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重返1976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返1976

从醉白楼到留椿屋(4)

书籍名:《重返1976》    作者:袁敏
推荐阅读:重返1976txt下载 重返1976笔趣阁 重返1976顶点 重返1976快眼 重返1976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重返1976》从醉白楼到留椿屋(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西天目山古称“浮玉”、“天眼”,又名“西峰”、“西山”,素有“浙江诸山之祖”的美誉。这里古木参天,修竹蔽日,奇石嶙峋,谷幽泉清。诸峰之下,有青龙、*两山对峙。“留椿屋”就坐落在青龙山南麓。与西天目大名鼎鼎的“禅源寺”相距不远。来此之前,我听说这幢貌不惊人的小楼曾是三十年代著名电影皇后胡蝶的别墅,当年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曾和胡蝶在这里幽会。来此之后才知道这传说有误。事实上,这幢别墅是上海怡和洋行的小开潘志铨为其父潘澄波颐养天年,于1936年向禅源寺租地营建的。门前石碑上“留椿屋”的题字乃是清末榜眼朱汝珍的手书。胡蝶当年拍电影《桃园春梦》时,这里的确是外景地,胡蝶也确曾下榻留椿屋,至于她是否真的在这里和戴笠幽会,那就不得而知了。倒是另有两位大人物先后在留椿屋住过,一位是蒋介石,另一位是周恩来。

我不知道历史的巧合是否隐含着冥冥的天意。当年,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为敦促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积极抗日,曾专程从重庆来浙江。1939年3月22日,周恩来到西天目,下榻留椿屋,当天晚上就与黄绍会晤,共商国事。第二天,黄绍就在留椿屋会客室主持召开浙西行署军政要员座谈会,周恩来在会上做了团结抗日的重要讲话。周恩来此行时间虽短,却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一度成

为浙江抗日救亡的中心。

西天目留椿屋前的石碑见证了1976年的风雨烟云

多少年以后,已经长眠于地下的周恩来恐怕不会想到,有一群热爱他、景仰他的热血青年和他们的父母,因为痛恨和反对*他、残害国家人民的“四人帮”而被抓捕关押,其中有五个人就囚禁在留椿屋。

现在回想起来,曾经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叱咤风云,又身为共和国堂堂总理的周恩来,在那场生死存亡的政治路线斗争中,却也有着旁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无奈。在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周总理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其实是充满了忧虑的。1975年9月7日,在北京城内北海西岸边一座不引人注目的灰色楼房里(周总理病重以后一直移居在这里,这儿临时做了他的医院,又是他工作和会客的地方),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的周总理从病床上起来,撑着虚弱的身子,在这里接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接见国际友人。周总理当时说的第一句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不已:*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虽然周总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不无欣慰地告诉罗共中央书记维尔德茨:现在,我们的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周总理所说的副总理指的就是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但当接见完毕,总理应身边的工作人员请求和大家一起合完影后,谁也没有料到,总理竟一反常态,意味深长地说:希望你们以后别在我脸上打叉。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情都沉重起来。周总理对*的充分信任和对中国在他离去以后会走向何方的巨大担忧,在这一次外事活动中表露无遗。

以后的事实证明,周总理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他作为一个有丰富革命历史斗争经验的政治家,面对党内那些急于篡党夺权的阴谋家所产生的某种预感。果然,周总理尚在病榻弥留之际,一系列再揪走资派的言论又开始甚嚣尘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重返五四现场 周恩来生平全纪录 周恩来自述 朱东润自传 周作人左右 本质:贝佐斯的商业逻辑与领导力法则 我的个天 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二) 大江大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