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吕岩修道上九峰 金氏护法入山林
《千年修仙记》第十五回 吕岩修道上九峰 金氏护法入山林,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大道玄机颠倒颠,顺则成鬼逆则仙。
一阳气发行功日,三阳九转列仙班。
却说钟离权终南山论道,论毕为吕煜起道名岩,字洞宾。吕洞宾又问其修道之法,钟离权说道:“初修道法不外善、静二字。善者立善心、行善事,善虽非修道之法,然为修道之本,无善之道似无根之木,终究不成甚或着魔。”
吕洞宾又问道:“何为静?”钟离权道:“静者身不动、心无念、意忘我。初时做起来身不适,心烦乱,但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约需百日即可入静,此即百日筑基。筑基毕,炼药始,数月一阳现,乃行采、封、炼、止之功。”
吕洞宾接着问道:“何为一阳现?”
钟离权道:“一阳现乃用功之时忽光现于眉眼,或通体透明,或阳物无念而举,曰活子时。采炼之功日后再言,我今先教你入静之法。先要心静,自然盘坐于席,或立腿端坐。上身正直,含胸拔背,提肛收腹。两手相叠,母指相叉,右手在内置于脐。目垂帘微闭,周身放松,舌抵上腭,呼吸自然即可。”吕洞宾说道:“这个不难。”钟离权笑道:“不难?今夜你且坐坐看!”
吕洞宾听罢便依式而坐。钟离权道:“此时不宜。”
吕洞宾睁眼道:“对了,尊师曾说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那么何时用功才好?”
钟离权道:“子时最佳,午、卯、酉时宜。丑、寅、辰、巳时次之。未、申、戌、亥时次次之,阴气重。”钟离权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酒食之时到了。”说罢用手一指,哈哈一笑道:“内有果品美酒。”吕洞宾起身将酒果拿来,并酒杯两盏。
钟离权说道:“汝用功不宜饮酒。”吕洞宾问道:“何故?”钟离权答道:“酒乱神志,有碍功修。”吕洞宾道:“尊师何故饮之?”钟离权道:“功成之人饮之无妨。”师徒边吃边说。钟离权道:“饱食之后亦不宜用功。”
吕洞宾又问道:“几时才能功成?”钟离权道:“此无定数。少年本为童真之体,根元完固,真气充盈,用功可速成。时增年长,真气渐损,时至老年,真气衰竭,再用功需先作采补,故时日多些。勤用功、善用功则时日要少些。少则三年五年可成,多则十年二十年可成。”
吕洞宾问道:“何为善用功?”钟离权道:“善用功者,用功得法,然而不止于此。善用功者,不只是用功时静,要时时静,时时静乃止五漏。五漏即人之真气经眼、耳、鼻、口、意,因视、闻、嗅、言、想而外漏。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思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一处,则独修无漏。”
酒食过后,师徒仍在谈说。钟离权道:“用功要呼吸自然,为了止念,呼吸也有方法。”吕洞宾道:“是何方法?”
