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

时间:2023-03-27 10:57:19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0:57:19,全文字数:33914。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

形的、片面的,其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青年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压榨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无产阶级的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马克思认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9]218。而且,“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4]308。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让青年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青年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特质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关于青年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的思想,牢牢抓住教育这一事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事业,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紧抓青年人才这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资源,构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使青年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特质的重要法宝。

(四)青年组织论阐明先进青年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历史作用,明确指出如果布尔什维克党无法争取到青年力量,势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列宁发现作为个体的、具体的青年,其力量是有限的,其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因此,列宁首次提出了组建共青团的构想,将共青团作为青年人自己的组织,以此来引导及号召青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19年4月17日,列宁在全俄共产主义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重要的是,青年们,共产主义的青年们,组织起来了。”[11]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使阶级和党结合起来的第三条引带,就是青年团。青年团和全体青年对我们党的发展全部重大意义,是几乎用不着证明的。”[12]在明确成立青年组织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之后,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尽可能地获得青年团的支持和拥护,以此来吸收更多的青年力量,扩大党组织的规模。

中国共产党在筹备建立党的早期组织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等创始人就开始考虑为党培养后备力量,准备建立先进青年组织。1922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正式成立。毛泽东对共青团寄予厚望,明确提出“希望你们团结起来,作为全国青年的领导核心”[13];邓小平也要求共青团“最大限度地把青年团结和组织起来”[14];江泽民指出“共青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15];胡锦涛强调“要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共青团各项工作中去”[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共青团坚守的政治生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1]5百年来,共青团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为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特质的坚强堡垒。

二、历史逻辑:百年奋斗历程印证青春型政党的蓬勃朝气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2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伊始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带有与生俱来的青春气质。

(一)党的创建历程奠定青春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拼尽全力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在这一背景下,从新文化运动发轫,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催发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中每一步都嵌入了青春的基因。

第一,新文化运动触动青春觉醒。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界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中激起了要求进步、寻求科学真理、追求解放的热情,其初衷与青年直接相关。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标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以觉悟青年、改造社会为己任。杂志创刊号的社告第一款就明确提出:“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17]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广大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逐渐觉醒。他们独立思考现实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径辨析各类学说,积极求索适合中国的变革之道。陈独秀、李大钊周围逐渐聚集起一大批青年学生,并组建了诸多青年社团,包括毛泽东和蔡和森等组织成立的新民学会、邓中夏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新文化运动促使包括党的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在内的广大青年迅速觉醒,为民族重光与国家复兴锻造了全新的青春力量。

第二,五四运动见证青春力量。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1]207,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凝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觉醒青年认识到了民众大联合的力量,开始将启蒙对象拓展至劳苦大众,马克思主义开始同无产阶级相结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后,广大爱国青年更加直接而自信地感受到天降大任的使命感。1919年8月,毛泽东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8]五四运动一年后,陈独秀把五四精神归结为两点:一是直接行动,二是牺牲精神。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表明青春担当成为五四青年最为重要的品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三,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春气质。1920年8月,陈独秀发起成立了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参加该组织的成员共17人,平均年龄28岁。同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其发起人李大钊32岁,成员共14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毛泽东27岁。在法国和日本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其发起人和成员皆为青年,年龄都在25岁左右。1921年7月,党的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年仅19岁。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始于青年,先进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党的成立又促进了更多青年的觉醒。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命题:“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9]8,也是

提醒您:因为《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在线阅读地址: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