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第38页

书籍名:《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作者:王志纲
推荐阅读: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txt下载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笔趣阁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顶点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快眼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第3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景德镇就是景德镇,不是别人。要取得质的突破,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千年传承的手工打造的陶瓷文化,而不要短视地去和九江、南昌比GDP,也不要和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比日用瓷的产量;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守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耐住寂寞,不被眼前的经济利益、GDP排名所累,必能修成正果。
    经过多轮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个叫作“陶溪川·CHINA坊”的陶瓷创意产业园区方案逐渐浮出水面,这是一个四位一体的大策划思路:对政府来说,这里是城市新形象的地标所在,是瓷业“硅谷”的创意天堂;对行业人士来说,这里是陶瓷界的圣地,是本土创意重镇,也是世界陶瓷手工业的艺术殿堂;对旅游者来说,这里是感受活着的陶瓷文明的“梦工厂”,是体验旅游最佳目的地之一;而对外国人来说,这里就是中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这份方案也得到了景德镇领导层的高度认同,并积极推进项目落地。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薄弱的经济基础、封闭的环境看上去是巨大劣势,却也有可能成为后发优势,这点在景德镇上表现得极为典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不是因为处于低谷,社会和历史不会有耐心留出三年五载让人静下心来慢慢打磨。正是这经年累月的淘选和孕育,真正让景德镇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转型,成为时间的玫瑰。如今的陶溪川已经成了名声传遍全国的网红文创园区,以及世界陶瓷艺术的超级展示平台。且不说国内游客和艺术大师,仅仅来自欧美、日韩、港澳台地区的各界艺术家,以及陶瓷从业者、瓷器爱好者、游学考察者、参与体验者,就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考察和学习浪潮。千年窑火,炉火不灭,景德镇再一次找到了城市的发展方位。我也算有幸参与并见证了“瓷都”的重生。
    一个成功的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见微知著,深挖一座小小的景德镇就能做出轰动全国的文化产品,对于底蕴深厚的江西而言,未经雕琢的璞玉何其之多!天下名山庐山,道家圣地三清山、龙虎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红色旅游目的地井冈山,乃至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短短一句话,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开发价值、“借假修真”的想象空间。
    温饱时代,人们饥渴于观光;小康阶段,人们迷恋于休闲。先富起来的,向往着度假;富而思进的,则陶醉于体验。在这个“吃饱了撑的”的文旅康养大时代,以点带面,打造极致体验,江西在特色文旅产业发展之路上大有可为。
    第三,重构未来“格局”。
    如果说交通区位的改善、文旅产业的发展是江西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对格局之变的再认识就是更加深刻的弦外之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三个根本性的转变正推动中国发生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在执政理念上,真正开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国家治理模式;二是在发展模式上,全行业、大规模的过剩,迫使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深度思考和探索精细化运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等模式转型问题;三是在全行业发展上,新技术革命从产品到思维与模式层面,推动了遍及全行业的深刻变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一个经历剧烈变革和转型的时代正在来临,给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次经济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文明的变革。在这样的环境剧变下,旧的判断标准已经失效,全新的“格局”尚待探索。
    谁能想到原本闭塞落后的贵州能无中生有,通过大数据实现弯道超车?谁能想到几则一分钟不到的短视频能引爆一座城市的旅游狂潮?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格局之变浩浩汤汤,江西的命运也随之浮沉:六百年领袖群伦,一百年茫然四顾……
    风起于青萍之末,谁也不知道变局会走向何处,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大抱负者不仅要顺势而为,还要敢于取势,甚至勇于造势。只有这样,才能乘上这场格局之变的东风,走向区域勃兴的未来。
    
    百年风流话湖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用在湖南身上表现得不太灵光。在同一条湘江的化育之下,湖南人在古代和近代的表现可谓是天差地别。在悠长的古代,湖南如漫漫长夜,偶尔才惊现星光点点;而到了近代,湖南却引领百年风流,不仅有璀璨群星辉映天际,更有红太阳喷薄而出。古今对比,差异显著,莫非“一方水土”果真有所谓的“气数”之说?
    
