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经济增长理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经济增长理论

乡村工业

书籍名:《经济增长理论》    作者:刘易斯
推荐阅读:经济增长理论txt下载 经济增长理论笔趣阁 经济增长理论顶点 经济增长理论快眼 经济增长理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乡村工业,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每个社会都有部分人口作为独立的生产者,专门从事生产制成品。这一比例很少降到5%以下,即使在最贫穷的经济中也是如此,除非该经济体非常依赖国际贸易。这些手艺人最早从事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织布,在任何地方,这都是仅次于食物的必需品。也有些手艺人利用木材、皮革、金属、酒椰、黏土和其他可以得到的材料,来制作人们需要的各种物件。有些工作需要高超的手艺,以满足王公贵族和富人的需要,但大部分只需要一般的手艺,满足普通人的需要。

在工业体系发源地西欧,有时工厂体系就是由乡村工业发展而来的。手工业有时候提供了各种技艺的储备。家庭加工或“来料加工”(Putting-out)制度有时候是介于单个作坊与工厂之间的发展阶段。但也并非总是如此。因为有些时候工厂是以某一机器为基础的,而这种机器促使原有技艺过时。有时候机器的所有者有意识地去那些手艺的使用受到限制且工资较低的地方,寻找劳力。作坊不一定会进化成工厂。新生事物经常会挑战传统制度,并将其摧毁。

很多人热切地希望保护独立的工匠,使之免于被现代工厂摧毁,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更喜欢小规模的自耕农,而不是大规模的农作体系。从经济方面考虑,工农业中小规模经营单位的生存条件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就是说,在工业中像在农业中一样,一些技术条件更有利于大规模企业,除此之外,小规模生产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取决于生产者周围是否存在组织良好的、大规模运营的服务网络。无论我们关心的是农业、工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还是零售业,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些领域为小规模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即使小规模企业在这些领域能够取得成功,也有赖于将营销、信贷、研究、教育恰当地组织起来,所有这些通常都需要规模足够大才能实现。

首先,乡村工业最有可能生存下来,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兼职的工作。农民和他们的妻子每年中只有部分时间,整天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他们将其余时间用于在自己家中的生产活动,大部分也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如果按可以从事的其他选择来衡量,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之低,这使他们可以经受住非常强大的竞争。在实践中,乡村工业的更多产出是由全职的专业人员生产的,而不是由农民利用闲暇时间生产的。然而,乡村改良运动中的一些社工,正在说服农妇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与工厂生产相比,所有手工艺品的生产都有一个优势,即节约了资本和监管人员这两类稀缺的资源。欠发达国家的资本非常稀缺,因此,那些相对于土地和其他资源,劳动资源大量过剩的国家,发展使用劳动而不是使用资本的生产方式,是非常明智的。工厂生产也需要大量的监管技能,如领班、技师、会计等,这些技能的供给也是短缺的。工厂生产的这些劣势有可能被机器生产的优势所冲销。从产品的质量或需要的劳动数量来考虑,机器可能具有优势。如果产品需要标准化,按照精确的尺寸、形状或式样来生产,机器的质量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机器通常比人类的手眼更精确,在这类工作中,机器很快就取代了有手艺的工人。另一方面,如果不涉及精确性的问题,主要的竞争在于劳动成本。从这种相对意义上来讲,一些机器的生产率远高于其他的机器。因此,工厂里用于织布的织布机,与家庭使用的织布机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工厂用于纺纱的机器比家庭手纺车效率要高很多。相应地,家庭纺纱消失很久以后,家庭织布仍是经济的。

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小作坊的小规模生产,在没有大规模的标准化需求的产业中生存能力最强。如果存在大规模的需求,投资于高度专业化的机器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就是有利可图的,小规模的生产单位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除此之外,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如果标准化是购买的条件之一,手工业工人相对于机器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是因为他不能精确地控制自己的产出,或者是因为让其他手工业工人生产完全相同的商品,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他们的产品就很难被收集在一起,大量地卖出。缺乏标准化是销售手工业产品的一个缺陷,就像那些试图在英国或美国市场上销售这些商品的人所发现的那样。当商品买卖的数量很小时,实际上没有两件商品完全一样,这成了一个优势,这时手工业生存的机会最大。结果就是,适于个人生产的领域是非常狭窄的。用织物、木材和珍贵的金属制作艺术品,仍有生存空间,但是对于纺织品、鞋类和金属制品的大规模需求,必然会转移到工厂中去生产。

