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

回望历史2

书籍名:《社论串起来的历史》    作者:袁晞
推荐阅读:社论串起来的历史txt下载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笔趣阁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顶点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快眼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回望历史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58年《人民日报》各行各业的“高产”数字很多,一个赛一个“高产”,一个比一个离奇。上面例举的仅仅是水稻和小麦“最高产”的几个。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数字多么荒堂,用不着多加评说。

而毛泽东当时对些数字是肯定的。《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1958年8月9日视察山东历城农村的消息(8月13日见报)中有:“这里的水稻生长得很好。毛主席一边看,一边向社主任李书成询问水稻的品种、深耕、密植等情况,李书成一一作了回答。当毛主席问到计划产量时,李书成说:‘五十亩高额丰产田,原来计划亩产两万斤,现在我们要争取产四万斤,过去一亩只产二、三百斤。’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好,你这个人,不干就不干,一干就干大的。’”

毛泽东还提出“粮食多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并自问自答说:“要搞地球管理委员会,搞地球统一计划,哪里缺粮,我们就送给他。”(5)

10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新华社消息《毛主席巡视大江南北,回京后对记者发表重要谈话》,其中写道:“毛主席对本社记者说:此次旅行,看到了人民群众很大的干劲,在这个基础上各项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首先应当完成钢铁战线上的任务。在钢铁战线上,广大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



范荣康是人民日报社跑工交口的记者,写的社论是工业方面的事,《祝河南大捷》等几篇社论写的是大炼钢铁的“高产卫星”。那会儿农业“高产卫星”一个接一个放,工业也不能落后,也就是毛泽东说的“用农业‘压迫’工业”的成果,是“在钢铁战线上,广大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

农业“高产卫星”多是在农村,大炼钢铁则是影响了全国城乡,所以很多人一提“大跃进”就想到“大炼钢铁”。

大炼钢铁的发起人应该是毛泽东,早在1956年8月30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说:

六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过去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钢一年只有几十万吨,还拿在日本人手里。国民党蒋介石专政二十二年,一年只搞到几万吨。我们现在也还不多,但是搞起一点来了,今年是四百多万吨,明年突破五百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要超过一千万吨,第三个五年计划就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我们要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虽然世界上差不多有一百个国家,但是超过两千万吨钢的国家只有几个。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你六亿人口干什么呢?在睡觉呀?是睡觉应该,还是做工作应该?如果说做工作应该,人家一亿七千万人口有一万万吨钢,你六亿人口不能搞它两万万吨、三万万吨钢呀?你赶不上,那你就没有理由,那你就不那么光荣,也就不那么十分伟大。美国建国只有一百八十年,它的钢在六十年前也只有四百万吨,我们比它落后六十年。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6)

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对各国共产党、工人党领导人和代表们说:

同志们,我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吧。我国今年有了五百二十吨钢,再过五年,再过五年,可以有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吨钢;再过五年,可以有二千万到二千五百万吨钢;再过五年,可以有三千五百万到四千万吨钢。当然,也许我在这里说大话,将来国际会议再开会的时候,你们可以批评我是主观主义。但是我是有相当根据的。我们有很多苏联专家帮助我们。中国人是想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因为我和波立特、高兰(7)同志谈过两次话,我问过他们国家的情况,他们说现在英国年产两千万吨钢,再这十五年,可能爬到年产三千万吨钢。中国呢?再过十五年可能是四千万吨,岂不超过了英国吗?那么,在十五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8)

从这些讲话中?见在毛泽东心目中钢有多么重要,他把钢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与否的标志,甚至是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的标志。

大跃进时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胡绩伟回忆报社的情况与范荣康所说差不多,胡绩伟回忆说:“那时《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经常跟随毛泽东去外地开会。在北京时,他也主要是参加中央会议和进行一些同中央各部商议的大事。他的任务是‘得风气之先’,为宣传出大主意和主持重要评论、理论文章的写作和定稿。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对报纸的工作实行的是‘遥控指挥’,比如他听到毛主席的讲话有了什么新精神,马上就在电话上布置任务。我紧跟着闻风而动,立即组织记者、编辑赶快采写。当时的工商部负责人聂眉初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不管是南宁会议、成都会议、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参加会议的吴冷西同志一个长途电话打来,传来新精神,往往第二天短评就见报。《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积极的平衡》等短评,就是这样出世的。’”(9)