钟离权道:“收视返听。眼不外视,但内视其窍。窍即丹田,位于脐下三分处,女子位于两乳中间。耳不听声,但听其息,此即返听。实非耳听,要用心听,实非听息,而是听气,修炼之中你会慢慢体会得到。”钟离权停了一下又说道:“用功也有方位,紫气东来,面东而坐最佳,也可面窗而坐。”
吕洞宾道:“尊师何时隐居此洞?”钟离权道:“很久了。”而后又笑道:“几百年眨眼间就过去了!我原汉将军,后遇仙师东华大帝点化,始居此洞修炼至今。”钟离权将其经过诉说一遍,吕洞宾惊愕不已。钟离权道:“子时到了。我今与你一同修炼。”言毕,师徒分头打坐。
吕洞宾刚刚坐下,便心欲静而念不止,思绪纷乱,继而腰酸腿疼,心烦意乱。他无心再坐,睁眼欲起,却见师傅稳坐不动,便又微闭双眼。谁知眼闭念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心猿意马,纷至沓来。他两腿麻木难忍,继而又睁开双眼,见师傅仍是稳坐不动,无奈又将双眼闭上,晃晃双腿,摇摇身躯,舒适许多。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又心绪不宁,如坐针毯依旧。吕洞宾忍无可忍,睁开双眼,又将眼睛闭上,按师傅所言,双手相叠向下及右而上如此慢慢在脐处揉动十八次,又交换双手,反向揉动十八次,此乃收功。然后慢慢起身,轻轻走动,生恐惊动师傅。
吕洞宾困了,他欲睡下,见师傅还在打坐,自感不妥。他又悄悄坐下,借着洞内微弱的灯光,漫不经心地看看四周。他又想起了师傅的教诲,细细品味着其中的道理,不知过了多久,他不知不觉地靠着一块石头睡着了。
吕洞宾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师傅还在打坐。吕洞宾走出洞口,红日已经爬过山头。他缓步走向山林,晨风吹拂着他的面孔,也吹动着树梢在轻轻地摇动。他沿着小溪缓缓而行,溪水在他的身边潺潺地流淌。树上的鸟儿在不停地鸣叫着,也有鸟儿从他眼前飞过。他正走着,有一个山果从树上落下来,山果滚落到他的眼前。他顿步而看,正是师傅昨天洞内的那种果子。
吕洞宾采摘了一些果子,回到了洞里,他见师傅正在收功。钟离权收完功,吕洞宾忙上前称赞道:“师傅端坐如钟,竟坐了几个时辰!”
钟离权道:“自感不过一瞬尔。你呢?”吕洞宾道:“惭愧,我实一瞬尔。”钟离权笑道:“不像你说的那么容易吧?”而后又点点头说道:“此因你初炼,定力不够,真气不通。汝常炼之,定力自有,便可杂念不生,真气贯通,自会感到舒适。再炼之,便可入忘我之境地,达天人合一之境界,至此,用功就容易了。”
吕洞宾为钟离权拿了一个果子,师徒一边吃一边谈论。钟离权为了激励吕洞宾,为他讲述了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
黄帝听说崆峒山上有一个道术高明的仙人广成子,便带上文武百官前来问道。广成子为试其心,把上山的路变成了悬崖绝壁。黄帝无法上山,只好带着随从退下,在山下等了三个月。后来天气渐寒,粮草将尽,黄帝叹道:“广成子不知我的诚意,故不来见。”黄帝无奈回到宫中。次年春暖花开,黄帝又带上随从前来问道。这次黄帝见到了广成子,他双膝跪地虔城地说道:“我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的精粹。我想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谷丰登,来养活百姓;我又想掌管阴阳的变化来顺应万物。”广成子答道:“你所问乃万物之本质,你所要乃万物之残渣。自你治理天下,云气不待凝聚就下雨,飞鸟不待季候就迁翔,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浅陋之心,怎明‘至道’之理?”言毕腾云而去。
黄帝退回宫中,之后他抛弃政事,走出宫殿,辞去随从,筑一间陋室,铺上白茅,独居三个月。他对广成子的话细细品味,终有所悟。他怀着一定要亲聆“至道”的决心,第三次独自徒步去崆峒山请教广成子。
黄帝来到广成子的住处,见广成子头朝南躺着,他跪拜着爬过去,再次叩头拜礼后问道:“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听后,立时坐起说道:“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天地各司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守护你自身,万物就会自然茂盛。”广成子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我持‘至道’的纯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谐,我修身一千二百年,形体却没有衰老。”云云。黄帝感慨道:“仙师真乃圣明之人!”
