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54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5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金花王”苏伐勃驶去世之前,他鞭触龙耳,龙因此而潜隐起来,以至于今日仍未显形。
    凡圣贤之人才能驭龙,平庸无能之辈会有危险。苏伐勃驶也许觉得自己的儿子并非明君圣主,所以他有意在自己归西之前让这条可能伤及儿子的龙潜藏起来。他的儿子正如玄奘所说,是一个缺乏智谋却听信权臣、胡作非为的君主。
    我想,玄奘在龟兹待了六十天后,他先穿越天山,然后西行再绕道向北,而龙池位于库车正北方,因而他应当未曾亲身到此,他的记述也应多为传闻。龙池周围本来有城,玄奘到达时早已成为荒凉之地,杳无人烟。对此,玄奘记载如下:
    城中无井,取汲池水。龙变为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如是渐染,人皆龙种,恃力作威,不恭王命。王乃引构突厥,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噍类……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半取自传说,一半依据史实。其中,说当地人是龙和人的混血,这不足为信,他们勇敢强健倒是毋庸置疑。现如今我们透过车窗还能看见骑马挎枪的人,他们并非军人,而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居民。龙池周边都是吉尔吉斯族的聚居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除了从事游牧之外,还以狩猎为业。古时候,龙池周边的居民经常绕行大山,因此他们的腿脚十分灵便,性格也比较彪悍。
    所谓“不恭王命”,就是龙池周边的勇悍居民不服从王权政治,或者是他们被反国势力利用了。
    龟兹王苏伐叠昏庸无能,连父亲都不敢将自己的御龙传给他,他也没有实力去征服那些不服王命的龙池居民,而只能借助突厥的力量将其赶尽杀绝。出兵协助的突厥,当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玄奘过境之后,龟兹曾向太宗进献宝马,那时的两国关系还算不错。但后来安西都护郭孝格讨伐焉耆时龟兹暗中相助,这也成了龟兹自取灭亡的导火索,而龟兹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是西突厥在背后作梗。国王对西突厥俯首恭顺,也许就是因为当时西突厥在镇压龙池居民中有助力之功吧,那时的龟兹俨然是西突厥的臣属之国了。
    大龙池美丽洁净,水底的绿藻清晰可见。
    虽说惯于游牧的吉尔吉斯族多住在“包”中,但这里却以平房或砖瓦房为主,我们在这里品尝过羊肉、黄油、乳酪等美食。他们的烤串并不是直接放在炭火上烤,而是要离火三十厘米左右,不停地转动,主要依靠热气和烟熏来烤。这样的烤串确实与众不同,别有一番风味。
    大龙池海拔两千五百米,氧气比较稀薄,所以观赏时不要急于奔走,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需要去克服的事情。
    从库车县城到这里有五个小时的车程。山路行车虽有些辛苦,但沿途的景观却足以慰藉人心。当看到用汉字书写的“红崖”时,我还以为这里的山体都是绵延的红色,但实际上山峦通体都是绿色,只是没有草木的痕迹罢了。此外,还能看到一些小型的露天煤矿。
    库车周边矿物资源丰富,玄奘就曾说这里盛产黄金、铜、铁、铅、锡等物。如今那锋利的“库车刀”依然名声不减。由此看来,大龙池周边居民和国王之间之所以发生冲突,也有可能是为了争夺矿产资源。
    安西都护终止于何时尚无法断言,但应该是在公元8世纪的最后十年。而且与南边的藏族(即吐蕃)势力有关。
    在这之前,西域东北地区的强大势力突厥分裂成东西两支,因而也失去了绝对霸权,其支配下的各部族于是纷纷自立。这期间,维吾尔族在西域强盛一时。
    
    0 5
    公元8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借助维吾尔族之力平叛。刚开始维吾尔族被称为“回纥”,后来他们不大喜欢这样的称呼,唐朝便改称其“回鹘”。曾经挽救过大唐危机的游牧民族回鹘,最终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周期定律——内讧。后来,吉尔吉斯族取而代之,成为雄霸蒙古草原的主人。
