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萧条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大萧条

第3页

书籍名:《大萧条》    作者:狄克逊·韦克特
推荐阅读:大萧条txt下载 大萧条笔趣阁 大萧条顶点 大萧条快眼 大萧条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萧条》第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充分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史后,我们会发现,这场终结新一轮繁荣的大崩溃,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工业进步带来的好处。
    更多的谴责而非称赞逐渐指向工程师,有人声称,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机器取代了人。过去,管理层不大愿意更新设备,工人也对“机器铁人”心有恐惧。因此,在面临最早的大范围失业威胁时,机器常为人们所谴责。如今,技术的表现异常出色,它防止了浪费,提高了效率,人们期望这一魔法也会给社会带来同样的效果。在这样的希望下,国家复兴署、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国家资源委员会相继成立,其他管制经济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在1929年,几乎没有人能预测这一计划的全局。也是在这一年,工资与价格、生产与消费、机器与人力之间关系剑拔弩张,打破了庞大工业文明的基本平衡。
    1929年10月末,在焦躁不安的繁荣世界中,一场风暴突然降临,像启动阿尔卑斯山雪崩的轰隆炮声,暴涨至奇高的23支股票引发了纽约交易所的恐慌。10月24日,后来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四”的那天,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疯狂。经纪人鬼哭狼嚎,撕扯着自己的衣领,手脚并用试图跟上抛售指令。华尔街上人头攒动,眼睁睁地看着大银行家们乘坐豪华轿车来到摩根财团的门前。听闻集体自杀的谣言,人们聚集到街头,病态地期望脚手架上的人纵然跃下。
    开始,这场灾难似乎已经被那些金融魔术师们阻止了,当民众为此而欢呼雀跃、刚刚松了一口气时,紧随而至的让人眩晕的踉跄又把市场拉进了新的深渊。10月9日,创下了挂牌待售的可怕记录,总共16,410,000股。月底时,150亿美元的市值化为乌有,年底这个损失估计会高达400亿美元。
    最初的摇晃后,乐观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像豪华油轮上的乘客不相信甲板已被割裂一样,他们对情况的严重性嗤之以鼻。在曼哈顿西装革履的市长的建议下,电影院只放兴高采烈的画面,《实事杂志》上刊载了大幅奢侈品广告,诱导着工薪阶层以赊账的方式消费。《星期六晚邮报》乐观地向人们保证“华尔街能卖股票,但缅街可以买商品”。在11月初,“价值750,000美元的珍珠项链”摆放在曼哈顿珠宝商的橱窗里,而舒伯特兄弟公司则跃跃欲试,计划筹建一家剧院酒店,总造价达约15,000,000美元。“前进美国!”“没有什么东西能让美国停下来!”之类的口号充斥着广播电台。电影《追逐彩虹》
    
