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侦探推理 >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第28页

书籍名:《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作者:弗蘭克·施茨廷
推荐阅读: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txt下载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笔趣阁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顶点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快眼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第2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哺乳動物是古代巨蜥類動物的同時代競爭者,兩者都想奪得優等地位,不過當時的哺乳動物還只是一些獐頭鼠目的角色,個頭在老鼠到哈巴狗之間,成天想著如何悄無聲息地行動。而活躍的蜥蜴類則進化得極快,學習飛翔,爭相長高,采摘顯花植物,并且不時下水換換口味。魚龍長時間以來凌駕在魚類和其他滑溜溜的水中動物之上,然而早在侏羅紀時,家族內斗就已漸漸形成。鰭肢蜥蜴潛入海中,跟魚龍爭奪正在滅絕的最后一批菊石,蛇頸龍和薄片龍四處巡邏,白堊紀變得相當擁擠。
    倘若你在 1 億年前站在國際太空站的甲板上環游地球的話,你會驚訝地發現,那時的大陸分布基本上已和今天的相同。大西洋擴張,北美洲和南美洲向西漂移。美國的北部和歐洲仍藕斷絲連,忒修斯海的形狀改變了,將歐洲島嶼從非洲分離了出來。今天的地中海僅是往日溫暖的忒修斯海的可憐殘片。在白堊紀時期,忒修斯海中的物種數量達到了巔峰。
    陸地上則形成了完全嶄新的食物網,顯花植物的繁榮吸引了昆蟲和鳥類,而它們的蛋又誘使哺乳動物心懷不軌。
    進化女神玩得很起勁兒!
    物種幾乎在一夜之間跨了一大步,所有想象得到的生存空間都被占領了。四條腿的迷惑龍(舊稱雷龍)和腕龍伸長脖子去咬軟嫩的樹葉,最后它們的脖子拉得比身體還長,甚至長過大樹的樹梢,因此吞咽食物就比較費時,吃進去的綠葉要經過很長的路途才能抵達胃部。兩條腿的恐龍則磨利它們的牙齒,不再重視前肢的作用,前肢因而萎縮了。暴龍和霸王龍的前肢變得很小,就算是發現了鮮美的食草動物也無法開心地鼓掌。可是它們的頭有小汽車那么大,強有力的顎部長滿了匕首狀的獠牙。
    擁擠的天堂——白堊紀角力戰場
    群雄逐鹿,天下大亂。
    一些家伙終于受不了這樣的壓力逃到了海里,以各種方式去適應水中的生活。魚龍幾乎完全接納了魚雷狀的構造,而鰭肢恐龍卻堅持自己的本色——除了笨重的尾鰭,一個真正的恐龍應擁有尖尖的尾巴。至于后肢,好吧,后肢也可以稍作改動,但不要鰭,最好變成介于兩者之間的玩意兒。鰭狀肢可以,四條肉肉的、長長的鰭狀肢,像鰭一樣有用,借助它們,恐龍還可以爬到岸上產卵。至于頭部,最好變成流線型,但不要太過火——要保持恐龍的本色!
    它將許愿卡交給了進化女神。
    進化女神覺得要求很合理,于是勤奮地造出了一堆鰭肢恐龍,特別是上龍。這個新型食肉動物不像魚龍那樣能飛速穿越海洋,而是像鳥類那樣揮動著四個鰭肢游動,實際上,它們是在水中飛翔。休息的時候,它們的鰭還可以獨立滑翔,和今天飛機的機翼非常相似。
    進化女神送給它們一副相當堅固的骨骼,肌肉還對骨骼進行了相當專業的加固,這樣它們有力的四肢可以站立起來。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僵硬的背部——這一點我們都知道,但它們學會了以優雅來掩飾僵硬。幾百萬年的時間里,它們的脖子縮短了,下頜愈來愈大,這樣它們逃命的時候就能溜得飛快,并且還具有能和大鯊魚、魚龍抗衡的咬力。
    白堊紀初期,一只 3 米長的魚龍生活在能透進陽光的表層水面,它很機靈,不時瞄一眼海洋深處,因為時常會有漆黑的大家伙從那里浮上來,閃電般沖向高處捕食。匆匆一瞥時,今天的人們可能會把這個侵略者看成一頭鯨,但事實上它是一只滑齒龍。長達 25 米的滑齒龍是史上最大的上龍。連和滑齒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大白鯊的祖先都對它的牙齒望而生畏,并在暗地里偷學滑齒龍的捕食方式,或許是滑齒龍偷學它。但無論如何,兩者都樂于玩偷襲游戲——突然出現,敏捷而奮力地一咬、品嘗,然后又迅速消失、伺機而動,直到獵物力氣盡失,它再返回補上致命的一擊。