接下来,小型工业的繁荣依赖于技术的改善,其中使用的工具经常数个世纪都没有变化,根据现代的经验对使用的工具进行重要的改进,但不改变工匠需要的基本技能,这是有可能的。就像小规模农业一样,政府研究机构试验各种改良的技术,咨询机构在生产者中间传播新的知识,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如果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尝试改进工匠们的工具和技术,负责在他们中间传播新的知识,那么小型工业的效率和生存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技术的改善不仅限于设备,可以引导工匠使用更好的材料用于染色等,也可以向他们介绍各自材料测试方法,或者提高精确性或实现标准化的方法。当然,技术方面最重要的革命是将小型电动机用于工匠们的工具,以便使用电力,单单这一技术就可以使人均产出提高数倍。但是,在大部分欠发达国家,仅仅是将电力引入到大部分村庄,都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讨论组织营销和金融活动。工匠们可能负担不起储备原材料,或者有大量最终产品的存货。如果他仅仅是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生产,就可能不太会遇到非正常失业的影响。如果在工匠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存在中间人,那么生产的组织是最有经济效率的。中间人可以持有存货,在商店中展示大量的商品,以扩大市场规模;如果市场需要标准化的商品,中间人可以组织几个工匠生产相同的商品;如果商品本身需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组装,中间人也可以组织不同的工匠共同来完成。这一工作通常是由私营的中间人来完成的,但是,一般认为,中间人会利用自己对工匠们的优势,使之陷入负债。因此,当代的政府创建类似的机构以实现相同的功能,有时候功能还包括研究新技术和提供咨询服务。这方面大概是印度尼西亚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连续几届政府通过专门为这一目的而创建的机构,在改善和组织手工艺品贸易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印度尼西亚在重新组织传统贸易方面表现优异,但是日本在组织以乡村工业为基础的新型贸易方面表现得很好,而且,实际上政府基本没有介入。在日本,来料加工体系似乎有着坚实的基础,私营商人为工匠们提供原材料,工匠们在家中或小作坊中进行生产。这一体系扩展到非常复杂的贸易中,并由此而非常有名。商品由几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进行细致的分工,由各个工匠加工或在小作坊中生产,然后由大型的企业来组装。这样,很多今天日本工匠生产的商品,他们的先辈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小规模生产的生存,靠的是持续的这类创新精神,为这一体系带来新的商品,因为如果小型企业仅依靠过时的传统商品,而这些商品迟早都会被工厂生产所吸收,那么,小型企业肯定要萎缩。

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一些使乡村工业更有效率的措施,而不是保护其对抗工厂生产竞争的措施。大部分人会同意,只要可以使乡村工业与工厂工业进行经济方面的竞争,那么,它就应该存活下去,这需要在技术研发、改进原材料、提供资本和高超的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保护乡村工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有些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值得做一番细致的考察。

这一问题只有在那些农业和乡村工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国家才有意义,这些国家由于缺乏资本和土地资源,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在工厂生产使用稀缺的资本和监管技能的情况下,在乡村工业中使用劳动的实际成本为零,这是可以论证的。如果村子里的工人愿意为任何的货币收入而劳动,无论这一收入是多么少,那么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就会产生正确的结果。然而,实践中他们会坚持生存工资,索要的价格也会超过真实的社会成本。因此,不管货币成本的差异是多少,实际成本的差异都有利于乡村工业。很明显,这样的论证不适用于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如果这一论证是正确的,它也仅适用于亚洲人口拥挤的部分地区,而不适用于非洲和拉丁美洲。

让我们现在考察以上论点在有剩余劳动的国家是否有效,其要点可以由一个数例来说明。假定有100名乡村工人,并假定大型企业可以生产相同的产出,需要10个人一直从事机器的制造、维修和更新工作,30个人在工厂中使用这一机器,这还会涉及资本的利息成本,但在这一部分的论证中暂不考虑。这样,如果需求是相同的,建立工厂意味着原来需要100个人来做的工作,现在只需要40个人,其他60个人会陷入贫困。这一结论的有效性,取决于需求相同这一假设。如果相反,需求增加60%,那么每个人都会有工作,即40个人在工厂,60个人在乡村;如果需求增加150%,每个人都可以在工厂工作。因此,乡村工业的论点是一个有关技术进步的一般论点的一部分。如果生产率比需求增加得更快,就会产生失业,但是,如果需求增加得比生产率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增加就业。

上述论点的含义很简单,促进制造业(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工厂)生产率的措施,必须与提高制成品需求的措施同时实施。这一需求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来自于工业生产者自身,他们只占这类国家人口的很小比例。需求更多来自于其他阶层,农民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投入资本发展制造业,而这个国家的农业仍然停滞,结果对于制造业部分必然是一个灾难,因为工厂工人和农村工人不得不为有限的需求展开竞争。但是,如果能够实现平衡发展,农民生产力迅速增长,对制成品的需求相应增加,那么,可以进行工业投资的范围就会很大。而且,在人口过剩的国家,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制成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大部分发展问题的秘密在于保持部门之间适当的平衡,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见第5章的“起飞点”;第6章的“国际贸易”;第7章的“生产规划”)。

上述几点讲清以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在有剩余劳动的国家,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最好是用来发展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灌溉和其他农业设施,以及规模生产优势最为明显的一些制造业,特别是金属、化工、机械、建筑材料等,而不要将资本投向那些乡村工人可以胜任的产业,尤其是纺织业。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如果发展已经起步,对乡村工业生产的商品的需求会很快赶上供给,这为工厂的扩张提供了发展空间,且不会导致显著的失业。在那些乡村工业最有可能存在下去的领域,是否应该通过许可的方式,严格限制建立工厂,这个问题还有争论。这取决于价格机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以及在特定的国家,可以有多大的信心对发放许可进行恰当的管理。在有些经济案例中,对某些乡村工业给予暂时的保护,是防止资本被浪费的有效措施,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对其进行行政方面的支持都是值得的。

[1] 1英亩= 4046.856平方米。

[2] Java,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编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衰老的真相:你不可不知的37个迷思 微行动:成长就是从做好每件小事开始 未来生活简史:科技如何塑造未来 销售的常识:回归销售的本质,重构你的销售思维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写作是门手艺 全球创新投资:经济大变局中的财富新机遇 农业和食品论争 核能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