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当大脑遇到金钱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当大脑遇到金钱

第1章 神经经济学颠覆你的全部投资理念(2)

书籍名:《当大脑遇到金钱》    作者:贾森·茨威格
推荐阅读:当大脑遇到金钱txt下载 当大脑遇到金钱笔趣阁 当大脑遇到金钱顶点 当大脑遇到金钱快眼 当大脑遇到金钱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当大脑遇到金钱》第1章 神经经济学颠覆你的全部投资理念(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伯勒市,有一位叫艾德(姑且这样称呼他)的房地产经纪人曾投资于多家高科技生物科学公司。在最后一次豪赌中,艾德投资的股票中至少有4 只跌幅超过90% 。艾德回忆起在投资损失达到50% 时的情形说:“我发誓,如果股票再跌10% ,我就全部出手,但当股价继续下跌时,我只是在不断地减仓,而不是清仓以全然脱身。因为我认为账面上的损失比实实在在的损失更能让人接受。”他的会计师也多次提醒他:如果卖掉股票,他就可以把这笔亏损入账,至少还能抵减一部分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但艾德难以面对这样的事实,他依然绝望地反问自己:“万一股价反弹呢?”然后解释道,“那样,我会后悔两次,一次是因为买进这些股票,一次是因为卖掉这些股票。”

20 世纪50 年代,兰德公司的一位年轻研究员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到底应该把多少退休金用做股票投资,多少用于债券投资。作为一名线性编程专家,他深知,“我应该计算出各种投资产品在以前的协方差系数,然后,再为自己确定一条有效边界。但是,假如股市真像我预测的那样一路上扬,而我没有置身其中;或是股市像我预计的那样一路下挫,而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么,我肯定会悔恨不已。我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的后悔,因此,我按5/5 平分的原则,把全部投资平均分配在股票和债券上。”这个研究员的名字就是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几年之后,哈里.马科维茨在《金融周刊》(Journal of Finance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投资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 )的文章。20 世纪90 年代,哈里.马科维茨与他人合作,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获奖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在数量经济学上所总结出的但却始终未能运用到自己投资中的重大理论。

退休军官杰克.赫斯特和妻子安娜.赫斯特居住在亚特兰大附近,他们应该算是非常保守的投资者了——他们的信用卡从来就没透支过,全部资金几乎都投资在红利型蓝筹股。但杰克.赫斯特还有一个被他自己称做“玩一玩”的投资账户。通过这个账户,他用极少量的资金去冒大风险——在股市上找几只股票作长线投资,把有限的赌注押在上面,这就是杰克.赫斯特为实现一夜暴富的而采取的投资方式。杰克.赫斯特的梦想就是买一辆为四肢瘫痪者定做的“温尼贝戈”(Winnebago,美国知名房车制造商。——译者注)房车,然后再买一所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特殊护理的“ALS 公寓”。这样的梦想对杰克.赫斯特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简称ALS,或洛盖赫里格病,是一种运动神经元混乱疾病。——译者注)。从1989 年开始,杰克.赫斯特就一直瘫痪在家。只能借助于一台笔记本电脑进行投资操作,这台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了特殊开关,能读取他面部神经发出的电信号。2004 年,他挑选的一只“彩票”型股票(“lottery”picks)是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Sirius Satellite Radio),这是当时美国股市上波动最大的股票之一。所以说,杰克.赫斯特的投资既是一个保守型投资,也是一个激进型投资。

简而言之,现实生活中,投资大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它与我们所谓的有效性、一致性和逻辑性的投资理念相去甚远。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行为,也不可能完全像他们的经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瑕。无论是管理几十亿美元资金的专业基金经理,还是细心照料退休金账户里6 万美元的散户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把本该冷静理智的投资、计算收获时的激动和赔钱时的懊恼这些最原始的本能反应混到一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大滞涨 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 大萧条时代投资理财策略:成就财富人生 大萧条时代:1929-1941 跌荡一百年(下) 电话销售中的心理学 点亮职场路 点击订购:网络创富的真相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