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萧条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大萧条

第5页

书籍名:《大萧条》    作者:狄克逊·韦克特
推荐阅读:大萧条txt下载 大萧条笔趣阁 大萧条顶点 大萧条快眼 大萧条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萧条》第5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
    这场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大萧条,对日常生活的冲击无处不在。比起要养家的男人,普通妇女的世界似乎仅限于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操持家务。只要她们依旧可以吃饭、穿衣、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她们就可以一如平常地生活着。但是大萧条的冲击迫使她们不得不走出家门。1930年,1/5的女性——近1,100万人开始在外工作,与1890年相比,女性工作者的人数增长了6倍。
    由于女性工作者的工资低,而且乖巧听话,雇主更喜欢雇佣。大萧条开始时,她们的境况要好一些。但是随着大萧条的持续,劳动力过剩,女性的优势逐渐消失了,更容易受到就业危机的直接伤害。一些女权主义运动甚至打出了“永远28岁”的口号,强烈要求雇主雇佣大龄女性,抗议男雇主对年轻貌美女性的偏爱。
    艰难时期导致很多城市女性放弃了家务,开始投身工作。在乡村小镇,萧条的来袭迫使很多女性捡起几近失传的古老技艺,这使原本忙碌的家庭主妇负担更重了。她们开始制造肥皂、烘干水果,腌制泡菜、烤面包、制草药、染色和做衣服等等。
    收入的锐减使得那些让人愉快的事物远离了贫困家庭,例如报纸、杂志、电影,还有咖啡、茶和糖之类的日用品。观察员把这称之为轻松的“居家生活运动”,缺乏想象力的农民称之为“苦闷生活”。家庭主妇常接些洗熨缝纫之类的活,或是烤蛋糕到市场去卖,或是为旅行者提供食宿来补家用。一些小商店、美发店、路边售货亭、驾车旅行营地等等也在那时兴起。
    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萧条对小器具的冲击开始减缓,电烤箱、烤架、烘饼烤模、咖啡渗滤壶、洗衣机、电炉乃至家具和缝纫机等的销售有所回暖。新功效的电冰箱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如火如荼地销售着。炼乳、人造纤维和收音机依然是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汽油和汽车配件虽然仍占据市场份额,但新车的购买量却直线下降。曼哈顿的出租车司机只能无奈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收入从每天7美元下滑到不足3美元。
    纽约市的一些数字更能说明这显而易见的情况:1930~1931年间电话缩减了约4万部,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增长了4倍。因为战争紧张而在1917~1918年销量激增的香烟,在萧条时期同样发挥着它的安慰作用,其产量从1930年的1,230亿支,增到了1936年的1,580亿支。在中等城镇的女性餐馆,甚至也都摆放了烟灰缸。
    
    (2)
    大多数美国家庭都把汽车看作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即便在1929~1933年间,汽车加油站的数量仍猛增了一倍,销售额仅仅下降了4%。在另一端,珠宝店显示了关税的巨额下降。木材和建筑材料的生意同样惨淡,家具店和糖果店损失了70%的主顾,餐饮业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的营业额减少63%。或许,这并不是永久性的萧条,好日子初见端倪,人们又开始“上饭店换换口味”。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饭店增加的数量比家庭增加的数量还要快。
    无论在什么地方,时尚对女子来说永远是头等大事。在萧条时期,男装比女装更容易受到波及。早在1930年,童装和女装的产量仅比1929年下降13%,但男装的产量却比1929年下降了25%,1931年时更是下降了32%。为了方便和省钱,越来越多的男性放弃了僵硬的衣领、帽子、袜带、背心。
    而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装则出现了大规模以低质材料和粗糙做工仿制的时髦服装。平民家的女儿甚至自己缝制衣服,这是以往不曾出现过的情况。1930年9月的一份时尚报告里谈到,长裙子和女性化的趋势慢慢取代了爵士时代女孩中性化的棱角分明,并大胆预言“对举止端庄的崇尚将再度回归”。1931年欧仁妮皇后帽子和其他款式上的褶边、蝴蝶结,昭示了服装上的新发现。1929年,小成本的虚张声势在闪闪发亮的指甲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2年内,这种时尚迅速从派克大街蔓延到推销女郎和打字员的手上。
    虽然爵士时代极短的发型越来越少见,但短发还是风靡一时。大萧条的中后期,冠冕堂皇的旧式审美遭到齐肩短发的嘲弄,头发上的蝴蝶结和“小姑娘”装扮随处可见。人们越来越衷爱宽松的衣服,以至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裙子地位再一次被抬高,几乎成了国民信心的一项指标。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不失时机地把海滩睡衣、休闲裤和短裤介绍给其他地区,这引起了很多古板社区的严重抗议。街上的凉鞋、晚礼服的出现,引领了新一轮风潮,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露趾鞋。
    