    白堊紀晚期,滑齒龍滅絕了,取而代之的是短頸龍,體長 11 米、酷似鱷魚的怪獸,它和同樣大小的克柔龍使海洋變得危機四伏。它們瓜分天下,短頸龍占據了北美的海岸,而克柔龍則在水下肆虐,大開殺戒。它那 3 米長的腦袋可以摧枯拉朽般擊碎一切龜殼,任何菊石的外殼都無法抵御那落錘般的力量。
    白堊紀時的氣溫又升高了,冰雪融水淹沒了澳大利亞的海岸,廣闊的海洋為巨大的魚群提供了更多活動空間。克柔龍不僅搶奪了魚龍的獵物和生命,使得魚龍情況慘淡,就連小型上龍也未能幸免,因此小型上龍只好逃到淺海海域。這也令蜥蜴們開始緊急戒備。雪上加霜的是,它們還得應付自己的奇特同族——蛇頸龍。今天,我們還能在一些模模糊糊的照片上窺見蛇頸龍的風采。如果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目擊者的描述真的可信,那么尼斯湖中應該住著一只快樂的蛇頸龍。有一天早晨它起床后,喊了一聲“大家都在哪兒呢?”結果卻發現所有同類都滅絕了。
    和酷似鱷魚的短頸龍不同,某些蛇頸龍看起來像野雁和海豹的混合體。它們的身體整個看起來像是一只圣誕節的烤鵝,加上一條小小尖尖的蜥蜴尾巴,其實更像鳥的尾巴。蛇頸龍擁有鰭狀肢,當它伸長脖子擺動它們的時候,看上去和大雁的翅膀并沒有什么不同。倘若我們看到一群蛇頸龍在城市上空 200 米的地方遷徙的話,或許會把它們當成候鳥。當然它們體格巨大,長著四只翅膀。它的肩膀上伸著一條柔韌的長脖子,脖子上是一個小小的腦袋,蛇頸龍只吃小魚小蝦,它用整齊的牙齒將小魚蝦從水中過濾出來。
    白堊紀鼎盛期的標志是長喙龍。陸地上的長喙龍是蹣跚而行的笨重家伙,喜歡對人哞哞大叫;到了水下,它能像魚雷一樣潛入大海深處,將大王烏賊背在身上。
    你在上白堊紀所能見到的最奇異的家伙或許就屬薄片龍了。
    這個名字聽起來像個軟腳蝦。19 世紀中期,英國的古生物學家迪恩·科尼比爾認為,薄片龍酷似“一條長龜殼的蛇”。我們如果要祝福薄片龍的話,一般會祝它脖子不會酸痛,因為它的脖子絕對是整個身體中最長的部分。如果它來拜訪你家,首先會探著那顆小小的、長滿牙齒的頭仔細看看我們,接下來是一段 8 米長看似沒有盡頭的脖子。當我們剛以為自己邀請了一條眼鏡蛇來做客時,脖子后面忽然會冒出一個圓滾滾的、長 6 米的身體,一下打破了主客間的尷尬氣氛。人們必須給這位客人吃許多魚,還要慷慨地留出大空間給它,因為那條像蛇一般的脖子很不安分,不小心就會打破什么東西。古生物學家猜測,由于薄片龍的特殊結構,它并不喜歡潛到深水中而是在表層水面活動,頭部伸在水面外,以便必要時可以迅速出擊。薄片龍也是當時的統治者之一。
    薄片龍的三個家族因為能長到 12 米到 14 米長而夙負盛名。似乎這樣的個頭還不夠令人滿意,白堊紀末期出現了一個陰險的家伙——滄龍。它們都是海洋中的霸主,而且都希望當“老大”。
    順便提一句,我很不喜歡這些名字,真的很不喜歡!
    直到今天我還弄不明白,為什么恐龍就不能干脆叫作“志明”或“春嬌”,或者“抓魚者”也不錯。這又是一個命名的困境,就像命名地質年代的困境一樣。人們一般用拉丁語來命名,不過如果你不巧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而且你正好叫加利波蒂,那么這個物種就很有可能被命名為加利波蒂龍。中國人沒有講拉丁文的傳統,因此所有在澄江地區發掘的化石都以中文來命名。海口蟲——我們所有人的祖先,就是在海口附近被發現的。我們還算幸運,幸好那只蟲不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或是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附近挖掘出土的。
    滄龍的拉丁文學名 Mosasaur 也來自其發現地。1770 年,人們第一次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附近發掘出了體長 16 米的怪獸,它擁有鱷魚般的顱骨,于是得了這個名字,意思是“來自默茲河的大蜥蜴”。一開始人們以為出土的是巨型鱷魚的殘骸,然而它的四肢并不很符合這一論斷,而且,這個家伙身體相當長,接近一條傳說中的怪物大海蛇。今天人們知道,滄龍和蛇、蜥蜴有很近的血緣關系,正是它令魚龍心灰意冷,最終決定退出進化的舞臺。水下的滄龍看起來一定極其優雅——如果我們面對不斷逼近的滄龍,還能依然保持著審美心情的話。它是爬行動物帝國的最后一批大型海洋肉食動物,它們之后,這一家族的人丁再也沒有這般興旺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路边野餐 阿诺德·汤因比传 12天理财精进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 美丽心灵:纳什传 乌有王子(卷一):前度的黑暗 乌有王子.2,战士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