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时间:2023-08-16 04:29:02

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29:02,全文字数:14514。

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内膜新生和纤维组织增生所致[30]。

当回收钩嵌入后与静脉壁紧密粘连,使得标准回收技术难以将其抓捕[19],即使抓捕成功,嵌入部分亦存在分离困难或失败,研究已证明滤器的嵌入与回收困难或失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15,17-18,21,31]。

3.4 滤器断裂

据报道,IVCF的断裂率为0~29%[33],且滤器断裂率随着留置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31,34]。断裂的滤器组件有着向心脏等转移的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4-35]。Kuo等[31]发现滤器未发生断裂的平均留置时间为408 d,发生断裂的平均留置时间为1 082 d。Tam等[33]观察到滤器断裂最早发生在置入后4.1个月,置入5.5年时断裂率约为40%。

滤器断裂与滤器类型密切相关,Recovery系列滤器的结构强度长期饱受质疑,据报道,其断裂率高达25%,G2滤器的断裂率为12%[36]。Hull等[34]通过电镜对断裂的Recovery滤器组件进行观察,发现断裂位置主要发生在“滤器帽”正下方的支撑杆及与静脉壁接触的锚定钩部,支撑杆的断裂机制为金属高周疲劳,而锚定钩断裂则为金属过载。Kuo等[31]同样对滤器断裂组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金属过载主要发生在非锥形滤器,金属高周疲劳主要发生在锥形滤器,是滤器断裂最常见的机制。滤器穿透IVC可能是滤器断裂的危险因素[31,34]。滤器断裂后,在回收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组件栓塞,而完整的滤器在此过程中亦存在断裂风险,断裂的滤器组件往往需要使用活检钳才能取出[31],导致滤器回收困难。

3.5 滤器穿透IVC

滤器IVC穿透率因留置时间及检查设备不同,发生率为0~93%,滤器穿透IVC是一个进行性的过程,严重时可能累及周围脏器组织[18,37]。

Zhou等[37]认为滤器穿透通常与锥形滤器相关,其穿透率较高的原因是长支撑杆固定于IVC上的显著径向力,且穿透的严重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滤器发生倾斜后,倾斜方向的支撑杆受力增大,更易引起IVC穿透。已知支撑杆受力增大是导致穿透IVC的最直接因素[38],而短支撑杆的设计有助于缓解长支撑杆的径向力。但在一项对照研究中,Celect和Denali滤器同样采取了短支撑杆降低长支撑杆的径向力,但前者IVC穿透率(20.1%)较后者(1.7%)明显更高,其原因可能是Denali支撑杆远端的“短支脚”降低了穿透风险[27]。另外,IVC直径较小的患者其滤器穿透率显著较高[16],Dowell等[38]发现IVC穿透后其直径明显缩小,使得其他未发生穿透的支撑杆受力增加,导致更严重的IVC穿透发生。导致IVC穿透的可能原因还包括IVC畸形、心肺运动、躯体姿势变化与主动脉搏动等[38-39]。此外,锚定钩锋利度及静脉壁强度也对IVC穿透有着一定影响[39];还有研究发现肿瘤患者IVC穿透率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可能是由于肿瘤患者IVC薄弱所致[18,38]。

滤器穿透IVC是否对回收存在影响具有较大争议,多数研究认为两者无相关性[11,15,19],但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12,20]。Dinglasan等[20]的研究将IVC穿透严重程度分为了0~3级,其中3级被定义为累及血管外邻近器官,3级穿透与回收困难显著相关;而Avgerinos等[13]认为,IVC穿透与回收困难具有相关性,但与回收失败无明显相关性。总之,滤器穿透IVC对滤器回收难度的影响需考虑穿透严重程度,但相关研究较少,尚需更多数据的支持。

3.6 滤器血栓形成

滤器血栓形成较为常见,但很少进展为IVC闭塞。其机制包括:拦截脱落血栓、滤器自发血栓形成、中央型DVT腔内蔓延。对于滤器自发血栓形成,Usoh等[40]发现,与Greenfield滤器相比,双锥形滤器IVC血栓形成率更高,其主要的机制为血流动力学紊乱。而Harlal等[41]证明,TrapEase滤器往往比Greenfield滤器表现出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这与TrapEase滤器顶部区域血流速度减慢、停滞或形成低流速回流区有关。Singer等[30]构建了一个血流计算模型,结果显示,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靠近血管壁的血流停滞区也会扩大,从而增大了血栓形成风险。滤器血栓形成对回收造成的影响往往因为术中可能造成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不符合回收指征,并非是在回收技术上造成困难,相关指南建议必要时应采取机械性血栓清除等方法,待清除血栓后再取出滤器[42]。

4 技术因素

4.1 术前影像评估

滤器回收前,预先通过CT、CTV进行影像评估通常可以前瞻性地预测回收困难程度,并指导合理回收策略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辐射量与经济成本,而术中常规采用DSA前后位或单个平面透视对滤器留置并发症(如倾斜、贴壁、嵌入、IVC穿透、断裂等)的判断往往存在较大缺陷,甚至严重误差。Dinglasan等[20]研究发现:①DSA透视模式下,46%的滤器在一个投照角度上未见明显倾斜,但在其他角度上明显发生倾斜甚至超过15°;②CT对回收钩嵌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7%;③当滤器发生断裂、IVC穿透及血栓形成时,可以观察到滤器邻近组织脏器受累的情况。尽管术前CT影像评估对滤器回收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但对多数患者并非必要,故应结合患者、滤器等因素综合决策术前是否应用CT评估。

4.2 滤器高级回收技术

滤器回收的过程中通常面临技术的挑战,这种挑战被定义为技术相关的回收失败,或运用了其他辅助技术和入路的情形[13],此时高级回收技术能显著提升滤器回收的成功率。Al-Hakim等[19]的研究显示,标准回收技术成功率仅为73.2%,而进一步采用高级回收技术后,成功率可提升至98.2%,现临床上常用到的高级回收技术包括:球囊移位术、导丝成襻技术、活检钳抓取及激光消融等[43]。

5 总结与展望

IVCF长期留置使患者发生滤器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如滤器血栓形成、IVC穿透、嵌入和断裂等。总结可能影响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可增加医生对滤器回收困难相关机制的了解并指导取出策略,制定更加科学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其中加强患者的随访是提升滤器回收率的重要一环。在技术困难方面,未来应考虑从防粘连涂层、提升结构强度等方面对滤器进行优化设计,提升滤器回收率,以减少留置并发症的发生。

《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在线阅读地址: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