    (3)
    大萧条的阴霾依旧没有散去,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节约一切开支,包括住房上的节省。位于纽波特、巴尔港、棕榈滩或圣巴巴拉的“村舍”逐渐被关闭或低价转让。中产阶级也不得不放弃海滨或度假胜地的出租房,搬到便宜的公寓。更多的人被迫与父母挤住在一起。据1934年1月对64座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这种“特大家庭”数量占总家庭数量的2%到15%不等,南方的比例最高。
    那些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打算赚钱赡养老人,或是为求学而离开家乡的青年,如今身无分文、蔫头耷脑地回来了,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对家的定义:家是个“你不得不去的,唯有那里能接纳你的地方”。不论哪个地方,当孩子成年后依然无所事事,父子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异常紧张。赚钱养家的父亲往往会重申他的权威,即使他的孩子也曾经独当一面。在城里,越来越多的一家人挤住在狭窄的公寓或出租房内,拥挤的环境让他们的脾气越来越糟,挫败感也愈发强烈。那些接受救济的人马不停蹄地寻找更便宜的住所,搬家的频率往往高于常人,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牢牢跟紧那些熟悉的老邻居,以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失业的人和家人往往离群索居:衣衫褴褛的孩子常常闭门不见客,大人们则拒绝依然工作的朋友的邀请,因为他们没有三明治和咖啡去回请朋友。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就这样慢慢中断了。一些爱面子的家庭打肿脸充胖子,直到残酷的现实把它们的精神打垮。一些家庭盲目乐观,或者不愿降低原来的生活标准,最后同样走到崩溃的边缘。还有一些家庭凭借机智和勇气与大萧条抗争着,坦然地面对现实,充分享受生活中的每次“奢侈”消费。
    未付的账单,各种医疗保健费用,孩子的教育经费和赡养老人的花销等等,像幽灵一样潜伏在家庭里,累积的烦恼常常让家人的关系紧张得冲突一触即发。之前任劳任怨的妻子开始抱怨失业的丈夫回家太晚,或者口出恶言,或是讥讽“谁都能找到工作,如果他想要工作的话”。失业的人更容易自卑,丧失信心和勇气。原来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一家人常常漫不经心地听着广播,或者干坐着,直到深夜。如果手头稍有余钱,失意的人往往会去酗酒和赌博,但结果常常是更加自责和沮丧。
    在农村家庭和欧洲大陆的移民家庭里,丈夫和父亲的严厉独裁俨然是一种传统。在这种家庭里,如果养家糊口的人丧失威信,或者放弃权威,结果是让人震惊的。早早出来养家的的孩子会树立新的威信,倘若妻子成为顶梁柱,那么她也会获得更多的控制权,丈夫只能做些家庭杂事。但在城市家庭里,这种男性独裁很少见。萧条时期,通常的情况是,妻子常常为失业的丈夫加油打气,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也在失业的日子里变得更加亲密。
    许多观察者试图在家族的团体力量中寻找一线希望。1932年5月,内政部长雷·莱曼·威尔伯在全国社会工作者大会上说,托管孩子已经结束了。“家庭回到了它原本的位置,没有什么能取代父母的悉心照顾,打理孩子的衣食住行。”对那些解雇了保姆的家庭来说,这句话千真万确,但对那些父母被迫出去打工、食不果腹的家庭来说,丝毫不现实。一些中等城镇的社论者鼓吹“虽然很多家庭失去了物质财富,但它们却找到了灵魂。”他们将这一切归功于坚定的勇气、健康的体魄,以及对安息日礼俗的严格遵守。种种论调并非清教徒福音的新教修订版,圣母大学的校长约翰·F.奥哈拉神父曾经提到:“大萧条的结果,让大部分美国民众重新回归了家庭,重新发现了友谊,重新发现了灵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大衰退 大师教你看大势:巴菲特、索罗斯和沃尔克如何洞穿泡沫经济 大师的投资习惯 大失业 大钱:挑选优秀成长股的7条法则 大猫儿的TT奋斗史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大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