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时间:2023-04-12 04:00:12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4:00:12,全文字数:30492。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从这个路线图可以看出,除直布罗陀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佛罗里达海峡、阿拉斯加湾等6 个航道对“一带一路”战略影响相对较小外,包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10 余个海峡要道都对“一带一路”战略有重大影响,而这些海峡要道,绝大多数与美国海军曾提出的要依靠强大的航空母舰控制世界上16 条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相重叠。

这16 条战略通道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卡斯洛拉克海峡、卡特加海峡、莫桑比克海峡、佛罗里达海峡等。其中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中东、北非这一航线上涉及的战略通道是必经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动脉。这些战略要道,既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也是“一带一路”的“软肋”,成为一些国家图谋制衡中国发展的重要筹码。

中国航母的发展,无疑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对确保“一带一路”海上运输线及航道的安全及有效应对海外危机等,都将提供重要保障和战略支撑。同时,还能保障身处海外的成千上万公民的安全,以及遍及世界的中国企业投资利益,等等。

2017 年4 月26 日,外 交 部部长王毅在柏林同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共同会见记者时,对中国发展航母的目的作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中国的海外利益和人员往来已遍及全球,在境外注册的中资企业将近3 万家,在海外工作生活的中国公民达到数百万,所有重要国际航道中往来的货船大都或装载着中国货物,或与中国有关。在此新形势下,中国有充分理由提高自身的国防能力,并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地区和平做出贡献。”

航母是“万吨级外交”

美国五角大楼的办公楼上,挂着一幅美国军火界巨头之一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宣传画,图片是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黑白摄影,下方写着一行字——9 万吨级外交。

这幅宣传画很形象地描绘出航母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这家军火巨头的老板是美国号称“引领军火工业攀登未来科技高峰旗手”的罗纳德·休格,“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布什”号航母(CVN-77)就由其建造。该舰于2009 年1月10 日服役。

一幅画、一行字,就把航母之于美国的意义和价值作了非常形象和精准的总结和定位。

2010 年11 月29 日, 马 来西亚《中国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危机时期“航母外交”的背后》的文章,其中称:美国海军曾经骄傲地说,每逢危机出现,每一位总统最先就会问道,最靠近的航母在哪里?美国媒体美其名曰“航母外交”。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力量,航母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外交工具,尤其是在国家众多、矛盾复杂,同时又有重大利益关切的亚非地区,美军的航母一直如影随形,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达成其政治军事目的的重要手段。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动用航母解决危机的历史,可以看到美国是逢事必有航母,解决问题必动航母。

据统计,美国为了外交需要,自1946 年至1982 年,共动用军事力量260 余次,其中动用海军兵力占总次数的80%以上,其核心是航空母舰。

因此,半个世纪以来的一部国际关系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美国航母的足迹史,其在一系列国际重大事件中留下了独特而浓重的一笔。

1958 年的黎巴嫩危机,美军派遣航空母舰支援,有1400多名陆战队员登陆黎巴嫩。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军出动8艘航母对古巴周围500 海里海域进行封锁,迫使赫鲁晓夫颜面扫地,撤走导弹。1991 年的海地危机,美军出动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和一艘核动力航母,迫使海地军方坐下来谈判。后面发生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军事打击叙利亚等,更是无一例外地让航母冲在前面。

在台海地区,每次台海危机也总能看到美国航母的影子,美军在敏感时刻向台海附近派遣航母已成惯例。1995 年因李登辉访美引发的台海危机,美军派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到台海附近海域。1999 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美军又派了两艘航母为“台独”撑腰打气。2008 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美军两个航母编队又“恰好”经过台湾海峡,此举真可谓司马昭之心。

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地区危机中,如果说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是“世界警察”的话,那么航母就是警察所佩戴的“枪”,必要时既可以举枪示警,也可以开枪射击。上世纪90 年代苏东剧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看重航母在“维护世界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每次紧张局势期间,都可以看到美军航母编队幽灵般游弋的身影,航母充当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急先锋”。

1862 年9 月26 日,普 鲁 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在议会下院首次演讲中说:“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真理只在美国航母打击的范围之内”,代表了美国航母外交的真正本质和价值理念。

客观而言,航母作为一种进攻性武器,之所以能在外交事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由航母的特性决定的。航母作为海军武器库中最大的舰艇,以其强大的战略威慑、海域控制、远程投送和精确打击等能力,充当着大国博弈与军事外交的工具,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航母国家通过用航母“秀肌肉”来表达立场、应对危机和遏制冲突的重要手段。

航母作为“万吨级外交”并非美国所独有。1988 年10 月24日,法国国防部部长西瓦蒙在第11 届法国海军装备展览会开幕致词中说:“核航空母舰是宏伟的计划,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它将作为法国外交政策在全世界的执行工具。”英国皇家海军前司令斯坦霍普元帅对航母在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得简单明了:“简单地说,力图发挥国际战略影响力的国家都有航空母舰。”

辽宁舰入列后,关于中国“航母外交”的提法也不断见诸媒体,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军事专家毕胜戈曾在《海峡时报》刊文称,“中国正在开启航母外交时代”。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航母外交”正在成为我国海军对外交往的高端形式。

对中国而言,航母作为“万吨级外交”,与美国的“航母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和防御型国防政策所决定的。

“航母外交”作为中国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自然会将“防御”与“和平”这一核心理念贯穿其中。而防御与和平的理念无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和话语体系来表达,它既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也扎根于新中国70 余年的伟大实践。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说:“中国是不能仅仅用西方术语的转移来理解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它的政治必须从它内部的发生和发展去理解。”

在和平与防御的理念下,“航母外交”需要在中国外交和中国国防所确定的基本框架下忠实地执行国家的意志。

一方面,中国的“航母外交”是和平外交,不是“舰炮外交”。航母作为国家外交政策的工具和一部分,走和平外交还是舰炮外交,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对外政策和战略意图

提醒您:因为《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在线阅读地址: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