    潇湘遗响
    毋庸讳言,清代中叶以前,湖南人在国史上罕有表现,“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
    融合殷商文化末流、楚蛮文化余绪所形成的楚文化,虽以宏阔奇诡、惊才绝艳著称,但毕竟远离中原而踽踽独行,终归不是主流。更何况在荆楚、湘楚、巴楚这“三楚”之中,荆楚最得楚风,湘楚只算有三分余韵。
    自古以来,湖湘一地的锦绣山水与大块文章就两相呼应。正如陆游诗云“不到潇湘岂有诗”,三湘大地上有《九歌》之瑰丽奇幻、《过秦论》之汪洋恣肆、《桃花源记》之诗酒田园、《岳阳楼记》之心系天下苍生,有“诗仙”李白登临岳阳楼留下的“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风情,有“诗圣”杜甫在离乱的潭州街头偶遇长安故人而发出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绝唱,有秦观倾倒众生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有黄庭坚客居衡阳时写下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然而尴尬的是,无论“屈贾”“李杜”还是“苏门四学士”,都是潇湘过客。反观历代湖南本土人才之稀,寥若晨星。除了蔡伦、欧阳询、周敦颐、王夫之寥寥几人外,乏善可陈。唐朝好不容易有个名叫刘蜕的湖南人中了进士,被称为“破天荒”。这也是成语“破天荒”的由来,算是湖南对中华成语界的少数贡献之一。
    近代以降,湖南却突然登上了历史舞台,群星璀璨,揽天下兴亡之责于一身。
    从晚清“无湘不成军”,到“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再到“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百年间湖南涌现出来的人才,论质论量,苏、浙、粤三地集合全力差可抗衡。
    平定太平天国一役,湘军前后打出总督十四人、巡抚十三位,封侯拜相,风头无两。此后,每一波的社会风潮,总有湖南人挺立潮头,守旧者有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维新者有魏源、郭嵩焘、谭嗣同,革命者有黄兴、蔡锷、宋教仁……
    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关头,一批又一批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赴汤蹈火,确实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湖南政治家杨度曾写道: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这是何等自信与豪迈。
    在开国将帅名录中,湖南人的表现更加卓异。1955年新中国授衔时,“十大元帅”中湖南人占三位,“十大将军”中湖南人占六位,“五十七名上将”中湖南人占十九位。
    湖南人以生命和鲜血,以责任和担当,照亮了中国近代的深邃夜空,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绚烂的百年风流,也把原本壅塞、贫穷、落后的湖南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对比周边省份,会发现湖南崛起得很突然。
    先看两湖之比。此前两湖地区的中心一直在湖北。在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湖南都是唯湖北马首是瞻。到了近代,湖北却稍逊一筹,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张之洞和“武昌首义”寥寥数笔;湖南却是敢为天下先,引领百年风骚。
    再看湖南和广东。湘人与粤人同样叱咤风云,在近代中国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是,广东更像是一个旋转舞台,新思潮、新革命多肇始于此而流传到全国,曾经引领时代的报春花广东则开始沉寂,静待下一场春天的到来,而湖南却是长达百年的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湖南和江西的对比也很有意思。历史上江西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甚至很多湖南人都有着江西的血脉。然而到了现在,江西却变得不甚显眼,提到江西外省人大多一脸茫然;湖南却血性不改,一路火花带闪电地走到今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S-stories 第一辑·春天故事集 末日总在咫尺间:从青铜时代的崩溃到核浩劫 克鲁格曼的预言:美国新世纪经济迷航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政治算术:西蒙·库兹涅茨与经济学的实证传统 未央歌:40年来最感动我们的书 未见萤火虫 微笑深爱 微伤爱之恋曲 我的后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