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时间:2023-08-16 04:34:55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34:55,全文字数:27012。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球(布)绕茎法由Akinsanmi等[38]于2004年建立,在苗茎基部0.5~1.0 cm处用脱脂棉或棉布缠绕,将孢子悬浮液注入棉球(布)中,35 d后调查;Mitter等[15]也用该方法对致病菌毒性进行测定。茎基部滴注法由Mitter等[5]于2006年建立,在出苗后10 d,在茎基部0.5 cm处滴注10 μL孢子悬浮液,35 d 后调查,张 鹏等[23]、赵 凯等[31]、冀春雨[39]等均用该方法进行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Li等[40]也利用此方法进行了抗病QTL的定位。天然培养基接种法的天然培养基为致病菌侵染后的小麦粒[41-42]、小米粒[4,43-44]、小麦大麦粒1:1混合后的粉碎物[37]或麦糠[45]等;接种方式可以是将病谷粒与灭菌土混合(菌土)后将种子播于其中[4,19],或按“播种-覆土-放病谷粒-覆土”的顺序接种[17],或在萌发种子上方铺一层病谷粒后覆土[32,37],或出苗后将病谷粒放在苗根部一侧[42],一般在接种后22~45 d调查,以28 d或35 d较多[17,30,40-41]。孢子液浸泡法由Li等[36]于2008年建立,接种方法同水培苗,在抗茎基腐病QTL定位研究中应用较多[46-47],一般在接种后35 d或 45 d调查[36,46]。

苗期土培苗的不同接种方法中,天然培养基接种法茎基腐发病明显,能很好区分品种抗性[37],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病情指数在重复间相关性高),可大批量鉴定材料[32,44,46],是苗期抗性鉴定的首选方法。不过,其鉴定结果与成株期鉴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需要的时间长[4];另外,该方法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可能导致抗病品种出现比感病品种更严重的症状[44,48]。棉球接种法也具有结果稳定、品种间差异明显的特点,但操作麻烦,且鉴定周期也比较长[3]。孢子液浸泡法的发病程度高于茎基部滴注法、能区分抗、感品种,且发病等级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实现高通量、大规模的鉴定[49],不过该方法可能导致较高的死苗率[34,36,44]。茎基部滴注法也能较好的鉴定品种抗性、鉴定结果与成株期抗性结果较为一致[5,39,44],但是比较繁琐、试验误差较大(变异系数50%~78%)[43]。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接种方法均能区分抗、感品系,但从便于操作、高通量的角度考虑,天然培养基接种法和孢子液浸泡法相对较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病小米粒/小麦粒天然培养基接种法[32,42,46]。

苗期土培苗鉴定结果记录方法较多,常用的有3种:茎基腐症状分级(crown rot score)[7,19,31,46 ]、严重度指数(crown rot severity index)[5,39]和叶鞘症状得分和(leaf sheath sum)[37],其中以茎基腐症状分级法使用最广泛、叶鞘症状得分和使用较少,严重度指数主要用于茎基部滴注法[39,44]。茎基腐症状分级的方法较多,其中由Li等[36]建立的0~5级法(同2.1.1水培苗接种鉴定记录方法)最常用。一些学者对0~5级标准稍有修改[23,29-31],另外还有0~6级法[42]、0~7级法[7]、0~8级法[30,41]、0~9级法[4,19,32]以及0~10级法[46,49]等。在记录茎基腐症状基础上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计算及抗性评价标准同2.1.1。严重度指数(I) =(主茎褐变长度/苗长)×褐变叶鞘的层数,该值一般在0~3之间[5,39,43]。然后依据严重度指数进行抗性评价,即免疫(I=0)、高抗(I≤0.050)、抗(I = 0.051~0.100)、中抗(I=0.101~0.150)、中感(I= 0.151~0.200)、感(I=0.201~0.250)、高感(I= 0.250)[39]。叶鞘症状得分和是按照0~4级标准对第1~3片叶鞘进行调查,然后将3片叶的得分相加(最高总分为12分),其标准为:0级,叶鞘完全健康;1级,叶鞘褐变<25%;2级,叶鞘褐变为25%~50%;3级,叶鞘褐变为51%~75%;4级,叶鞘褐变>75%[37]。

2.2 成株期茎基腐病抗性鉴定

2.2.1 成株期温室鉴定

进行成株期温室鉴定的研究不多,一般采用天然培养基接种法,将种子播于盆中,覆盖约2 cm的土,然后将病谷粒撒在种子上方再覆土[7]或者在拔节时将病麦粒放在小麦茎基部[42],于灌浆期调查。

成株期温室鉴定结果采用0~7级法记载,具体为:0级,无症状;1级,盾片节(scutellar node)褐变;2级,盾片节、冠节或叶鞘褐变;3级,盾片节、冠节或叶鞘褐变严重、植株不死;4级,节间、叶鞘和下部茎秆褐变、植株有死亡症状;5级,茎秆腐烂、植株濒临死亡;6级,茎秆腐烂、植株(有3片以上叶子)死亡;7级,因种子腐烂或幼苗腐烂而致植物死亡[7]。也有0~4级法记载,具体为:0级,无症状;1级,地上第一茎节出现褐变,但没到第二茎节;2级,第一茎节完全褐变,并扩展到第二茎节;3级,褐变扩展到第三茎节及以上,部分出现白穗现象,植株接近死亡或已经死亡;4级,植株不抽穗,黄化死亡[4,42]。

2.2.2 成株期大田鉴定

成株期大田鉴定一般也采用天然培养基接种法,Wallwork等[45]建立了Terrace method,即将塑料管 (10 cm×5 cm)填土至1/2处,放好种子并盖土至3/4处,剩下1/4填满病麦糠与土的混合物,将塑料管放在钢板箱中埋到大田中,该方法避免了田间杂菌污染、接种不均匀等问题,但是无法区分有部分抗性的硬粒小麦。也有不少学者采用人工开沟、将病谷粒或其粉碎物均匀撒到沟里再播种[7,37],或先将病米粒与表层土混匀再开沟播种[4],或以发病严重地块为自然病圃进行鉴定[30]。由于受接种量差异、杂菌侵染、气候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大田鉴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差[4,45,48]。

成株期抗性鉴定一般分两次调查,第一次在出苗21~35 d时,调查一定面积的出苗数和死苗(明显黄化或干枯死亡)数、以及茎基腐症状分级(记载方法基本同苗期标准)[7,17];成熟期时记载病蘖数和白穗数,计算病蘖率指数(品种病蘖率/高感对照品种的病蘖率)和白穗率[4,37]、以及小区产量[5,7,28],另外还按照0~4级标准记载主茎症状[4,17,42],病情指数计算与抗性评价标准同苗期。可见,成株期的记录既考虑了茎秆褐变的严重程度,也考虑了白穗率和产量变化。

2.3 苗期与成株期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2.3.1 苗期抗性鉴定的优势与不足

相对于成株期鉴定来说,苗期鉴定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一)结果稳定:与大田环境相比,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易控制,多次鉴定结果的相关性较高、重现性好[37,45]。(二)节省空间:苗期鉴定尤其是水培苗的接种鉴定在培养皿或湿纸巾中进行,无需用培养基质,占用空间少。(三)节省时间:天然培养基接种试验周期一般30~45 d,湿纸巾法7~14 d,而菌碟接种法在最优条

提醒您:因为《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在线阅读地址: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