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故乡的年

时间:2023-03-15 04:05:25

故乡的年一文创作于:2023-03-15 04:05:25,全文字数:14084。

故乡的年

开门炮”。然后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其实就是去请祖先回家过年,俗称“请神”。到祖坟后,先烧几张烧纸点上三根香,然后放上一挂鞭,拿着三根香回家。等到家,母亲已把上供的菜炒好,摆放整齐,有鸡有鱼有方肉。墙上挂着家谱,上下有两个画轴,纸的中间用墨线画好了许多的格子,里边填写着祖宗的名讳。家谱前摆着香炉和蜡烛,当然还有供品。父亲把从祖坟上带回的三根燃着的香,插入香炉内,随后我们跟着磕上三个头,这时“请神”才正式完毕。

这是真正的开始过年了。上午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不仅中午吃,还要把晚上吃的饺子一块包出来。因为之前所有的活都已干完,下午的时间是我们最惬意的了,也是大人们一年来最为放松的时光。我们常常爬上鬲津河堤,尽情玩耍。一路向下,来到鬲津河旁,沿河看那开始融化的冰层,看那冒出嫩芽的野菜,看那河对面微微泛绿的柳烟。真有那种“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觉,等待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天的到来。

到了天黑,我们开始打着灯笼,走街串巷,嘴里喊着“平安无事喽”,一路追随,一路欢笑。等我们串完全村所有的小巷回来的时候,大人们已在巷口的大街上堆起了高高的秫秸垛,这是到了“烤末阳”的时候了。一般是每个巷口都有一堆秫秸,有住在这个巷里的各户凑齐,然后点燃,一个院巷的人们围拢在一起烤火,俗称“烤末阳”。谁家人有病,就着重烤烤病人有病的部位,人们往往会说“烤烤就好了”。赶上家有喜事的户,会多抱几捆秫秸添火,然后有家人攥上一把未燃尽的秫秸拖回家中,放入灶膛。嘴里念念有词,男孩大了父母给往家拖媳妇;孩子结婚了,家人给往家拖“小子”的等等,不一而足,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决定。这时,每家每户还把鞭炮礼花都拿出来,大家一起放。那可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笑声、欢呼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等礼花鞭炮放完,火堆里的秫秸燃烧得也差不多了,这时看看秫秸垛往哪边倒,倒向哪个方向,就预示着哪个方向的地收成好。

随后,各家各户开始回家溜饺子了。溜饺子的烧柴,白天大人们已经准备好,都是家中最好的柴火,棉花柴或者豆秸、芝麻秸。俗语道:“年夜里烧花柴,出刀才;烧豆秸,出秀才。”烧芝麻秸节节高年年好,而且年夜晚“烧火”的必须是当家人,在灶台后面还要点上一根红蜡烛。因为柴火好烧,灶膛里火光熊熊,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掀开锅盖,蒸汽从门里汹涌而出。溜饺子时,都不让小孩子靠前,怕的就是小孩子不懂事,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来。饺子下锅以后,大人们会叫着男孩子举着早就绑好了鞭炮的竿子,来到大门外,鞭炮是家中最长最大的那挂,点燃后会响较长一段时间,俗称“发码子”。放完鞭后,饺子也熟了,大人们先盛上碗饺子,放到门外的供奉天地的供台上。父亲则领着我们点燃了烧纸后,就跪下向天地磕头。随后再盛上几碗饺子,分别放在财神爷、灶王爷和家谱的供桌上。然后,一家人跪在家谱前,先烧纸,随后再磕三个头。神秘的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小孩子们的庆典了。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晚辈们磕了头,长辈们照例要给一点磕头钱,也叫“压岁钱”。最早是几毛钱,随后几年就是五块十块了,钱尽管不多,但这已经让我们欢呼雀跃了。

年夜里的饺子都包进几个花生、红枣等做馅的,谁吃着谁有福。有一年我为了吃到花生和红枣的饺子,一口气吃了很多,最后也没吃到,结果撑得一宿没睡好觉,差点撑坏了胃。

大年初一一早,大人们会把我们早早地叫醒,一大家族凑在一起,挨家挨户的给年老者辈大者拜年。这个时候,也是最能显示谁家户门大,谁家“小子”多,谁家“人烟旺”的时候。怪不得中国几千年来重男轻女,也与这些风俗有很大关系吧。到了下午,是每家每户“送神”的时候。一大家族的人们集合到一起,去祖坟上坟。到了祖坟后,从辈分最大的祖坟开始,每个坟前都会放上一叠烧纸,然后逐次点燃。磕完头后,下一个节目就是放鞭放炮。放眼望去,无边的田野上,烟雾缭绕,鞭炮声声,煞是壮观!

随后的几天,就是串亲戚拜新年。我们老家一般是初二走姥姥家,初三去姑家姐妹家,初四拜新亲去岳父家,初五在家包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初七走走远房亲戚。就这样,新年在期盼与忙碌中过完了。

时节如流,回首望去,离家多年的我再也没回故乡过年。所有的一切都从指间流走,但故乡的年我却从未忘记,反而历久弥新。

《故乡的年》在线阅读地址:故乡的年

12
下一篇:老夏和老山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