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

时间:2023-03-27 11:45:40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1:45:40,全文字数:1852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

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有一些人在否定乡村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又排斥城市现代化的价值观,造成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乏,农民在价值观的认知和选择上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境,乡村价值体系呈现出的混乱日益消解着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逐渐被削弱,文化自信的根基严重动摇。

(三)文化载体危机:乡村的“空心化”引发了文化载体的缺失

村落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农村文化孕育与传承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换和传统生活方式转型,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谋生,他们也会逐渐把下一代带离乡村,传统的村落就这样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全国自然村数量为272万个, 2020年减少至236万个;居住在村庄的人口更是从2010年的7.9亿下降至2020年的6.7亿。随着农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的改变以及文化主体的抽离,村庄的祠堂、戏台、庙会、集市正在逐渐丧失其文化功能,这些重要文化载体变成了人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渐离散,乡村文化自信也随之消解。

(四)文化传承危机:转化与发展不足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裂

一种文化能否让人坚定而自信,不仅取决于文化现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取决于它能否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保持持续旺盛的生命力。青壮年是乡村文化创新的引领者,文化主体的流失使乡村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失去了中坚力量,乡村文化的未来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许多农业生产和民间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农民智慧的凝结,也是乡村文化的体现,但在文化主体流失和自我文化否定的背景下,许多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乡村文化的血脉难以延续。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必然孕育小农意识。农民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和求稳、怕变的思维习惯,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和心理基础,许多富于乡村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转化与发展不足而造成传承断裂,最终被遗忘、丢弃直至消失,乡村文化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自信的重构路径

(一)优化生存环境: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乡村文化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得以传承与发扬,就必须要在符合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创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化生存环境,使农村文化融入现代化浪潮,使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乡村文化。首先要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加快发展乡村经济,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兴旺的乡村产业和富裕的农村生活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也能使乡村居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营造现代化经济环境。其次要创造乡村文化自信的政治条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吸纳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乡村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加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觉悟和能力,在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另外,优良的文化生存环境还包括乡村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水平、发达的医疗条件、完善的养老制度以及美丽的生态环境等。创建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就是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农民才能建立对自己文化的坚定自信。

(二)强化价值引领: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乡村文化建设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理论,对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特别是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阐述,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构提供了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代表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能够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特别是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碰撞,乡村文化发展迷失了方向,农民的价值取向也在多元选择中出现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树立起主流的、统一的价值标准,起到了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同样需要道德来保驾护航。“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同样,对于乡村社会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准则,为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重塑文化载体: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土壤

传统村庄村落是乡村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基,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是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传承村落文脉,以重塑文化载体培育坚定的乡村文化自信。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强调了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首先,重塑文化载体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如街口、道路、祠堂、庙宇、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环境,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感化、感染和教育的功能,保护村落空间就是守住乡村文化资源,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重塑文化载体要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的传承和延续,培育好乡村文化传承人和建设者,守护好农耕文化的每一笔重要遗产。最后,重塑文化载体还要大力弘扬在传统村落中孕育的文明乡风。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这些内容具有浸润人心、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要赓续和传承文明乡风,提升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着力转化发展:涵养乡村文化自信的源泉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根据乡村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中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进行改造、补充和完善,使其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实现传承延续,增强影响力和感召

提醒您:因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在线阅读地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