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

教训五:记住,你不是《达·芬奇密码》的主人公

书籍名:《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    作者:萨拉·罗斯·卡瓦纳
推荐阅读: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txt下载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笔趣阁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顶点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快眼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蜂巢思维: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教训五:记住,你不是《达·芬奇密码》的主人公,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有时候,蜂巢思维将批判性思维和怀疑论等同于蔑视专家。但任何蜂巢的运作机制都是分工协作,信任专业的人去执行其擅长的任务,比如,在蜂巢中,让侦察蜂去做搜寻类的事情,让看护蜜蜂去做看护类的事情。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在线课程,课程名字为“两极分化时代的接触”,主讲人是迈克·考尔菲德。他是华盛顿州立大学温哥华分校的混合和网络化学习主管,也是美国民主项目的数字极化倡议的负责人。他评论说,我们总喜欢想象自己是《达·芬奇密码》里面的那个主人公,觉得存在一个重大的秘密,而自己承担着破解代码和揭示真相的重担。但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咨询专家,即那些毕生致力于研究某一种现象的人。我不相信我的机械师能给我的牙齿做根管治疗,也不相信我的牙医能给我修理汽车的化油器。当涉及带有一丝阴谋论色彩的故事时,你应该相信内容客观的网站,而不是相信在红迪网(Reddit)上花太多时间的表弟。

考尔菲德说的另一件令人信服的事情是,许多关于提升“数字素养”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们要求你独立完成每一项任务。这不是人类的工作方式,尤其是不应该占用闲暇时间去做这种事。相反,他鼓励人与人之间加强相互依赖,并通过他介绍的方法突破蜂巢思维的诱导,把事实核查清楚,破除谣言和阴谋论。他在线免费发布的《网络素养:面向核查事实的学生》一书中对这种事实核查方法有所介绍。

假设你偶然发现了某个图片、视频或网络谣言。在政治领域,左派和右派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一种说法是“弗朗西斯教皇在竞选中支持特朗普”,另一种说法是“特朗普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间说过,如果他竞选总统,那也是为了拯救共和党人,因为这帮人太愚蠢,什么都相信”。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两种说法都是假的。要核查这两种说法,可以采取如下步骤:(1)查一下是否已经有人做了证伪工作;(2)查一下这个说法的“上游”,试着找到最初是谁引用的,最早是谁发布的照片或言论;(3)横向阅读,看一下其他受尊敬的人如何评价发布这个消息的网站或记者,看其是否广受尊敬,其粉丝是否多样化;(4)重新核查,你如果还没有答案,可能已经从第一轮的搜索中学到了很多,可以使用更好的搜索词和搜索策略重新开始核查。

我喜欢这个提议,因为它的基础是对蜂巢思维的一个深刻理解,即个体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去知晓所有事情,但从整个集体角度而言,我们知道很多。

正如我们从盐湖城山区那次访谈中了解的那样,很多听起来像阴谋论的事情其实不是真的。而且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听到了很多令人作呕的消息,准确度各不相同,有时看似真实的新闻,最后却变成了假新闻。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不确定性,但可以训练自己不要让最坏的情况出现。

我们在第6章探讨了杰西·沃克讲述美国偏执历史的著作——《偏执的美国:阴谋论》。他反思了无休无止的偏执狂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阴谋论将永远与我们同在,因为我们往往就是阴谋论者。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寻求所谓的模式。我们永远不会停止编造故事。我们总是有能力得出结论,特别是当我们同其他国家、派别、亚文化或社会阶层打交道的时候。阴谋与民间传说中的许多怪物不一样,因为它是切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害怕阴谋并不总是错的。只要人类这个物种存在,偏执症也会继续存在。

然而,我们可以限制偏执造成的伤害。我们可以试着同情那些所谓的外人。我们可以对那些制造恐惧情绪的文化迷思有清醒认识。我们可以对那些破坏固有模式的证据持开放态度。是的,我们应该怀疑那些可能密谋反对我们的人,但我们也应该对容易恐惧、容易犯错的自我保持怀疑,一种深深的怀疑。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对于模棱两可的说法,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它是假的,或者完全不重要,而是要学会接受它,因为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环境变化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一些非常重大的难题,我们需要团结所有人来应对。我们不能任由基于共识的现实趋于破灭,一旦我们分裂成不可调和的部落,就可能引发毁灭性后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MBA轻松读(第一辑) MBA轻松读:经营战略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 MBA轻松读:组织管理 MBA轻松读:管理会计 MBA轻松读:金融学 事业开发 商业计划 商务文案写作 批判性思维.交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