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

时间:2023-08-16 02:59:40

《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2:59:40,全文字数:18201。

《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

翰给了它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爱,激发了它的人性,也引导它重拾野性。约翰的死斩断了巴克与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点联系,让它彻底成为了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或许狼王也不是巴克的终点,当狼王这个身份再一次成为枷锁时,相信巴克还??≡裰匦鲁龇ⅰ?/p>

巴克对野性的追寻,也是影片对人的生命意义发出的思考,“挣脱枷锁”“精神解放”不仅仅是巴克要追寻的生命目标,也应该是人所追求的生命的真谛。巴克是不幸的,从温馨的家园被转卖到环境恶劣的阿拉斯加,要面对棍棒、严寒以及许多未知的危险。同时,巴克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它挣脱了文明的束缚,以生命的本真状态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生命冒险。危机也是契机,否则巴克只能一生过着豢养生活,这于它而言恐怕才是真正的不幸。

三、巴克的“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来源于荣格,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结物,具有集体的与人类普遍的意识与潜意识。”[2]《野性的呼唤》以影视的角度从具有原始属性的“狗”身上探寻原始的人性,将人与“狗”的特质以超现实的想象进行多维度复合,使巴克兼具人性和野性,符合人的本质性的表征。杰克·伦敦赋予了巴克三重属性:一方面,拟人化的形象塑造方式赋予了它“人”的属性,使其脱离了动物的简单化思维和情感方式,转而以“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它的形象更为丰富;另一方面,作为“狗”的类属性是巴克的基本标签,也是它的基本形态,更是它的实际身份;最后,巴克体内蕴藏的原始属性“狼性”,潜藏在巴克的内心深处,并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逐步显现出来。三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相连,杂糅一身恰恰是人性复杂的映射,也是它“原型意象”的表征。

(一)拟人化形象塑造

影片中的主人公巴克是一条狗,但影片却赋予了它很多“人”的特征。首先,巴克一共拥有四任主人,但名字却从未换过,唯一的名字表明它的四任主人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它当作“物”来对待,而是当成了平等的“人”的标识,这也是巴克人性的基础;其次,影片采用CG技术①虚拟了巴克这一形象,虽然保持了狗的外形,但其面部表情通过技术手段尽量靠向人的特征。当它毁了主人宴会时骄傲地叼着一根鸡腿一起合影,面对绑匪棍棒时的恐惧、不服、妥协与抗争,在狼群和约翰之间选择时的纠结与挣扎等,巴克的面部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它的内心活动,虽然它不会说话,但丝毫不影响它的表达;最后,巴克有着人的思维活动,影片将巴克的思维逻辑与人等同,在庄园中被团宠的巴克刚到雪橇队时与人一样进帐篷睡觉,由于帐篷空间有限,它居然悄悄地把女主人推出了帐篷;在约翰弥留之际,它把口琴、日记以及约翰儿子的照片这三件约翰最重要的东西放在了约翰身边,这种情感的认同、思维的方式都是“人”所具备的,影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对巴克的心态进行“人化”处理,从而更丰富了它作为“人”的形象特征。

(二)人性和野性

《野性的呼唤》赋予了巴克集人性和野性于一身的“原型意象”。巴克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象征,它拥有一个聪慧的头脑、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的善良、体贴,它还拥有狼的体魄、勇敢、狡诈,正是由于它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让它在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并最终回归了大自然。

巴克虽然是一条狗,但影片处处体现了它的善良。狗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样,充满了斗争和弱肉强食,狗队领队斯皮茨非常霸道,它抢夺弱狗的食物、独霸水坑喝水,巴克不但把自己的食物给了弱小的小狗,还为狗队开辟了更大的水坑,这是巴克作为“职场中人”的善良;巴克放走兔子是它作为猎手的善良;与约翰的相遇也是因为巴克放弃逃跑的机会为约翰送回口琴等,影片中巴克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不仅是它人性的体现,更是它人格魅力的闪光点。

除了善良,巴克还有着人的体贴、温柔,尤其是在与约翰相处的点点滴滴中,约翰的爱给了逆境中的巴克难得的温暖,约翰把巴克当成伙伴,巴克也把约翰当成了家人。他们之间早已跨越了主人与宠物的关系,他们是平等的相依为命的家人伙伴,他们同吃共住,彼此照顾,与约翰在一起时,是巴克人性魅力的最集中体现。

巴克是一个复合体,人性是它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烙印,野性才是它潜藏起来的本性。巴克是动物,具有先天的野性,只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巴克需要有条件触发才会表现出自己的本质。在恶劣的环境下,人作为动物的本质和巴克没有任何区别,巴克恰恰表征的就是人类本身。抛去文明的外衣,抢夺的野性不分人和动物,哈尔披着人的外衣,在其骨子里的野性更胜人性,甚至相较于巴克,哈尔更加没有道德底线。在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性情的体现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巴克在人的世界中人性胜于野性,而在动物的世界中,野性胜于人性。无论是人本身还是作为“原型意象”存在的巴克,其人性和野性的转换取决于它身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道德束缚。

(三)动物权利意识的表现

动物权利的观念起源于20世纪晚期的西方,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盛行。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基于生态、动物、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其观念和理论在很多人与动物关系题材的影片中都得到了反映,而其中有关动物权利意识的争议则最常被触及。

2010年美国电影《威鲸闯天关》(Free Willy,又译作《人鱼的童话》)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年帮助小虎鲸摆脱海洋公园控制返回大自然的故事,其探讨了关于动物解放方面的议题,并且由此引发了大众对虎鲸以及其他动物园圈养动物的关注。而2004年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虎兄虎弟》,其关注点同样聚焦了被马戏团圈养的两只老虎冲破樊笼获得自由的故事。同样是讲述圈养动物的野性回归,这两部电影更侧重于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探讨的焦点是人类对动物的禁锢和剥削,揭示的是美国私人运营的动物圈养机构的伦理和法律危机。而《野性的呼唤》探讨的则是“人性”和“野性”之间的关系,塑造的是一个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有道德底线的“野性”形象。

尽管生态中心主义和动物权利主义总体上都主张尊重和保护动物,但二者在具体理念上存在分歧。前者重视物种和环境的自然秩序和整体稳定,而相对轻视动物个体,动物权利倡导者则推崇人类与动物个体的情感交流,强调动物在精神上与人类的相似性,继而论证动物与人类具有相近的道德身份。[3]由此引发出诸如“动物审美”的提法,这种审美试图将动物的心智和情感与人等同,引导人们从情感方面欣赏并解读动物,但由于出发点无法摆脱“人”的束缚,因此这种表达方式也依旧困囿于人性的框架之下。[4]《野性的呼唤》显然受到了这种审美的影响,巴克虽然最终回归了野性,但其行为依旧受限于“人性”,与原作小说相比,影片少了很多血腥的场面,它的回归之路显得温和了很多,即便是哈尔的死,影片中的巴克也是通过奋力一推将哈尔推进着火的木屋,通过木屋的坍塌造成了哈尔的间接死亡,巴克依旧保留了道德的底线。如果巴克的行为过于表现出“野性”,那么就违背了人性的伦理观和情感方式,在“动物审美”观点的影响下,就会形成难以接受的不适感,从而导致对巴克审美标准的错位。

结语

《野性的呼唤》是一条狗从人类文明回归原野的过程,也是生命追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真谛。影片用巴克作为“原型意象”,塑造了一个强大、智慧、忠诚、追求自由的独

提醒您:因为《《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在线阅读地址:《野性的呼唤》:动物形象的设计解读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