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匣中失乐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惊悚悬疑 > 匣中失乐

第四章 现实与虚构之间

书籍名:《匣中失乐》    作者:竹本健治
推荐阅读:匣中失乐txt下载 匣中失乐笔趣阁 匣中失乐顶点 匣中失乐快眼 匣中失乐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匣中失乐》第四章 现实与虚构之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后面打算这样写……”

奈尔兹面对阅读自己七百多页稿纸小说的另外七个人,平静地插嘴说,“嗯……‘几分钟后,房间的灯重新亮起,出现在那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双胞胎兄弟之一的霍南德的尸体。一模一样的两个少年,一个已经成为不会说话的尸体,而另一个则趴在对方身上痛哭。谁也说不清楚眼前这种情景是怎么回事。死因一眼就能看出来,用一根打包用的麻绳将脖子紧紧勒住,然后在后面打了个结。后来手忙脚乱的甲斐终于打开了储藏室的门,将滑坐在门后的根户拉了出来。从根户语无伦次的陈述中,大家得知,根户从钥匙孔向外窥视,在第二次停电前,并没有看见凶手或是霍南德出现过。结果众人脸上痛苦的神情越发黯然。’……在这里要加上一行作为总结,‘与曳间当时的情况不同,这次是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为杀人事件。当然,也有和上次的事件相关联的疑问,一切都需要再次回炉,重新挖掘线索。结果事件的调查权从他们手中被永远夺走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们都处于无限仓惶之中,如同整理一团乱麻一样,陷入了昏昏欲睡而又漫无止境的寂寞时光。’……喂,怎么样?”最后,奈尔兹虚心地问道。

八月十六日。这个夏天真的像小说里所描述的那样,除了七月十四日的突发性酷暑是个例外,其他的日子气温一直都没有显著变化,这样一直过了盂兰盆节。

那令人头晕目眩的炎热季节究竟哪里去了?连平时怕热的人都有些不满。媒体做了特别的专题报道,说这种异常低温是冰河期的前兆;还有人反驳说“不,这是大地震的前兆”;还有人根据概率计算,认为一切平安。总之,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本身已经开始发疯,坚持“世界末日”的观点,只是世界暂时太平,还没有崩溃的迹象。

八月中旬的一天,当人们还在为天气喋喋不休的时候,奈尔兹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了小说的后半部分,厚厚的一沓手稿。俱乐部的成员都很关注七月二十四日在布濑 “黑色房间”里失踪的真沼,已经将近三个星期杳无音讯了。所以大家兴致盎然。天气已经变得凉爽,室外似乎更好,根据羽仁的提议,大家把聚会地点选择在了新宿御苑的草地上。

甲斐和仓野因为私事没有参加,杏子和雏子仍然不想走出户外,所以参加聚会的是七个人。大家找到一处偏僻的树荫,坐了下来。首先由羽仁朗诵,然后众人对《如何打造密室》进行赏析。

“这次轮到我了吗?真受不了!”霍南德似乎有点难堪,伸直了双腿。

羽仁同情地笑了。“你是第二位牺牲者,应该高兴才对。虽然小说中奈尔兹的预感都一一得到了验证,但实际上的曳间到现在还活蹦乱跳,反而性命无虞。”

“但是,羽仁!”奈尔兹靠在叶片已经泛红的枫树上,正想蹲下去,“现实中这种预言性质的事很不寻常。不管怎么说,第三章开始的部分我在七月二十八日以前就写完了。但自己书写的情节居然不幸成为现实,心情上很不好受。”

“噢,你是说雏子父母的事吗?但是,这很有意思。反过来说,事实比小说的虚构更离奇。虽然我不知道奈尔兹的小说还要继续写几章,但写作手法还是朝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向上进行吧?将来小说完成了,不了解我们的读者究竟会认为哪一边才是真实的呢?”

“唉……”布濑端着烟斗,把烟雾吐向蔚蓝的天空,同时加强了语气,“读者就先不要考虑了吧?实名小说的情节难道不是要追随事实吗?”

但是曳间假装没有听见布濑的话。“如果有陌生的读者将第一章和第三章视为现实,那么对这位读者而言,我这个人就不存在了吧?其实读者更愿意相信已经发表的其他章节,有笔触细腻的杀人事件的描写,何况我还有一位发疯的姐姐,连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比起一个人在房间里突然消失,与其说是下落不明,倒不如说是充满了恶意,这样反而更接近现实,而且合乎常理。即使就这次事件而言,在密室里人间蒸发,我这样说可能有些打击奈尔兹,但总觉得缺乏真实感。”

“哈哈,缺乏真实感?这倒很有意思。”影山似乎对曳间的评论有些惊讶。

一直在随意拉扯草叶的根户说:“为了使我们的推理成为客观的东西,倒不如让陌生的读者解开谜团,这样我们自己也能像第三者一样,审视这些事件。”

“但事实上,如果毫不知情的读者读到这部小说,肯定会从真实性的角度去品评小说的两套故事情节。”布濑立刻搭腔。

羽仁忍不住说:“但是,布濑,如果是毫不知情的读者,因为不知道其中有一套情节是忠于事实的描写,所以无从考虑两套情节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如果产生那样的误解就不好办了。我所说的现实,完全是小说上的现实,只要想想就可以知道,陌生的读者阅读这部小说时,自然而然会考虑究竟哪一边的情节才是真实的。”

“噢,是吗?”羽仁抬起头面向奈尔兹,“没办法,看来,我必须成为华生了。……我这么说不会又引起什么误解吧?”