    吉尔吉斯在唐初被称为“结骨”,后又改为“黠戛斯”。公元840年,吉尔吉斯十万大军急袭了回鹘,回鹘不敌,其中十四个部族向南逃走,十五个部族向西流落。后来,西去的部族赶走了天山南路的吐蕃势力,成了那里的新主人。
    当然,吐蕃内讧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宫廷政变导致吐蕃赞普(西藏藏王)朗达玛被杀,吐蕃因此开始飘摇。敦煌壁画中的张义潮就曾驱逐敦煌当地的吐蕃势力,在公元851年被唐朝封为归义军节度使。
    西去的回鹘军控制天山南路,这发生在公元865年前后。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于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奏报朝廷:
    北庭回鹘固俊克西州、北庭、轮台、清槙等城。
    西州即之前的高昌,也就是吐鲁番盆地一带。他的奏报中虽然没有提及龟兹,但轮台就位于焉耆和龟兹之间。
    就这样,西域迎来了维吾尔族统治时期。维吾尔族中的摩尼教信徒很多,但西域各地的佛教依然强盛。龟兹附近的也好,吐鲁番柏孜克里的也好,都是维吾尔族统治时期建造的石窟。
    维吾尔的国都是高昌,还是高昌以北的北庭,史学家还没有定论,因为他们没有书写本国历史的习惯,留下的史料少之又少且不足为证。唐朝和五代之后的宋朝将其称为高昌回鹘或者龟兹回鹘,可见该政权有可能是种部族联合体。
    维吾尔西边,土耳其裔的喀喇汗王国开始崛起,西域的喀什、莎车、和田都先后纳入了其统辖范围。12世纪时,天山南路进入西辽版图。西方人称之为喀喇契丹王朝。不过,喀喇契丹王朝对当地的统治仍然是游牧式的,即只要收取了税负,其他的内政一概不管。虽然本朝王室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但并没有干涉天山南路的伊斯兰教信仰。除了收取税负,他们似乎对其他事情都漠不关心,这为后来西域的彻底伊斯兰化埋下了伏笔。
    13世纪,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四处远征的时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仿佛就是一个世界帝国,他们对宗教信仰也异常宽容。虽然本民族似乎以信仰摩尼教为主,但并没有强制推行宗教一体化。
    对于西域来说,他们乐见元朝这个世界帝国的出现,因为强大的政权可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此外,蒙古国内人才匮乏,在经济方面,他们常会任用西域人,这一点对西域也是一种恩惠。
    元朝之后,帖木儿时代开启,西域在此时陷入了沉潜期。相比陆地,航海技术的发达让东西交易大多选择在了海上。
    19世纪的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崛起之际,西域再次登上历史舞台。沙俄连续征服了中亚的伊斯兰王国,并本能地图谋南下。企图控制印度的英国,又想阻止沙俄南下的步伐,两大帝国主义势力暗中较劲儿。此外,浩罕汗国的阿古柏侵占清朝领土,一度占领了西域南北两道。清朝虽然想平定阿古柏之乱,但远征军的出发却不及时。由于东南部的台湾风云又起,清军不得不先对付以西乡从道为都督的日本军队。虽然清军后来平定了叛乱,但却因故拖延许久,作为列强中的一员,日本的行动间接影响了西域的政局。
    后来,沙俄以动乱为由趁机占领了伊犁地区。在平定了阿古柏叛乱之后,沙俄虽然撤兵,但根据《伊犁条约》规定,伊犁的一部分领土并没有归还给清政府。
    月氏迁移、张骞行旅,或许可以说是军队远征、佛教未兴的时代;法显、鸠摩罗什以及后来的玄奘取经是佛教兴盛的时代;然后又经历了伊斯兰化席卷的时代……西域演绎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域地区迁移不断、融合不断,民族和语言也都在更替中摇摆向前。然而,在西域这条历史大河的底部,还有许多永远不会改变的细流,就像是塔里木河一样,它的根源将绵延不断地在地下悄然流淌。
    这一片超越了宗教、民族、语言的西域就像当地守护神一样充满着力量,生生不息。而接近她、感知她,才能让我们体验到发自内心的激越和欢愉。
    从东向西,又从西到东,新的文明流入然后又回流。
    文明为何物?来到这里,就会面对这个问题,但似乎又不用刻意寻找,因为西域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足以共振的灵感。这里让人们向往,让人们留恋再三,也将吸引世世代代的人们来此探究解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