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时间:2023-08-16 04:47:40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47:40,全文字数:14478。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峰值在24 h 或以后出现。可见不同疾病溶栓治疗应持续至D-二聚体下降至正常范围。此外,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临床症状相似,而治疗原则却存在显著差异。在黄晶等[16]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脑出血和脑梗死D-二聚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急性脑梗死(93.28%)显著高于急性高出血(15.76%)(P<0.05),可见检测D-二聚体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总之,D-二聚体检测在溶栓治疗评估、血栓复发监测以及鉴别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方面具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溶栓治疗患者,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3.3 恶性肿瘤、白血病的监测 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伴有凝血异常,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浸润程度具有较大的关联性。癌细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对人体微环境产生促血栓形成作用。杜秀娟等[17]研究发现,黑色素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可见D-二聚体在血浆中的水平可一定程度提示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并对黑色素瘤的治疗发挥指导作用。王猛等[18]研究发现,急性和复发期白血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血浆D-二聚体可反应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变化,临床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利于其诊断、病情观察及疗效评估。但是D-二聚体检测对恶性肿瘤、白血病患者预防血栓形成获益情况尚未完全明确,还需要临床不断探索。

3.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研究发现[19],妊娠期间孕妇血液系统凝血因子、水平发生改变,血浆D-二聚体呈升高趋势。因此,孕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上调,机体处于一个相对程度的高凝状态。而随着孕期的增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或发生代偿性增加,以维持纤维蛋白溶解和凝血动态平衡。在杨帆等[20]的研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孕妇(P<0.05)。该结论进一步证明D-二聚体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孕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产前动态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变化情况,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陈磊[21]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健康孕妇D-二聚体水平也存在较高的生物变异,并且不同个体、群体之间差异较大,一定程度限制D-二聚体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总之,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病情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其价值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

3.5 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的监测 肝脏作为重要的人体代谢器官,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并参与内外源性凝血系统[22]。袁成立[23]的研究发现,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情严重呈逐渐上升趋势。可见,肝病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状况。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评估肝病并发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发生严重坏死,凝血因子减少,蛋白合成降低,从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24]。同时血管内皮受损会激活外源性凝血机制,从而使纤维蛋白发生溶解,进而使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卢建新等[25]研究显示,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徐静等[26]的研究指出,肝硬化病情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该结论也进一步证实以上结论。总之,对于肝硬化患者,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早期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程度,并进一步评估患者出血、预后情况。

3.6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糖脂代谢紊乱,会进一步造成血液高凝、高黏状态。因此,糖尿病在临床也被认为是一种血栓前状态。相关研究显示[27],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提示D-二聚体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但是其可行性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其原理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广泛微血管或血栓,增加微血管病变的风险。而纤溶和凝血机制改变,会导致血浆高凝,进一步加剧微血管病变。因此,临床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高凝、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可一定程度延缓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因此,临床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观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3.7 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情评估 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陶莉莉[28]研究指出,在早期AAD 筛查中,D-二聚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且其水平高低可对AAD 进行鉴别分型,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张玲玲[29]的研究发现,D-二聚体<500 μg/L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可有效排除低风险患者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但对于非低风险患者仅以D-二聚体难以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因此,单独通过D-二聚体诊断急性主动脉基层的可行性有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总结

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患者无创伤,安全性高,且检测快速方便。D-二聚体可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处于亢进状态,并且在多种疾病中D-二聚体会表现出不同程度水平的升高,进一步反映血液状态。所以,可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随着D-二聚体在临床的广泛应用,D-二聚体检测方法日益标准,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临床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检测方法,避免因检测方法不同引起风险。虽然D-二聚体检测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但具体的范围、方式尚无统一标准。今后可进行前瞻性研究,规范D-二聚体检测,同时探索D-二聚体对临床疾病病情或治疗效果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价。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在线阅读地址: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