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12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12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历史绝不会出现“如果怎么样”的假定,但史实终究是对历史学家的限制,而小说家却可以以此为最佳素材。
    所以,让我来试着解读一下永乐帝的军事部署。
    当时的军队并非采取组织行动,而是遵从将领的号令,因此胜败多取决于指挥官的作战能力。
    当时,帖木儿已年近古稀,他已视线模糊、眼睑下垂,故前来觐见的使节他都得近身召见。西班牙使节克拉比赫曾于1404年8月亲往拜谒。
    永乐帝曾被封为燕王,驻地北京。他几乎每年都要出兵征讨蒙古草原。当年近七旬、已经步入风烛残年的帖木儿率领着二十万军队东征的时候,永乐帝刚刚四十五岁,正值壮年,春秋鼎盛。帖木儿死后,永乐帝仍旧不断征讨蒙古,出兵瓦剌,攻打女真族。此外,他还任命郑和为远航总指挥,出使西洋。郑和舰队一路经过爪哇岛、暹罗、锡兰、阿拉伯半岛的亚丁湾,我们断然无法通过如此气势磅礴的壮举来窥探明朝经济会出现什么问题。
    永乐帝和帖木儿一样,在其死后也出现了因王位继承而产生的内讧。所幸的是,这场争夺并未动摇大明国本。后来,明朝国祚还延续了两百余年。与此相比,帖木儿死后,骨肉之间的争斗血雨腥风。所以说,如果两雄在西域展开争夺,国内矛盾正处于尖锐期的帖木儿多会遭受失败。这便是我的推测。
    帖木儿死后,撒马尔罕国多次向明朝派遣使节,明朝也向其派出护卫使,并册封帖木儿的幼子沙哈鲁为王。
    
    帕哈太克力的午饭
    0 1
    “下一站去帕哈太克力,也就是曾经位于疏附县的色满公社。”
    从老城驶往郊外,途中我们竟浑然不觉。这不仅仅是因为城墙早已拆除不存,当然还有道路整齐划一的原因。路两旁的白杨栽种得十分紧密,几乎看不清树后是鳞次栉比的城镇,还是一望无垠的田野。
    后来,我们终于透过车窗清楚地看到了田间的景色。从民族中医院出发驱车不到三十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帕哈太克力公社。该公社整体呈白色,但大门口的柱子都被涂成了鲜红色。
    这里的主任名叫买买提·阿布都拉,汉族人一般都会叫他买买提。副主任是阿不都热衣木·库尔班。
    买买提主任用维吾尔语向我们介绍了公社的情况。在翻译方面,虽然我们一行有方晓华的鼎力相助,但公社里的尤桂臣先生(汉族)是专职翻译,有不凡的实力,因此对于当地的介绍还是由他来进行更适合,小方正好略事休息。
    这个公社人口九千八百多,户头两千两百五十个,有七个生产大队和四十三个生产小队。这里的土地面积约两万四千亩(一亩约为六百六十六点七平方米)。中国农村都以“亩”作为土地面积的单位,所以农民对“亩”的概念根深蒂固。而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印象最深刻的面积单位则是“坪”(日本面积单位)。一亩大概相当于二百坪,所以一提到亩,我就会在坪的基础上乘以二百。
    “四百八十万坪……”我不禁暗自思忖。
    在这两万多亩的耕地中,55%用于种植水稻。不仅仅是喀什,南路一带的水田也很广阔。新疆的水稻生产历史并不长。19世纪末阿古柏叛乱之时,清军将领左宗棠曾率领湘军到此平叛。由于湘军都是出生于种植水稻的湖南,平叛后又被作为屯田兵派往各处,新疆当地的稻米生产才因此逐渐扩大开来。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修成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曾有回部(新疆南部)土地肥瘠不均,缺少稻米的记载。不过《北史·西域传》的记载却大相径庭:
    疏勒之土,多稻、粟、菽。
    《北史》为唐人李延寿所著,时间跨度为4~7世纪,主要记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历史。其他史书中也有关于焉耆、龟兹等的记载。因此,我觉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的作者多以道听途说为主,而亲身所见则寥寥,所以才有此见地吧!
    同样是推测,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我曾在前面提过,“疏勒”这一地名暗含着水源丰富的意思,而水多的地方自然适合水田作业,而且穿越帕米尔高原,这里和印度的交往也异常频繁。即便这里曾经没有水稻,也大可从印度引进。既然这里的文字、语言以及宗教等都受到印度的影响,那为什么水稻就不能从印度引进呢?《大唐西域记》中就有屈支(库车)产粳稻的记载,关于佉沙(喀什),这里虽然没有列举谷物名称,但也讲述了农业繁荣的事实。这里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种植水稻了呢?我觉得这和后来饮食生活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其实不仅仅是饮食方面,就连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域民众的生活体系从中国、印度的佛教化过渡到阿拉伯、波斯的伊斯兰化。饮食也从以中国、印度为主的米食转换为独具特色的馕。这样一来,耕种习惯自然也就无法再回到插秧等稻米种植的年代了。
    对于曾经存在但后来消失了的东西,人们习惯于认为消失了的并未存在过,《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的作者可能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清朝,以米食为主的汉族人和满族人赴任到此,最为困惑的就是没有米饭可吃,而从中原运输又十分麻烦。
    “既然当地水流丰富,就不可能种不出米来。”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朝在阿克苏设屯田一百五十亩,并命人在此种植水稻,以此来为从中原赴任的朝廷大员提供饮宴用米。紧接着,朝廷又下令在莎车地区推广水稻种植面积,用作官员的俸禄米。
    至此,水田面积进一步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建的大坝和水渠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至今,当地的水稻产量已经占据农作物总量的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的土地都掌握在地主手里,基本没有自耕农。其中贫农占绝大多数,他们遭受着严酷的剥削。据说为了躲过饥荒而卖儿卖女的家庭多达一百二十户。虽然现在这里的生活水平仍不算高,但跟之前的极度贫困相比,也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 2
    “这三年来,我们公社已经有四十五人考入了新疆大学、北京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买买提主任的言语中带有几分自豪。
    三年内考中四十五人,平均一年就是十五人,在这人口近万的村庄里,其升学率和日本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作为中国的西部小城,这样的数字也很让人兴奋了。
    这个公社的社员基本都是维吾尔族。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校,北京民族学院最为有名。此外,甘肃省的兰州和四川省的成都也有这样的学校。我们亲爱的老阿,就曾在兰州求学。
    说到北京民族学院,我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到访那里时和作家冰心女士的交流经历。
    “这所大学有五十三个民族的学生。”冰心向我介绍道。她的表情和言语中也透露着几分自豪。
    这大概都是早些年的提法了,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简表》中明确提到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既有像壮族那样人口超过八百万的,人数相对较多的民族,也有像住在西藏的珞巴族和住在黑龙江的赫哲族那样人口不足千人的民族。
    北京民族学院正式成立于1951年,但是其前身则诞生于1941年,即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政权的延安时期。根据冰心的讲述,北京民族学院共有七个系——政治系、少数民族语言系、汉语系、艺术系、历史系、干训班(即对各地干部的培训班)、文化补习班(为计划考入技术类、医学类大学学生筹备的补习班)。
    该校的学习年限是三年,但各系略有不同。比如上干训班的人都有工作在身,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习一年到一年半即可。文化补习班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是否毕业,一般需要一到两年。艺术系学习年限则稍长,基本都是四年。不过该系学生不仅局限于中学毕业生,只要是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得到国家认可的特长生,年龄下限可以低至十一岁。此外,相当于研究生院的研究科主要做少数民族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校的学生当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但也有想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少数汉族学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