黄帝依广成子所言之道治理国家,使天下大治。依其道修性养身,在110岁时乘龙升天而去。
吕洞宾听罢说道:“黄帝若非赤诚,不得大道。”钟离权说道:“今日我要去会张果、铁拐李他们几个去,你在此好生用功。”言毕即不见了踪影。
吕洞宾自钟离权走后,便按着师傅所言每日在子、卯、午、酉四时打坐炼功。虽然坐不安稳,却日日按时坚持炼,不觉打坐时间渐长。打坐收功以后,他便走向山林,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饿了采摘山果,渴了掬起泉水。
一个月后钟离权回来了,他看到吕洞宾笑呵呵地问道:“这几日如何?”吕洞宾道:“甚好,我可打坐半个时辰了。”钟离权道:“日日都做了?”吕洞宾道:“四时皆做。”钟离权称赞道:“好!”
吕洞宾说道:“师傅,我采了鲜果。”用手指指洞口,接着说道:“才刚放到洞里,孝敬师傅你的。”钟离权笑说道:“莫不是你已得道,你怎知我要回来?”说着师徒向洞里走去。吕洞宾道:“我不知师傅回来,我天天采了鲜果等着师傅回来。”
到了洞里,吕洞宾道:“师傅请坐。”他拿来果子,并为师傅斟上酒,然后说道:“师傅请用。”
钟离权道:“汝还有何收获?”吕洞宾道:“这两日炼功,虽能入静,眼前却似能看到些许景象,今早我真的看到你回来了,站在我的面前。”
钟离权道:“汝所见之景象,乃汝入静之象。且记此为幻象,勿看勿信,信将被其误,易着魔。”
吕洞宾道:“师傅这几日也曾用功?”钟离权道:“不曾刻意用功。功成者,人不炼功功自炼。”
又过了几日,钟离权对吕洞宾说道:“汝已悟大道之理,修道之法。汝可回去自修。”
吕洞宾辞别师傅,准备下山。临行前,钟离权说道:“尚有一事,汝要谨记。”吕洞宾道:“何事?”钟离权道:“修道之人,要防身漏,尤忌子时后行房,这样会阳方生而顿灭,一度伤于百度。”
吕洞宾下了终南山,直奔家乡而来。他一到家,金氏便迎了出来,一边为他接过行装一边说道:“如何这么久才回来?让人好不惦念!”吕洞宾将其经过说与夫人,金氏闻听瞪大眼睛说道:“你师傅真是了不起,他是何人?”
吕洞宾道:“他是钟离权,曾为汉将军,在终南山修炼已几百年了,神仙啊!他教我道理,授我道法。”金氏道:“你学到了?给我露两手。”吕洞宾道:“我所学乃大道之理,修炼之法,我需勤而修之。”
吕洞宾回到家中后,仍日日常修,四时皆炼。但他虽想不务世事,而世事却偏要找他。家中琐事烦扰着他,他的故友也常来拜访。有的故友听说他在修道,便劝他、笑他。有个故友还为他作了一首劝酒诗:
赋诗饮酒即是仙,炼丹修道是枉然。
君若不饮杯中酒,不是痴迷就是癫。
吕洞宾无奈,决定要离俗修行,他选定了九峰山。他与夫人商议,夫人虽不情愿,但夫唱妇随,她也无奈。
吕洞宾又对夫人说道:“你随我同去。”夫人道:“我去何用?我在家等你,我和孩儿们也能有个照应,你修完了就回来。”吕洞宾道:“你去为我护法。你我同隐山林岂不是一件美事?”夫人放心不下吕洞宾,于是说道:“这样也好!”
