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

广交会承载着国家使命

书籍名:《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    作者:王佳宁
推荐阅读: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txt下载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笔趣阁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顶点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快眼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广交会承载着国家使命,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广交会承载着国家使命

1956年11月10日,人们从当日《人民日报》的社论《祝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开幕》上得知,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展览会在“南大门”广州诞生。也就在那一天,新华社记者杜修贤抱着老式长镜头,周旋于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前的人群里,捕捉那些被巨大的喷泉和热闹的歌舞激发得兴奋不已的面孔。仅仅是8万平方米的展厅,仅仅是1.2万种陈列商品,已经给当时大多数远离经济生活的民众带来了一次巨大的物质冲击。

在这场“国际大赶集”中,高达5380万美元的出口成交总额,更使长期处在西方“封锁、禁运”政策困扰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找到一条突围的道路。1957年4月25日,在1956年“冬展会”的基础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交易会”或“广交会”)在广州正式拉开帷幕,此后每年分春秋两届举行,到2008年春季已经举行103届(其中,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成为52年来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和展示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广交会诞生于计划经济体系建立的初期,背景是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贸易封锁,中国需要建立一个窗口同有贸易联系的国家进行出口贸易,换取外汇,所以广交会的政治导向要比行业的商品订货会更明显。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广交会副秘书长胡楚生于2006年10月18日向在粤采访的笔者表示,广交会要继续承担中国出口贸易晴雨表的作用。而研究者则普遍认为,除广州自身具备的深厚的市场根基之外,政府的主导和大力支持是广交会成功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条件。

广交会像连接着两个时代的纽带,虽然政府主导的色彩没有变,但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办展方式。当年能进入广交会工作的,不但要是业务骨干,政治上更要可靠。有资料表明,1966年秋交会上,广交会场馆内的大大小小的语录标语贴了2673条,领袖照片445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宣传工作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场馆内的标语才被撤下。作为各院校学习外贸的学生的实习基地,当年进场当翻译的学生是要经过政审的,但今天,大学生们只要拿块牌子到展馆门口一站,就可以寻找主顾打工了。

1997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针对我国境内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内容包括: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主办和承办单位,必须具有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主办和承办资格;境外机构在华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必须联合或委托我国境内有主办资格的单位进行。对展览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实行分级审批管理。加强协调管理,严格审批办法,避免重复办展,规范展览行为。对1000平方米以上展览的境外展品进境及留购,由海关凭本通知规定的审批单位出具的正式批准文件按规定办理,对1000平方米以下的,海关凭主办单位申请按规定办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拉回经济建设上来,整个国家回归理性。随后两年,在“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思路下,广交会拆除了楼顶仅剩的50米霓虹灯标语,将其变成名牌产品的大幅广告。

20世纪80年代,当不少人仍费尽心神去论证中国姓“资”还是姓“社”的时候,泱泱大国已经逐渐显露其惊人的吸纳能力,包括资本和新知。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拉开了制造业大发展的序幕。

海尔集团在1988年的春交会上首次亮相,并展出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1990年,“美的”将她的风扇和窗式空调摆上了那个仅有9平方米的摊位……自1993年春交会开始,广交会改变了36年来外贸独家经营的局面,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自主与外商谈判,接单并生产,当届即有2700多家国内企业亮相,5年后,民营企业也以正式身份亮相广交会,“中国制造”更全面直接地摆在世界面前。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广交会的出口成交总额呈稳步上升势态,2000年全年交易总额已经高达280多亿。这一时期广交会不同种类商品间成交额的对比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的成交总额则不断上升。

1997年春,广交会在展馆内首次设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同年秋交会,信息产品及食品展区也首次增设。2005年春交会(第97届广交会),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成交24.55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成交的43%,成为当届成交量最大的机电产品类别。

中国制造走过了波谲云诡的50年,如今仍然继续在世界产生震撼效应。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在努力地适应变化,思考未来,并不断寻找财富的内在价值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处之道。

2002年2月,“中国制造”成了当期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封面故事,文章用近乎溢美的笔触写到:“中国是最适宜制造商的地方,那里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丰富而训练有素的工人以及精致的制造流程。”

2006年10月15日至30日,广交会举行50年100期的盛典。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一个会展的50年100期也许并不稀罕。然而,历史上的广交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会展,它曾经承载了这个国家太重的使命,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会展应该承载的责任。50年来,哪怕时代变幻莫测,这个以国家信誉作为后盾的会展仍然风雨无阻,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2007年12月7日,商务部发布《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利用各种会展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中提到“支持和组织服务业企业赴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同时以国内著名综合性展会为平台,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软件交易会、文博会、中部博览会、广交会、东盟博览会、厦洽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国际教育展、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等国内知名展会的作用,增加服务贸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整体宣传我国服务业企业形象,通过展览和洽谈,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商机。

事实上,广交会并不是广州的广交会,而是全国的。所以上海、深圳等城市曾打过广交会的主意:我们这里也有展馆,也有举办的能力,为什么广交会不能巡回办展?为了留住广交会,广州也下了功夫,比如投入几十亿兴建琶洲展馆。

之所以能引起城市间的争夺,是因为广交会的成功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与此同时,很多政府主导型展会在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撑着,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上千万,并且有越补越多的趋势。尽管如此,很多展会还是面临办不下去的窘境,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市场根基,竞争力持续下降。

可见,一个展会是否能够成功,根源不在于是否由政府主导,而是如何定位。广交会从改革开放前中国唯一的外贸渠道,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其市场可以分割、其模式可以复制的贸易平台,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商业文明扩展的历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等待猫吠:怎样说服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德鲁克实践在中国 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 伟大的经济学家 全球科技创新路线图:一本书带你看遍全球创业与投资热点 绝对成交:一页纸营销计划 记忆编码 翻译似临画 翻译乃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