攻保定,陷完州,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部,至陷上都,转掠辽阳,抵高丽,从西北折回到东北,绕了一个大圈子。第二路军陷兴元,入凤翔,南入四川。一部又陷宁夏,掠灵武诸边地。第三路军陷东平、济宁、东昌、益都、广平、顺德、济南,北陷蓟州,犯槨州,略柳林以逼大都。福通则陷大名、曹、襥、卫辉,出没河南北。四年(1358)五月,攻下汴梁,迎小明王以为都城。红军所至无不摧破,元州郡长吏闻红军来,往往不战而遁。五六年中,红军长驱深入,来回地兜圈子,元军用全力抵抗和进攻,无力顾到朱元璋,使这个新进最后起的红军小头目,得以从容巩固地盘,扩充实力,得以个别消灭群雄,开辟疆土。而且在地理上,朱元璋和元朝大军中间恰好隔着,东边是张士诚,北面是小明王,西边是徐寿辉,这三个卫星使他无从受到元军的主力攻击,等到红军主力已被元朝消灭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广土众民,拥有最强大的实力,可以和元军一决雌雄了。

在这斗形地带所受到最大的威胁,东边镇江如为张士诚所据,则可以直捣应天,危及根本。南边的宁国如为徐寿辉所占,则后方又失去屏障。元璋在应天经营甫定,即遣徐达攻克镇江,分兵下金坛、丹阳等县。向东伸出一触角。到六月又派邓愈攻陷广德,堵住徐寿辉的来路。在出师时严申军令,毋焚掠,毋杀掳,犯令者处以军法。破镇江时,号令严肃,城中晏然,不知有兵。改镇江路为江淮府,置淮兴镇江翼元帅府,以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置秦淮翼元帅府,以俞通海为元帅。改广德路为广兴府,置广兴翼行军元帅府,以邓愈、邵成为元帅。分遣诸将攻克长兴、常州,自将攻克宁国,得军士十余万人,降其将朱亮祖。又克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在龙凤三年(至正十七年,1357)这一年中,把四周敌人的军略据点悉数占领,成为向外发展的前哨阵地。从江阴到长兴画一条直线,构成堵住张士诚西犯的防线。宁国、徽州则是向浙东进展的门户。西线主守,东线主攻,北线和友军接境,形势已和一年前大不相同了。

元璋深知自己的知识太差,对于实际政治尤其隔膜,所以对于知识分子特别看重,虚心听从他们的劝告,完成自己的教育。每克一地,必访求当地的贤才,罗致于自己幕府中,初起略地定远时得毛琪典文书机密,下滁州得范常,克太平用宋思颜。从渡江的幕府人才,有郭景祥、李梦庚、杨元果、阮洪道、汪河、乐韶风等。下集庆,王濂来归。克镇江,礼聘秦从龙、陈遇。下徽州,召朱升。从龙之来,元璋亲到龙江迎接,事无大小,都和他商量,呼为先生而不名。陈遇策划帷幄,宠礼之隆,诸臣莫比。两人都不受官职,自处于宾师之间,元璋也不敢强以名位。朱升告诉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奠定了元璋后来的帝业从兴军以来,农村壮丁大部分被逼从军,农田荒芜,又不断被战争所蹂躏,粮食收成减少。各处军队的给养多由掠夺,名为寨粮,元璋的部队也不能例外。生产日少,消费日多,百姓被掠夺而饿死沟壑,军队还是吃不饱肚子。扬州的青军甚至演出吃人的惨剧。元璋听了朱升的劝告,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1358)二月以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专负责修筑堤防,经营水利,恢复农田生产,供给军需。又分命诸将部兵屯田龙江等处,以生产的多少定其赏罚。几年内就显著成绩,仓库充实。军食既足,就明令禁止征收寨粮,民心归附,足食足兵,两件事都做到了。这年十一月,又立管领民兵万户府,把所定郡县,简拔民间武勇之才,编缉为户,由民兵万户府管领。农时则耕,闲时则加以军事训练,有事则征调入伍,事定后,有功的一体升擢,无功的仍还为民户。实行寓兵于农的制度,使作战力量和生产力量合二为一。

外围的威胁解除,内部的生产问题有了办法,元璋的眼光立刻转移到浙东西的谷仓。先命李文忠进取皖南青阳、石棣、太平、旌德诸县,巩固了后方的防务,再会合邓愈、胡大海两支军队,由徽州昱岭关,进攻建德路,一鼓攻克,改建德路为严州府,先头部队东达浦江,构成侧面包围婺州的形势。十二月元璋亲率军十万出徽州进攻婺州,大败元处州援兵于城下,婺州降,改为宁越府,置中书分省,于省门建二旒大黄旗,上面写着:“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下揭二牌:“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辟儒士范祖干、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等十三人分直讲经史。立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为训导。丧乱之余,学校久废,元璋在这个两百年来的理学中心,号为“小邹鲁”的地方,复兴儒学,不但表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也是收拾人心——尤其是士大夫——的最好办法。由此也可看出这个划时代的巨人、红军的头目,这时已开始反叛,倾向儒家,虽然中书分省省门的标语还是复宋。

宁越既下,分兵取浙东未下诸路,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克诸暨,五月汴都升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六月自宁越还应天,留胡大海守宁越。八月元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刘福通奉小明王退保安丰。浙东驻军先后克衢州、处州,元璋的领土,遂成北邻张士诚、西邻陈友谅、东邻方国珍、南邻陈有定的局面。士诚最富,友谅最强,国珍和有定都龌龊自保。因之在整个战略上,又改采东南取守势,西北线取攻势的策略。以士诚和友谅比较,士诚迟疑顾虑,友谅轻佻猛鸾,士诚保守,友谅进取,以此,在西北的攻势又分轻重,对士诚是以守为攻,扼住江阴、常州、长兴几个据点,使士诚不能西迈一步。对友谅则以攻为守,使友谅兵力分散,不能集中攻击。

浙东虽已大部平定,可是浙东的几家豪族,尤其是原来在元将石抹宜孙幕府的名士刘基、叶琢、章溢等,有重名,得民心,都避不肯出,元璋遣使致书礼聘,总制孙炎又陈书开谕,基等不得已,和宋濂于龙凤六年(1360)三月应征到应天,元璋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这几个人,在思想方面继承宋儒的传统,和明教和红军无渊源。在社会地位方面,是浙东的豪绅巨室,声望笼罩一方。他们遵礼法,重保守,在行动上的表现是团结土著,保卫地方。元璋千方百计把他们拉拢到手,固然地方问题是解决了,“山越清宁”。可是他们的思想和主张都自成一系统,和红军格格不相入。被逼出山以后,也就改变作风,利用元璋的雄厚军力,拥之建立新朝,以保持几千年来的传统的秩序、习惯和文化,保持巨室豪绅的利益。结果,自然和出自明教红军的诸将,成地主与流氓、儒生和武弁的相持之局。元璋也利用巨室豪绅之护持,儒术之粉饰,建立他的万年基业。在红军实力尚存、对元仍须利用红军拥护的时期,他是红军的别部,不免两面敷衍。一到小明王军力完全被元军消灭以后,他就完全倾向儒生,剥去宗教的外套,自命为旧秩序之恢复者和旧文化的护法人了。从这时以后,他深受这几人的影响,和红军的关系逐渐疏远,和儒家日益接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跳槽时代 新一分钟经理人 形象决定未来 幸福女人会理财 选择-中小企业运筹之道 学好用好《劳动合同法》 学习巴菲特 亚财政 钟南山传 朱德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