一切准备停当,夫妇二人准备启程上山。吕洞宾夫妇平日里就乐善好施,吕洞宾又好友善交,启程这天,乡里乡亲、亲朋好友来送行的不少,个个依依惜别。很多好友还在劝解:“修道的人个个疯疯癫癫,你是何苦来着?”“人人都说有神仙,可是哪个亲眼见到过?你莫着火入魔。”“莫作此等傻事!留下来我们做朋友岂不甚好?”云云。吕洞宾皆笑答:“人各有志,我意已决,君勿再劝。”
“在山上住烦了再回来,我们喝酒。”有人说道。金氏道:“他自修道以来,已不用酒。”
两个女儿更是难舍难分,母女们泪洒衣襟,哭泣不已。吕洞宾说道:“无须伤心,我得仙师而去修道,当喜才对。”
众人闻听,议论纷纷,有的问:“那个仙师?”有的惊愕:“真有神仙?”有的已对吕洞宾从师之事略知一二,便媚色飞舞、添枝加叶地向他人讲说。金氏见状,便止住哭泣,将吕洞宾酒肆遇异人,汉将军钟离权得道并十试吕洞宾、收吕洞宾为徒之事述说一遍。众人咂舌,汉钟离超度吕洞宾之事也不胫而走。
吕洞宾夫妇启程上路,儿子、女婿和几个故友坚持要送。众人带上油盐柴米、衣物被褥,金氏坐上轿子,十余人前呼后拥地离了家门。
众人走进山来,边走边说笑。吕洞宾走在众人之间,并不与他人言笑。他想向他人讲说大道之理,但谁人能听得进去?吕洞宾无趣便不再言说,他不向别人说些无用的东西,也不观山看水。他按着师傅所言,眼少视、耳不闻、口不开言、神思内守。
九峰山位于中条山脉南麓,山有九峰,坐北向南呈一字儿排开。九峰之前左右两侧分别又有两山,两山之间则夹着一条大峡谷,向南直通黄河。整个九峰山山势极为壮阔,中间低平开阔,两边山峰护翼,颇像一把座椅,九峰如椅背,前面的两座山像座椅的两侧扶手。山中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在这里还可直视西岳华山,东望洛邙山。
众人边走边欣赏着这迷人的奇山异水,有人说道:“这儿真是仙境啊,吕兄在这儿定能得道成仙。”又有人说道:“你们看啊,这儿多像一把座椅。吕兄,你得道后就坐在这把座椅上,为我们赐福免灾。”
众人说说笑笑,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到了九峰山吊钟洞,这是吕洞宾选定的修炼之处。众人将所带物品放入洞中,又要修筑锅灶。
金氏道:“在洞里烧火做饭怕是不妥,这会妨碍他打坐,他会烦的。不如把锅灶支在洞外。”
有人回道:“在洞外阴天下雨怎办?”大姑爷说道:“山上有好多洞,不如我们就近再选一洞,洞内放些杂物,洞口做饭。”众人皆说:“这样更好。”
众人收拾停当,天色已晚,金氏烧火做饭。众人吃喝完毕,金氏和吕洞宾共住一洞,吕洞宾按时打坐。众人捡来干柴铺垫,在另一洞内将就睡下,次日下山而去。
吕洞宾谨遵师言,洞内清修。金氏洗衣做饭,偶在山中检些山果,两人同吃。金氏见吕洞宾总是打坐,便在空闲时要吕洞宾和他一同到山中走走,采些山果,如此十多天过去了。
一日吕洞宾对金氏说道:“我现打坐已入大静,你我同住一洞与我打坐不利,不如你我各住一洞?”金氏虽不情愿但也无奈,于是说道:“也好,我另住一洞你我都清静,我也好烧火做饭。”从此两人各住一洞。
次日儿子和姑爷前来探望,时值正午,孩子们正要进入吊钟洞,被金氏看到后叫住了,金氏道:“莫进此洞,他在打坐,到我洞里去吧。”自此每当吕洞宾白日里洞内打坐,金氏都在洞口看守。吕洞宾的故友也常来探望,金氏均在自己洞内接待。吕洞宾不打坐时也同客人一起在洞内坐坐或到山上走走,但吕洞宾只是寒暄几句,然后便言语不多。
一日吕洞宾和夫人正在山林中行走,忽见一道金光闪过,金光闪处竟有一人,吕洞宾定睛一看,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