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流行病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科普学习 > 流行病

1.3 病毒比细菌更小吗?

书籍名:《流行病》    作者:彼得·C.多尔蒂
推荐阅读:流行病txt下载 流行病笔趣阁 流行病顶点 流行病快眼 流行病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流行病》1.3 病毒比细菌更小吗?,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是的,一般情况下病毒是要比细菌更小一些。与细菌相比,病毒携带编码特定结构蛋白的基因,如包裹和保护流感病毒RNA的核糖核蛋白,以及逆转录酶和复制所需的聚合酶。但病毒比细菌的结构更简单紧凑。它们的寄生方式意味着它们不需要携带太大的细胞器,如控制能量代谢的线粒体和构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核糖体。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细菌和病毒的第一次分类是基于这个发现:当时所有已知的病毒能通过孔隙大小约220纳米(1纳米=10-9米)或更小的过滤器(细菌不能)。最小的病毒只有17纳米,最大的病毒如DNA巨细胞病毒有150~200纳米,大部分病毒在100纳米左右。对于早期的传染病研究人员来说,“可滤性”和“病毒”是同时出现的,就如同“杜松子酒”和“奎宁水”(两者调和成鸡尾酒金汤力)一样。“病毒”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传染性活液(可溶性活细菌)”,它由19世纪荷兰著名微生物学家马丁纽斯·贝杰林克(Martinius Beijerinck)提出,他通过一个非常细的过滤器获得自己所研究的传染性物质(现在称为烟草花叶病毒),并发现可以这样处理自然界的某些液体。

从病毒的大小来看,一根大头针的针头的直径是2毫米(200万纳米),而我们感染的最大的球状病毒的直径约200纳米。以表面积计算,一根大头针的针头相当于大约1亿个病毒颗粒。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估算,因为针头不可能完全平坦,并且只有极少数病毒的外形是规则的,我们也不可能对病毒进行“包装”。



人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最大的病毒在大小上与最小的细菌相比并没多大差别。例如,尿道支原体细菌依据其营养状态可以仅为200~300纳米。虽然大多数细菌可能至少有1000纳米,但一些丝状病毒(如埃博拉病毒),尽管直径只有80纳米,其长度却有数百甚至数千纳米。两组近年新发现的病毒——拟菌病毒(mimivirus)和超级病毒(megavirus)在400纳米以上,有人认为(猜测)它们最开始是细菌,后来转变为寄生体,以其他类型细胞作为宿主。

即便如此,在采用混合生物染料如用迈格林华吉姆萨(May-Grunwald/Giemsa,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染液染色后,我们发现我们感染的许多细菌都足够大,能用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看见。不过,绝大多数的病毒并非如此。因为,只有在惰性基质里生长的细菌才能被看见,那些只在活体中复制的脊椎动物病毒仍然不能被看见。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对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仍领先于病毒感染。

这也有例外,那就是对噬菌体的研究,因为细菌靶标可以很容易地在营养琼脂平板上长出菌苔,这使得首次对病毒突变体进行认真分析成为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动物病毒学得到跨越式发展,科学家们采用受精鸡蛋作为“培养基”[见我的书《鸟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如何从鸟类预知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受到的威胁》(Their Fate is Our Fate:How Birds Foretell Threats to Our Health and Our World)]来培养许多病毒。例如,大多数流感疫苗仍然依靠生长在小鸡胚胎内的病毒来生产,尽管这个时代可能即将结束。20世纪50年代,哺乳动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利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细菌污染),例如,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乔纳斯·索尔克(Jonas Salk)和阿尔伯特·沙彬(Albert Sabin)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lk株)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Sabin株)就是基于这种技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他从屈辱中站起来:乞丐囝仔 算计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 说出我的秘密 说出你的秘密 瞬间掌控人心 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 动荡时代的管理 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