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第23页

书籍名:《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作者:王志纲
推荐阅读: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txt下载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笔趣阁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顶点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快眼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第2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河南骗子、安徽乞丐、苏北苦力、山东强盗,这四类是现代中国人之间最流行的地域歧视的受害者。指控对不对且不说,巧合的是,引发地域歧视的这四个地方——河南的东部、安徽的北部、江苏的北部、山东西南部——不但在地理上接壤,而且同属“黄泛区”,也就是国民党当年炸开黄河花园口段,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豫皖苏一带。
    “黄泛区”可谓古已有之,其得名自黄河频繁改道所带来严重水患的地区。“黄泛区”带来最致命的问题,不是贫困与流离,而是不稳定。
    河洛大地的文明史烙印在黄河摆动的轨迹上,正是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先来,“黄泛区”的人们一直不太热心自家房屋的建设,人们时刻准备着逃难,自然不会在装修和布置上花费力气。直到今天,豫东南农村的房屋和家具摆设还能看出凑合的味道。
    《孟子·滕文公上》说: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句话真说到了点子上。灾害让“黄泛区”的河南人很难有“恒产”,甚至连最基础的生存保障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放辟邪侈”再正常不过,坑蒙拐骗、舞刀弄枪都无所顾忌,说到底还是那句“无恒产者无恒心”造成的。
    河南人的性格弱点中,灾难带来的不稳定性是一面,另一面则是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造就的小农意识:春种秋收导致的精明,自给自足导致的保守,格局所限导致的愚昧……
    无论是“放辟邪侈”还是小农意识,河南的问题都是中国民族性的深刻体现与浓缩。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整个中华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河南人身上浓缩着中国最典型的民族性:大忠大奸,大善大恶,大悲大喜,大俗大雅。柏杨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打开一看,对号入座,骂的几乎都是河南人。
    曾经显赫的河南经历了漫长的、断崖式的衰落,中国的近代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河南的GDP总量高居全国第五,而中国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与庞大总量对应的,则是同在中等以下的人均GDP。
    近年来,河南的发展走上快车道,中国也在快速地崛起。就连河南人面对的地域黑,和中国人面对的地域黑都如出一辙:损人不利己的精明,自以为是的保守,骨子里的愚昧……无论说好说歹,不管优点缺点,河南就是中国的缩影。
    
    河南,向何处去?
    我在多年前曾经说过一段流传很广的话:
    农耕时代平原最值钱,工业时代沿海最值钱,休闲时代山岳最值钱。
    如今沿海、山岳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平原地区的机遇究竟在哪里?
    最重要的就是交通。纵观河南郑州近百年来的整体发展,交通是始终绕不开的一条主线。
    在高铁带来的强时空收缩效应下,中原地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
    说起河南,大郑州不能不提。郑州在河南的地位既重要,又略显尴尬:河南的名城古邑实在太多,神都洛阳、汴京开封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是风华占尽,而商丘、安阳、南阳等城市也各有风骚,郑州则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然而,人类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特别是火车的产生,直接改变了很多城市的命运。如果没有“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开通,就谈不上郑州的崛起。从北往南看,石家庄、郑州、武汉,可以说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火车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城市格局,进行了一次重新分工和重新排列。“京广线”上一个大城市出现了,这就是郑州。
    近二十年来,郑州经历了衰而复兴的过程。中国最大的糖烟酒博览会曾经在郑州举行,大规模的博览会是人流、物流密集的直接象征。20世纪90年代的郑州,火车隆隆,九州通衢,承办这种大会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后来糖烟酒博览会却搬到了成都。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到了航空时代,大家都改坐飞机不坐火车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郑州难以抑制地滑向了衰退。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战略机遇期。今天,伴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郑州因为交通而兴的优势会重新显现。大铁路系统再度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血脉,再加上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的遍地开花,拉近了河南大片腹地和郑州乃至外界之间的联系。郑州的“虹吸效应”会逐渐转化成效益、效能的外溢,将给整个中原地区带来发展动能,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原地区也会随之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工业化、高速城市化、互联网化、人工智能化、立体交通化将会重塑郑州。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开始抢滩郑州,特别是供应链和物流产业,他们对交通运输成本的依赖非同一般,郑州在这方面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除了高铁四通八达外,郑州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天空之心”。郑州的新郑国际机场是全球货运增长最快的机场。2012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47.07%,2013年同比增长69.13%,2014年同比增长44.86%。此外,从郑州出发一个半小时的飞行航程内,可以抵达全国近三分之二的重点城市,覆盖全国五分之三的人口:飞行距离短、覆盖人口多。
    航空、高铁并举,中原再度爆发出超强的能量。供应链和物流产业聚集后,未来科技、教育、总部经济、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兴起也都不难预见。从省会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野心越来越大。
    未来以郑州为核心的大都市圈,甚至可能与北京大都市圈分庭抗礼,成为北方第二极,拉动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所以说,河南这个地方,落后只是暂时。下一步的河南,除了硬性的东西要继续做之外,还要做柔性的东西,把中部崛起、天下之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展现千年农耕文明沉淀所形成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
    福地和战场轮转,沃土和灾区互换,文明与劫难交织……中部崛起、天下之中、“中不中”的乡音,一起熬成了河南这碗饱经风霜、历久弥香的胡辣汤。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给了河南一个大奖——天地之中。虽然获奖的是登封古建筑群,但我认为整个河南都可以打这张牌。可惜的是,这么大气磅礴且有历史感的一张好牌,没人能说清楚究竟是什么。我曾经和河南的领导聊过,谁有本事把“天地之中”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谁就赢得全球,代言中国。
    “天地之中”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就是河南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包括天文历法、民风民俗、天干地支、奇经八卦……我们老祖宗认识世界的这些工具与手段,也成为了民族共有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基因。
    如果有魄力、有能力把几千年“天地之中”沉淀下来的精气神,风雅颂到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全部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产品,这才是河南最大的价值所在。即便它们散落在断壁残垣、寻常巷陌,沉沦于街头,蒙尘于市井,这才是真正的厚重河南。
    
    寂寞安徽
    居国之中的安徽,既是地理分野地,又是文化大熔炉。风云于此际会,人文于此闪耀,商业于此兴旺,革命于此燃烧,改革于此开启,创新于此融汇。问题是,如此精彩的安徽,为什么越走越寂寞,越走越透明?
    
    “三个中国”
    在当今中国,好像只有在评选哪个省最没存在感的时候,安徽才有那么一点存在感。安徽存在感之低,和兄弟省份江西堪称难兄难弟。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题下,全国上下各显神通:沿海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只有安徽远远地站在聚光灯之外,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寂寞地守着江淮大地。
    这其实很不合理。
    论经济,虽然安徽常年在长三角吊车尾,但放眼全国来看并不算穷,起码比很多中西部兄弟省区市强不少;论人文,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各占胜场,“徽”字可以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大名片;论人才,江浙出人才有口皆碑,殊不知安徽也一点不差。安徽人才之多灿若星汉,古代不用多说,近代就有李鸿章、段祺瑞、陈独秀、胡适、戴安澜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政界、军界、商界的安徽人更是数不胜数。古往今来,论人杰地灵,安徽算得上个中翘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S-stories 第一辑·春天故事集 末日总在咫尺间:从青铜时代的崩溃到核浩劫 克鲁格曼的预言:美国新世纪经济迷航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政治算术:西蒙·库兹涅茨与经济学的实证传统 未央歌:40年来最感动我们的书 未见萤火虫 微笑深爱 微伤爱之恋曲 我的后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