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3-03-27 11:41:15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1:41:15,全文字数:15963。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教学主体很容易知道项目最后做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在情境体验、动态感知和协调合作中,提高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的匹配度,带来情感获益和心理满足。

(二)“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情动力量

情动作为一个哲学感念,起源于斯宾诺莎,指的是“一个身体的状态,在此状态中,其行动之力被增强或被弱化,被提升或被束缚”[4]154。斯宾诺莎开创的情动视角探讨的是一种新的人类本体论,试图寻找行动力量和心灵感染之间的对应式关系,如特定场域的文化展演过程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感与参与感。情动是一种“能够影响和受到影响的能力,是和身体的一种体验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相对应的一种前个体的强度,意味着身体的行动能力的增强或减少”[5]16。

受斯宾诺莎的影响,德勒兹关注情感体验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其流变与生成的强度。在“大思政课”空间实践中,人物、形象、外观与色彩等生成性符号组合在一起,吸引人们投入情感参与审美瞬间。通过亲身参与的演出活动,学习主体得以体验个体如何在困境中生存,以及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所以,“大思政课”的情境体验不是对过去事件的模仿,而是如何在当下再生出一种行动的力量。情动空间就是希望的空间。身体依赖于外物,对生命的理解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大思政课”感受战争年代人的情感,悲痛与渴望,愤怒与抗争;思考什么生命值得赞扬,什么生命的逝去让人悲伤;在与他人相联的命运中,体会正义与关爱。因此,“大思政课”教学实践是在动态的时空观念与媒介景观下进行的一种敞开的智性实践。学生以感性的方式认识世界,学到的知识更稳固。

(三)“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觉知

“大思政课”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知识体系,拓展了教学空间和交流渠道,将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大思政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与课堂上基于问题式学习不同,“大思政课”多采用项目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场景问题进行关联。双方进行合作交流,并一起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这种交流不但发生在师生之间,还发生在学生个体内部、生生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学生与实践场域的交互关系。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反思和互视中建立的一种对话平台”[6]。在特定场域的展演中,观众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知者又是被知者,既是表现者又是被表现者。通过“我”的凝视,在个体的生活经验与情感记忆中,勾勒出意象地图。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产生的是“我—你”的对话关系,并将“我”延伸成为“我们”。所以,“大思政课”有助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联动发展,是拓展学习空间、达成思想共识的有效途径,并为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

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追求

(一)建立社会空间与情感结构的联结

学习是一个与信息资源建立联结的过程,是发现新领域、产生新观点的能力。在“空间—社会”场域下,“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参与到空间的生产与社会记忆的建构中。这种空间生产的能力,如主题公园、电脑游戏、文字、影像以及建筑等符号,嵌于广阔的社会结构中,在个体审美和公共领域的关系上构成了“境域”,成为被高校“大思政课”所接受的实践范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对上海亟须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参与“大象乐园”“济吉益堂”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空间的加工、组织和改造相结合,生产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空间形态。

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通过对客观空间形态的编码输出,与社会空间产生一定的联结,是对社会文化的解释能力。“解释并不是‘认知神秘化’或‘替代’的过程,而是一项实际的世界构造工程。换言之,社会解释是要将实体与实体联系起来,去追溯一个行动的网络。”[7]社会和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行动者网络中的关系点,通过彼此关联,最终服务于行动者的目的。笔者通过《视听语言》课堂教学带领学生掌握影视语言的基础知识之后,让学生练习校园红色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固定空间的拍摄技巧,并对河流题材的电影重点归纳,撰写了一期学术报告,然后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拍摄完成关于河流的纪录片和微电影。这一行动过程超越了以往单纯重视教学活动本身或对学生成果导向的关注,而是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联结,将“大思政课”与课堂教学结合,将教学主体的意图融入社会场域的文化与情感中。

因此,建立在社会空间基础上的情感结构是一种“希望语境”,是包含着意识形态的感情。在“大思政课”这一形式下,知识与生活之间产生关联,实践与意义连接在一起,人和周围世界互相作用。

(二)实现人的内在性与完整性的生成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对生命内在性的思考。内在性是在体验中获得的力量绵延,是一种自组织结构和生成过程。在“大思政课”体验中,过去的记忆向当下涌入,事物成为被感知的载体,真理向未来敞开。

生命的内在性层面让个体理解环境中的自我,激发自我的责任心,找到应对困难的方法。“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要求是人数尽量要少,这样有助于形成成员之间的关爱互动。教师和学生要实现联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中做、做中学。教师教学重点是学生是否真正实现了心流与情动。心流体验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以个体获得人生快感,体验心流高潮为出发点的活动。心流体验有助于解决个体的困扰,从而起到整合疗愈的作用。因此,“大思政课”的内容要少而精。内容更精炼、更接近本质,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佳。在心流体验基础上的空间感和感受域,推动能动力在瞬间的生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683。“大思政课”是一个积极的主体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过程。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都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在空间实践中完成内在性和完整性的生成。这个过程,来源于自我反思与持久认同,个体克服了自身的有限性之后带来的归属感。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在线阅读地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