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失业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大失业

缩水的幸福——合住房与午餐肉(1)

书籍名:《大失业》    作者:网络
推荐阅读:大失业txt下载 大失业笔趣阁 大失业顶点 大失业快眼 大失业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失业》缩水的幸福——合住房与午餐肉(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缩水的幸福——合住房与午餐肉

大萧条使得美国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变化一直影响到今天。

在20世纪30年代,那些代表“幸福家庭生活”的电器,如电烤箱、搅蛋器、咖啡渗滤壶、洗衣机、电炉、缝纫机等,都卖不出去了,1930—1931年间,还减少了大约4万部电话,而家用轿车的销量,更是自由落体一样下坠。

而另一些商品却成为萧条时代的新贵。比如冰箱,因为能够储存和节约食物,便迎合了市场。还有香烟,作为医治“大萧条过敏症”的一种安慰品,其产量从1930年的1 230亿支,增长到了1936年的1 580亿支。

大萧条之前,美国餐馆的数量比家庭的数量增加得还要快,而大萧条之后,餐饮行业的生意减少了63%,多数家庭放弃了“上馆子换换口味”的奢侈。

在大萧条时代,美国人霍梅尔(Jay Hormel)发明了廉价的午餐肉,成为普通大众“挨日子”的首选。午餐肉的主要材料是猪肉、糖、盐、水和马铃薯淀粉,再加点硝酸钠让肉块永葆粉红色。当时很多人买不起肉,而午餐肉比牛肉、猪肉便宜,打开就能食用,正是它帮助很多纽约人渡过了难关。

午餐肉不仅是大萧条的标志,它还被誉为“帮助美国打赢二次大战的食物”。二战期间,午餐肉成了美军日常食品,并随着美军征战各地而迅速推广至全球。

后来随着战后经济复苏,以及健康饮食主义的兴起,午餐肉渐渐从美国人的生活中淡出。而到了2008年,金融海啸重挫经济,又令午餐肉“东山再起”。午餐肉制造商、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霍梅尔食品公司,不得不24小时轮班生产,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

研究午餐肉历史的作家布莱克说:“从心理上来讲,午餐肉是一种令人(在逆境中)获得安慰的食物。” 午餐肉能满足一些饿着肚子、既想省钱又想吃肉的消费者。于是,它也就成了判断经济景气的指标。

只要大萧条依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人们就不得不青睐节省,不仅仅是衣食上的节省,还常常包括住房上的节省。

富人的节约包括关闭或低价卖掉位于纽波特、巴尔港、棕榈滩或圣巴巴拉的“村舍”,或者出让法国南方的别墅。中产阶级可能不得不退掉海滨或山区度假胜地的一幢租来的房子,并搬到镇上的一幢花费较少的房子或公寓。与父母、公婆、岳父母和雇员“挤在一起”的情况不计其数。对64座城市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34年1月,在美国的所有家庭中,“特大家庭”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从2%上升至15%,比例最高的是南方。

大萧条持续了十年的时间,在我们的历史眼光中,10年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种尴尬的日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出头,这是一段漫长到看不到终结的时间。

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中,人们无法不盼望“救星”。然而,大萧条毕竟是经济长久失衡形成的,各种问题积重难返,就连“罗斯福新政”也不能一下子把美国人民带出深渊。

当时给了穷人们巨大的安慰、支持着他们在困顿中生活下去的,却是一些并不伟大的人和物。正是他们,堪称大萧条时代人们真正的“救星”。

资料: 1930—1939年,这十年的美国

人口:48个州,123 188 000;

平均寿命:男性,58.1岁;女性,61.6岁;

平均薪资:1 368美元;

失业率:上升至25%;

(民主党政治家休伊·朗提议年均收入应保证在2 500美元)

汽车销量:2 787 400辆

食品价格水平:牛奶,14美分/夸脱;面包,9美分/个;牛后腿肉,42美分/磅;

美国很多最著名的摩天大楼(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大钱:挑选优秀成长股的7条法则 大猫儿的TT奋斗史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大抄底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路边野餐 阿诺德·汤因比传 12天理财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