    (4)
    (Chasing Rainbows)中的歌曲《幸福时光再次来临》广为传唱。3年后,作为“新政”的竞选歌曲,它再次流行起来。1930年初,大萧条乌云笼罩天空时,廉价收音机的制造商们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
    美式幽默充当了这场危机的溶解剂。有笑话说,每买高盛集团的一股就配发左轮手枪,甚至传言某饭店的服务员会询问每一位住宿者:“是来睡觉,还是跳楼?”不久后,当大规模失业的新闻占据报纸头条后,“大萧条是不是很可怕?”这类虚张声势的字眼便取代了原来的尖酸刻薄。破产的店主要么在店门上写着:“本店是个错误”,要么写着伤感的“破产和抛售”。1930年10月19日,国际狮子会俱乐部协会庆祝这一周被定为“商业信心周”,也许繁荣就在前面的拐角。
    一些企业在大牛市的势头下苟延残喘。1931年,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华尔道夫酒店在曼哈顿开张,高达120层的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也在这一年落成。然而,这些宏伟壮观的商业宫殿中,却有大部分楼层都处于闲置状态,如幽灵般矗立着。同年,纽约市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建筑群——洛克菲勒中心的平面设计图也公布于世,两年后付诸兴建。里面有播音室、豪华影院和音乐厅、外贸辛迪加及其他商业公司。70层的美国无线电大厦是这片庞大的灰色调的建筑群中的最高点。
    有些建筑评论家对此预言,这将是美国大都会时代最后的恐龙,并坚信,这些建筑群除了带来交通堵塞、过度拥挤和债台高筑之外,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1931~1932年间,当繁荣的势头骤停时,全国用于新建筑的费用下降了3/5。1933年时,建筑师们所接到的业务量,不足1928年的1/7。
    各种庆祝活动和安抚人心的声明都无济于事,官方的微笑慢慢凝固成某种近乎苦笑的东西。1931年,华尔街和华盛顿的一些更令人厌恶的保证被一个叫爱德华的人集结成书,起了个嘲弄的标题:《噢耶!》(Oh Yeah!)。第二年初,一本叫《自吹自擂》的新杂志上市,以揭穿20世纪20年代华而不实的营销手段为内容,不到6个月,它的发行量就飙升到了200万份。
    柯立芝总统在繁荣时期曾说过,美国的商业确实是商业。现如今,奢侈品和娱乐活动,还有权力带来的慌乱感,瞬间被剥夺了。这场经济大衰退,动摇着人们前进的步伐,本想向上大跨一步,实际上却在黑暗中陷得更深。在一个视繁荣为惯例的国度,这一切如当头一棒,先是震惊,继而怀疑,接下来是无助,最后愤怒。然而对手是无形的,刀枪不入。无论嘲讽、愤怒、还是子弹,都无法伤它分毫。
    但是,这个敌人的真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收入和就业可以证明它的存在。收入最早被置于聚光灯下,早在1930年春,4月27日被联邦基督教协进会定为“失业礼拜日”时,就已经显示了这次危机的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收入的减少和失业,很快将国民经济带入不断下滑的轨道。白领纷纷被降薪,蓝领则在自己的工资袋中发现了解雇通知。冲击最先波及到城市,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延迟购买新车或新房,减少旅行和看戏的次数,裁缝和服装店老板的生意每况愈下,而清洁工、修理工和补鞋匠的业务则日益红火起来。
    其实,几种更严酷的征兆早就出现,只不过范围很小。1930年2月底,在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有小规模的失业者示威游行。同月,每天约有2,000人在鲍威利区排队领取救济。3月,密尔沃基政府设立施舍点。1930年夏,救济措施开始实施,提供了更新鲜、更便宜、更丰富的食物等等,阻止了问题进一步恶化。但是,年底的再次衰退使这段时期举步维艰,纽约市挪用100万美元用于直接救济,伦敦的劳埃德保险协会则宣布,他们将破天荒地向美国客户销售大量的暴动和内乱的保险。
    城市之外,危机的先兆似乎没那么明显。即使情况继续恶化,更小的工业城镇都不愿意承认萧条的事实,在很多民众眼里,所谓萧条不过是曼哈顿赌徒的惨败,或是一种心境。尽管社会学家们眼中的中等城镇——印地安那州曼西市1/4的工人在1930年年底之前就已失业,但这个社区的有钱人直到1931年底仍然坚信,大萧条“不过是我们从报纸上读到的某种东西”。
    正如公众所能看到的那样,流动资本和就业岗位齿啮相依,如果缺乏接合就会导致萧条。1929年的国民收入为810亿美元,1930年时不足680亿美元,1931年降到了530亿美元,1932年以410亿美元触底。与此同时,国家的财富估值从3,650亿美元降至2,390亿美元,预示着不动产、资本和商品的大幅贬值。3年间,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高达45亿美元的沉重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900万储蓄账户被注销,损失了260多亿美元的工资收入。
    美国经济的债务结构变化不大,1932年的利息仅比1929年少3.5%。其他领域,通货紧缩持续?剧,长期债务严重超过了借款人的预期。以薪金支付的钱减少了40%,分红减少了56.6%,工资减少了60%。危机之初,在胡佛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削减工资的工业企业比例很小,但是在1929年~1931年9月间,它们还是以减少工作时间的办法,将薪水减少了4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大衰退 大师教你看大势:巴菲特、索罗斯和沃尔克如何洞穿泡沫经济 大师的投资习惯 大失业 大钱:挑选优秀成长股的7条法则 大猫儿的TT奋斗史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大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