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马关小坝子纪行

时间:2023-08-16 04:05:46

马关小坝子纪行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05:46,全文字数:14109。

马关小坝子纪行

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经越南入境中国,并占据了趾男山山头,他们企图把小坝子境内这一片山头作为大部队入主中国的缺口。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英勇的田湾人民奋起抵抗,誓死守卫祖国领土完整,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血与火染红了神圣的趾男山,田湾村人民付出了惨痛了代价。田湾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亲人在抗日战争中受伤,几乎每家都可以找出一个抗日英雄。田湾村群众的拼死抵抗,牢牢守住了趾男山,日本侵略者被迫放弃从趾男山入境中国的打算,从而转战滇西入境中国。

日本侵略者撤走了,田湾人民的苦难并没有结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躲到了趾男山,指挥着一拨土匪恶霸形成了地霸武装,烧杀抢掠,民不聊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土匪恶霸更加猖狂,多次组织人员攻打老懂寨,都因群众的顽强抵抗没有成功。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滇南战役,一九五二年解放大军进驻小坝子,展开了为期六个月的剿匪大战。年底,小坝子镇剿匪战全面结束,全镇获得解放,田湾村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为庆祝解放,军民在趾男山山顶修建“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其中“毛主席”三个字用石头砌成,“万岁”两个字用白泥土砌成,每个字长7.2米、宽8.6米,总长36米。在山顶上砌“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一来是为了感谢毛主席让田湾人民翻身做主人,二来是为了宣示主权,对藏匿流窜在中越边境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土匪等产生强有力的震慑作用。自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国庆节,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队伍从山脚抬白泥土到山顶加护字体,除草清扫,举行卫国守边宣誓活动。

由于字太大,要留影只能通过航拍来实现,虽然同行的都没有带无人机,但大家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进行瞻仰。我们空手从修好的路爬上去都那么费劲,回想起当年村民们从小毛路将石块背上去有多艰难,而且这一大片区域每年都了进行一次维护,清理新长的杂草和树苗,七十多年如一日,可见边民们对党中央、毛主席的爱戴。田湾群众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卫国戍边义不容辞”的誓言,也让爱党爱国的红色基因在祖国边境的各族群众中代代相传。

在20世纪80年代,当田湾村人民通过包产到户和多种经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后,由衷的写下了“解放思想好”的标语,表达了对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

在“共产党万岁”的标语旁,还做了一个简易的中国地图,并标注了张家湾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2830.6公里,虽然从空间上看离得很远,但边疆人民的心却与党中央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荫下的凉水井

黑色片石墙围成的浅水潭有成群的红色锦鲤在游动,往上是寨门,往里是一个小亭子,下面是古井,整个区域都隐藏在大榕树的浓荫里,树荫庇护下的天然泉水哪有不清凉的,凉水井村因此而得名。

村子不大,干净而古朴,具备了乡村旅游的各种要素。凉水井是小坝子最漂亮的村子,村口的水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是网红打卡地。村子后面废弃的小学校已经被改造成旅游接待点,集体宿舍让许多人重温一次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教室变成会议室,学生食堂为团建活动提供饭菜。绿树成荫、古泉细流、良田肥沃是凉水井村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古井旁的山包上古树密布,遮天蔽日,这就是凉水井村的龙山公园,龙山公园的百年古树就有11棵,其中树龄最大的400年。每年除夕的前一天,群众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谐安康。

最具魅力的,?是村子下方三百米左右的陡坡那个巨大的石人。一大片土山上突然长出一个二十多米高的石头,而且像极了一个身材高大向着远方眺望的男人。传说一位邻村小伙,看到田湾村后的趾男山像一个美女,便追寻而来,到了凉水井下边的山坡上,因一妇女在前面的路边临时生产,女子的丈夫让小伙暂时避让一下,等生产完再上山去。那位粗心的丈夫因妻子生产而一直忙碌,忘了去通知小伙了。第二天想起此事时,发现小伙已化身石人永远地留在了此地。

石人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景观,还是人们心中的神石,许多外地人都远道而来进行祭拜。石人位于陡峭的山坡上,为了方便祭拜,村民集资在石人脚浇注了一个水泥平台,还修建了水泥方桌及凳子,为来祭拜的人提供了休息和吃饭的地方。

这个神秘的石人,将为凉水井村的旅游带来无尽的惊喜。

【作者简介】郭绍龙,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人民日报》《星火》《四川文学》《滇池》《含笑花》《绿风》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五百多件作品。曾获滇东文学奖。

《马关小坝子纪行》在线阅读地址:马关小坝子纪行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