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湘西原生态苗歌文化意蕴及内涵

时间:2023-08-16 03:25:42

湘西原生态苗歌文化意蕴及内涵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25:42,全文字数:13517。

湘西原生态苗歌文化意蕴及内涵

长江中下游地区。据有关历史记载,古代三苗便是苗族的先祖,三苗又是“九黎之后也”①。从殷商到隋唐,随着三苗的没落、分化过程中,三苗被逐渐并入“蛮”或“南蛮”这些多民族统称中。如樊绰《蛮书》卷十记载:“黔、泾、巴、夏四邑苗众……祖乃盘瓠也”。南宋朱熹在《记三苗》中记载:“近年……边患多出于苗”。元代,史册中多称苗为“猫”。明清《辨苗纪略》记载:“其以红苗称者,楚、蜀、黔三省之隅,所居一族……经三百里,纬二十里,周千二百里,隔越汉境。”

“苗者,即田间之身秧苗也,禾之未秀之义,如植物初生,尚未发育滋长,表示其弱小之意。有说此族,从事耕凿,经神农氏之稼樯,以艺百谷而得名②。”《说文》中记载:“苗,草生于田。从草生田。”段注:“按:苗之古训,禾也。”许多学者认为“苗”的族称与种植水稻的历史有关。日本荻原秀三郎在其所著的《水稻民族——苗族和江南的民族文化》一文中说:“(日本的)水稻耕作文化从苗族文化中可寻找到底层因素。”但后来某些旧文人或人类学家对于苗族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随意描述苗族为“许多野蛮的未开化的部落”③,实在有失公允。

(三)丰富多彩的苗语方言造就了湘西苗歌的独特魅力

苗语是湘西原生态苗歌的歌唱语言,根据其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并参照各部的自称、聚居地区和生活习性等情况,主要划为三大方言,分别是东部方言,即湘西苗语,自称“雄”,主要通用于湘西州境内;中部方言,即黔东方言,自称“仡模”,主要通用于贵州省境内;西部方言,即川黔滇方言,自称“仡蒙”,主要通用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交界边区。湘西苗语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次方言。东部次方言主要分布在泸溪、吉首、龙山、古丈等地,西部次方言主要分布在凤凰、花垣、保靖等地。此外,贵州、重庆、湖北以及广西部分县市也通用西部次方言。东西两个次方言及内部各土语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差别则较小。

历史上苗族不停地迁徙,其中使用湘西苗语的苗族是较早定居下来的。但湘西苗族并没有正式统一的文字。虽然近代许多苗族知识分子做过许多尝试和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大批秀才、举人的出现对苗文的创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清末秀才石板塘创立的板塘苗文记录了不少湘西苗歌和诗词,对湘西文化的传承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光绪年间编创的古丈苗文也是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苗文。1956 年,新中国创立了以花垣县吉卫乡腊已坪村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拼音苗文,为现今推广使用的文字,但由于人们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推广起来十分困难。湘西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这一特点极大制约了苗歌的保护与传承,文字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记录方式,苗歌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文艺作品、语言文字等在范围和数量上的自我舍弃。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苗歌在叙事内容、音乐旋律、节奏上的随意改动说明了仅有口语的局限性。

但另一方面,无文字的现实反过来极大影响了苗语本身的发音、发声及腔调的形成,丰富多彩的口语为苗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据统计,苗语一共有一百二十一个声类和三十二个韵类,古苗语包含八个声调,其中分为四个阴调和四个阳调。同时,与黔东南苗语不同的是,湘西苗语还有连续变调现象,既有构词构形变调,还有语流音变,特别韵律方面的变调,在语音、语调、咬字吐字等方面很好地满足了苗歌歌唱发声的需要,极大丰富了苗歌的表现力。

三、结语

湘西原生态苗歌是我国民族声乐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水乳交融,养育了千千万万能歌善舞的苗族儿女。原生态苗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记录民族历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魅力还需要相关学者更深层次地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注释:

①出自《国语·楚语》。

②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考察报告,1986 年12 版。

③R·H·格雷夫斯,中国纪实,卷二《苗子》。

《湘西原生态苗歌文化意蕴及内涵》在线阅读地址:湘西原生态苗歌文化意蕴及内涵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