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

省委书记认为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书籍名:《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    作者:王佳宁
推荐阅读: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txt下载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笔趣阁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顶点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快眼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省委书记认为这项改革“势在必行”,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省委书记认为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1978年5月,常光南组织全县22个公社,以生产组为单位,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便带领工作人员到向阳公社进行“改革人民公社”的试点。当时的向阳公社只有6000多人口。由于有沙石资源,集体经济转好,干部群众也有一定的改革意识,“文化大革命”后期,公社领导便悄悄地在公社酒厂搞承包经营,规定每年向公社包干上交5万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由厂长负责,公社不干预。

常光南在这里搞改革试点,首先从社队企业入手,成立“工业公司”管理企业,改“官办为民办”,并号召干部群众投资入股,谁的股金多,谁当董事长。同时,成立了“农业公司”,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将公社供销社改为“商业公司”,管理商业流通。三个公司联合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统管全公社的工农业生产和全部经济工作。公社管委会,只负责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教卫生等行政工作。这样改革,“政社合一”、“政经不分”的管理体制便不复存在。向阳的试点改革,得到了省委领导的支持,1978年底,四川省委派工作组到广汉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帮助广汉县委继续深入地开展农村改革。

1980年3月,四川省委办公厅通知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和其他几位副书记,到成都金牛宾馆座谈广汉的改革问题。常光南在汇报广汉改革情况的过程中,谈到了取消人民公社的问题,省委书记赵紫阳听后,当场便向其他省委领导同志说:“要允许广汉进行改革试验,先在一个乡搞,失败了影响不大,失败了重来。”

1980年4月下旬,常光南到吉林省考察同当地以油换粮的问题,曾到广汉考察过农村改革的省长张根生接见了他。正在吉林视察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赵紫阳听说常光南在吉林,也专门接见了他,并要他汇报广汉改革的进展情况,还存在什么问题。常光南在汇报中提出取消人民公社,恢复建立乡人民政府是否可行?赵紫阳说道“这项改革势在必行”。常光南反复琢磨赵紫阳所说的“势在必行”的深刻含意后,心里更踏实,改革的意志更坚定了。

从东北回来后,常光南立即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公社改制问题。常光南谈了他的想法:全国各地都在搞大包干,农民自己做主,生产队成为一级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上不负担其他行政工作,生产大队一级则几乎成为空架子,既不核算分配收入,也不好指挥生产,能不能取消生产大队这一形同虚设的经济组织,只行使它的行政职能?至于人民公社,长期党政不分,群众说是一平二调的架子、瞎指挥的班子、吃大锅饭的路子,它与我们将要成立的农工商总公司在体制上互相摩擦。人民公社已经被架空了,挂着牌子只会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公社改成乡,政社分设,乡政府行使原公社的行政职能,农工商总公司行使原公社的经济职能。

广汉县委常委会最后决定由常光南写个报告给省委。在得到省委同意并支持后,常光南着手改革公社体制。为稳妥起见,开始,向阳乡只是成立乡公所,但乡公所只管国家征购任务,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又不好管。于是常光南又在向阳试点党政分家,取消人民公社这个“政社合一”的领导体制,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设置乡一级的农工商总公司,行政与经济管理分开,大队改设为村,生产队改称农业生产合作社。

常光南同向阳公社党委书记李国寿一起,进一步加快各项准备工作,在春耕大忙后的1980年3月下旬,由李国寿主持召开了公社、大队、生产队全体干部会议,常光南亲自向到会干部讲述了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人民政府的意义和具体安排意见,全体干部一致拥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等待猫吠:怎样说服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德鲁克实践在中国 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 伟大的经济学家 全球科技创新路线图:一本书带你看遍全球创业与投资热点 绝对成交:一页纸营销计划 记忆编码 翻译似临画 翻译乃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