“你只能越描越黑!”奈尔兹兴致勃勃地说。

根户接道:“你倒是满不在乎。本来你就不该写这种过分复杂的小说。”

“喂!”羽仁大声说,“你不要示弱。……说起来,我们现在的言行,或许会成为奈尔兹下一章的内容。各位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根户的眼睛变圆了。“天啊,不行!奈尔兹,你真会把我们现在的谈话内容写进小说里吗?”

“这可不好说。……嗯,不到动笔的时候不知道。”奈尔兹故意装糊涂。

“哼,越来越乱套了,时世艰难啊!”根户说着,将揪断的草叶撒在面前。

一直延展的草坪上,来游园的客人相当多,有的是几个朋友带着家属,还有随处可见的男女情侣。有五六个小女孩正在跳绳,还有一群人在扔飞碟。众人的服装色彩缤纷,在阳光照耀的绿色草坪上,如同万花筒一样绚烂。

尽管气温降下来了,但这里仍是夏日的风景。

“瞧!云朵的轮廓特别分明。”霍南德突然抬起手。

“嗯,真的呢。”曳间也忍不住用力点头。几乎透明的苍穹上,飘浮着几朵白云,蓝白颜色对比分明。

“啊,这可很少见。如同在纯白的质地上涂上了蓝色的颜料,只留下了云朵的形状。”根户说,“对,这么比喻,就像这部小说的结构。”

“嘿嘿,是双重结构啊。”羽仁也仰望天空,“就像在一幅画上,因为欣赏的依据不同,可以看出两种图案。各位都看见过有那样一幅画吧?中央黑色阴影的部分是花瓶状的烛台,可再一看,却又像是黑色背景下,两张白色的侧脸正在面对面亲吻,《如何打造密室》就很像这样的双重结构。”

“对,那是一张很有名的画。”曳间用食指撑着额头,“这种画给人的视觉错觉非常有趣,在心理学读本里,还可以见到其他很多的实例。观赏者在面对这种图画的时候,能够‘创造’出只适合于自己的、不可思议的图案结构。所以,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视觉错觉的绘画技法很常见,达利与马格里特[1]堪称其中的代表,还有人专注于几何学的表现,如艾薛尔[2]。……从心理学上来看,所谓的视觉错觉绘画,比如烛台和人的侧脸即使黑白的轮廓重叠,根据观赏者的注目所在,无法同时领会两种影像。也就是说,看画的人在观赏的一个个瞬间里,如果判断是烛台那就是烛台,如果判断是侧脸那就是侧脸,总之只能联想到其中的一幅影像,而让相对的另一边成为背景。白色和黑色两部分就是这样互换图案与背景,而不可能两边同时都是图案。我认为,通过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人类想象力的界限。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出现了锋面界线……”曳间说到后来变得含混啰唆,根户打了个响指。“哈哈!那么这部小说的双重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读者在阅读时,与绘画一样,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在一个个的瞬间里,必须有所倾向。……不,我已经连自己的话是什么意思都不太明白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某一边的是真实的,那它决不能同时又是虚构的。当然,谁也无法想象真实与虚构并存的状态,这也用不着特地去强调……”

“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羽仁说。

“你真是!下地狱去吧!”根户笑着又揪一把草叶团起来向羽仁扔了过去。

草叶在羽仁的胸口飞散,正好有一团弹到了旁边影山的脸上,影山根本无从躲闪,被打个正着。其他人齐声大笑。

“哎呀!对不起。”

“不,没关系。”影山似乎迷住了眼睛,摘下了黑框圆眼镜。

“但是……”影山一边擦拭厚镜片一边说,“奈尔兹的这部小说中,曾反复提到了‘错乱’这个词,将真沼的消失与第三章最后的杀人事件勉强捏在一起,总有点牵强吧?……似乎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巧妙地赋予了交错的特性。在各种各样的‘错乱’中,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双重结构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是啊,那是当然。”奈尔兹得意扬扬地回答。

根户接着说:“我对这一点也持相同的看法。但是,就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现实与虚构或许只隔着一层纸。小时候我就想,这个宇宙说不定就是个大舞台,我们大家也许都只是依照剧本而行动的木偶。这是任何人都曾有过的朴素疑问,也是任何人在无法否定自己疑惑的情况下不了了之的疑问。而现在的我们,可能正身处《如何打造密室》这部小说的登场角色里。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正是这部小说的虚构世界,这么说不足为奇。”

根户说完,观察着其他六个人的反应。

这是使用原色描绘出的宽阔草地上的安宁景象。

* * *

[1]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描绘幻想及其深层中的荒凉破败感。代表作有《戴黑帽的男人》。

[2] 荷兰著名版画家,有“幻觉艺术之父”之称,作品总是充满几何变换的无限想像。擅长以对比的方式呈现天与海、日与夜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 弓区之谜 大明兴衰三百年 新跳槽时代 新一分钟经理人 形象决定未来 幸福女人会理财 选择-中小企业运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