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4-12 10:19:37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0:19:37,全文字数:13452。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研究与实践

有着重要的影响。”

思政元素一:“榫卯结构”

榫卯起源于距今约7000 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历史比汉字还要悠久。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它的特点是在木制构件上使用凹凸结构进行连接,不使用钉子,不用胶水,做到天衣无缝,扣合严密、间不容发。故宫、天坛祈年殿、释迦塔、山西悬空寺是中国四大榫卯结构建筑,可以这么说,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精神的传承。要达到如此的完美配合,可见榫卯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都是非常高的,古人的精湛技艺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思政元素二:“徒弟错误加工零件倒角”

在讲解“尺寸的极限与配合”知识点时播放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徒弟不会看图纸,将零件倒角倒错,造成零件报废的反面案例视频,告诫同学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工科生我们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尺寸的极限与配合选用也一样,选用的不正确将会造成零件无法装配,导致零件报废,给厂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古人的精湛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承精神,通过反面案例,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3 创新教学手段

通过梳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知识结构,构建从知识点到知识面、到知识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的立体式教学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地教学方法及手段。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包含思政元素并富有感染力的线上视频资源,在做好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传到学习通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根据内容设计出与思想政治相关的问题,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讨论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其中的知识以及原理的同时,思想意识层面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2)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以专业知识点为基础,以课程思政点为灵魂,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经验、学科间逻辑关系和思政育人目标而进行驱动型问题的设计,从课前精心选择的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点作为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到课堂上热烈讨论,主讲教师深入分析,从而最终衍生出思想意识的共鸣。

(3)共建共享教师思政素材库。通过教师团队共建共享带有思政元素的案例素材库,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丰富教学案例,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包括详实的数据信息及其配套的视频资源,以“专业案例”+“核心价值”融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4)以学习通、钉钉等为媒介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教师与学生日常的学习交流,教师将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等理念传递给学生,构建出师生无时空限制共同体,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5)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化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40%)和期末考试(60%),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考勤、观看视频、章节测验及作业(共60%),线下实验(40%)。

2.4 提升师资队伍思政育人能力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组教师不断强化铸魂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培训会议,以校级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平台为依托,形成学习交流汇报机制,将学习交流的经验和收获分享给广大教师,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建立了课程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研讨交流机制,通过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形式,共同设计课程育人目标、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商讨课程教学方法,确保了课程思政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3 结语

授课过程中通过渗透科技强国教育,引入科技前沿,穿插科学家奋斗事迹和探索精神等,培养了学生利用机械精度设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促进专业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理想。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创新,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研究与实践》在线阅读地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研究与实践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