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抄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大抄底

谁动了繁荣的经济

书籍名:《大抄底》    作者:吴比
推荐阅读:大抄底txt下载 大抄底笔趣阁 大抄底顶点 大抄底快眼 大抄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抄底》谁动了繁荣的经济,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873年,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问世,他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浮华而铜臭弥漫的奢靡时代,掠去浮华的泡沫,只剩下一堆冰冷的金子,就连空气中都充满了阴谋的味道。每当盛宴的音乐奏响,大多数人都一厢情愿地认为盛宴不会褪色。

同是1873年,挪威人阿莫尔.汉森(Armauer Hansen)在一处简陋的实验室发现了杆菌微体,汉森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告:这些杆状体就是麻风病的病源。原来,麻风杆菌不是不治之症,更不是背负着道德与宗教十字架的邪恶之源,它只是一类顽固而古老的疾病。经济的繁荣让人们的乐观情绪恣意蔓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如同麻风病,既可以治愈,更没有周期,危机的噩梦终将成为历史。

然而,还是在1873年,繁华出现断点,或许生与死之间仅隔着一线之遥。

经历1873年经济崩溃的法国人克莱门特·朱格拉认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并不是一些简单的相互独立的事件,而是经济组织内在不稳定性、周期性重复发作的体现。”在他看来,没有发生萧条恰是因为某些方面出错了,而萧条来了则说明经济处于正常的轨道。这些经济学家的部分看法,在今天看来不乏荒谬甚至不着边际。

不过,正如熊彼特所指出,“正是他发现了新大陆,而在此之前,有些人已经发现了大陆附近的一些岛屿。”“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未必是真理,但1783年崩溃之前,的确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繁荣,各国逐渐走出经济低迷的阴霾,搭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由于在1871年德法战争中凯旋而归,德国获得法国50亿法郎赔款,及纺织工业发达的阿尔萨斯和煤铁资源丰富的洛林,德国的工业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幅员辽阔的美国,继续以铁路为着眼点发展经济,铺设新路线带给了美国人乃至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无限诱人的利润前景;英国的经济发展也一日千里,从1868年至1873年,钢铁、煤炭、纺织出口增加,英国依仗贸易顺差逐渐恢复元气。

工业文明以势如破竹之势冲击着先前经济萧条的藩篱。从1848―1873,整个世界贸易出现连续性增长,增长率高达260%,所向披靡的工业文明创造了惊人财富。然而,工业文明既是“印钞机”,也是洪水猛兽。繁荣背后,暗波涌动。经济高涨,政府又放任自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动支配人们在资本诱惑下的贪欲,这必然会形成大部分人的盲目,投机泡沫逐渐膨胀,市场的需求即使跟在投资增长背后一路小跑,仍然难以与其并驾齐驱。一旦出现导火索,轻轻一戳,泡沫就会破灭。

更关键的是,19世纪70年代的危机已远远不拘囿于一个国家的战争。

资本实力的跨国扩张(如从1870年起,伦敦和巴黎市场上的外国证券价值超过了国内证券价值)及远距离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逐渐抹杀了地域性的鸿沟。恩格斯说,“自1867年最近一次的普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

英国在世界市场上有了更为厉害的竞争对手。全球化有了雏形,世界开始趋平,地球将从一个地理概念转变为持续运作的动态实体,这意味着以前意义的危机时期将会结束,危机周期将会拉长,危机的发生机制也将会从一国蔓延到别多和多国。

坚挺的泡沫越来越稀薄,终于到1783年绷不住了,泡沫破裂,大崩溃来势汹汹。1873年5月1日,恐慌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奥地利。奥利地的银行深陷铁路股票泥沼无法自拔,经济危机连同对危机的恐惧情绪又先后传递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终于到1873年9月8日,华尔街也没能抵挡如瘟疫般蔓延的经济危机,在这一天纽约仓库与证券公司先后违约。噩耗还在后面,9月19日,杰库克公司的投资银行矢厦在风雨飘摇中宣告倒闭,杰库克公司破产的示范效应在当时不亚于2008年雷曼兄弟宣告破产。《费城问询报》称,“如果听到在夏日的骄阳中突降大雪的折闻,也不会比听到这个消息更让人感到吃惊。”当库克公司破产的消息呼啸而来传到交易大厅时,“人群中爆发了一声惊叫,这声响似乎要冲垮经纪商所在的整个大楼,恐惧似乎抓住了每个人的心。”

标杆倒下,人们的侥幸及残存的希望轰然倒塌,更大的恐惧汹涌而来。在美国,纽约股市一泻千里,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公司倒闭,纽约证交所也破天荒的关门10天;德国是重灾区,过剩的生产能力导致钢铁、纺织、农业等行业遭受沉重打击;英国的竞争力也一落千丈,大批银行仍逃不过倒闭的宿命,1878年10月,格拉斯哥银行因负债1200万英镑倒闭,西英格兰和南威尔士银行也相继宣告破产,更深的萧条压得英国喘不过气。

崩溃或?就在一瞬间,大萧条却一直延续。那么,谁在为这场萧条埋单?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都无一例难以独善其身。那些将经济哄抬到繁荣神坛上的企业家们,更是赔得倾家荡产。但是,1873年的崩溃已不是全军覆没的郁金香泡沫,有人在为这场恐慌埋单,还有人在萧条时勇敢接盘。

硬币具有两面,而经济危机也有两面。狄更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对于那些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会的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他们面前什么都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路边野餐 阿诺德·汤因比传 12天理财精进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 美丽心灵:纳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