范荣康撰写的几篇社论中的钢铁卫星相当“惊人”。

——在9月15日这一天里,河南全省的土高炉日产生铁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三点九二吨。其中禹县、鲁山、宝丰、临汝、信阳、登封、商城、博爱等八个县的日产量都在千吨以上。禹县又以日产四千三百九十六吨生铁的最高纪录,走在最前面。

——今天,我们的心向着祖国南疆的广西的同志们。那里,有两颗“大卫星”腾空而起:一是10月15日环江县产了六万三千多吨生铁;一是10月14日忻城县采了六十七万多吨煤炭(见17日本报)。

——今天却又从广西传来了新的捷报:鹿寨县在柳江、融安、石龙等县和大苗山苗族自治县的支援下,放出了日产生铁二十万多吨的“特大卫星”。这是广西人民的又一胜利,是党的群众运动的又一胜利。

1958年4月,毛泽东曾批示:“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说‘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美’是留了五年到七年余地的。‘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仍不变。”(10)

历史事实是,毛泽东讲话十五年后的1972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钢产量和整个国民经济大大落后于英国,更别说人均钢产量和人均收入了。赶上美国则更加遥远,据统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4400万个家庭共拥有5600万辆汽车、5000万台电视机和1.43亿个收音机,有3100万个家庭有自己的住房,中国想赶上根本不是几十年的事情。还有,那时中国与苏联也早已不是一个阵营了。

《赫鲁晓夫回忆录》有一段关于中国大炼钢铁的有趣有记载:“我听人说,就连孙中山的夫人也在自家门口建了一座高炉。不知她是否从这种炉子里炼出了铁。告诉我这件事的人,曾经拜访过她,而她曾向这些人炫耀自己的炉子。”(11)

据报道,7月份共有三万多个高炉,8月份就增加到十七万多个,到了10月份公布的数字又增加到六十万个。

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薛暮桥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1959年他做过统计,大跃进“一股风建成了200万个土高炉”。据统计,1958年7月全国用于钢铁行业的劳动力已有几十万人,8月底增至几百万人,9月底增至5000万人,10月底增至6000万,年底达到9000万人,加上直接间接支援的人,全国投入大炼钢铁的劳动力超过一亿。(12)范荣康在《祝广西大捷》写的广西“全区有三百多万人开赴钢铁前线,有些县城变成‘空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到矿山和炉边战斗去了。”就是一例。

范荣康回忆说他和同事们参观了徐水。“徐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大跃进史的重要篇章,是中国历史不该忽略的一页。

河北省的徐水县历史上是个多水旱灾害的穷地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人口31万、土地79万亩,1957年粮食平均亩产200斤,1958年在中共县委书记张国忠的领导下一时间成了大跃进的典型,全县打破地界,组成了军事组织似的93个团,下属299个营、1099个连、3365个排,上下工要列队,按口令行动。所有老人都进了幸福院,小孩都进了托儿所和幼儿园。全县225639名社员在1693个公共食堂吃饭。公共食堂是县委所认定的“共产主义的萌芽”。

得知毛泽东要来视察,县委做了充分准备,大部分人和车辆都集中在毛泽东经过的地方,路边的庄稼不准有一根杂草,还要求有人就必须有红旗。

毛泽东1958年8月4日来到徐水。

《人民日报》登载的毛泽东视察的消息很有时代特色。下面是消息的头两段:

新华社天津10日电 毛主席在8月上旬视察了河北省徐水、安国和定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解学恭、河北省副省长张明河等随同毛主席进行视察。

毛主席在徐水县南梨园乡大寺各庄农业社视察了农业社的粮食加工厂和供销部、医院、猪场、缝纫工厂,接着又在社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个农业社的幼儿园和供养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的“幸福院”。在“幸福院”里,毛主席同老人们亲切地握手致意。毛主席还视察了这个农业社的食堂,并且到田间视察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回到县里,毛主席又看了县办的细菌肥料厂和铁工厂。毛主席对徐水县人民的干劲表示满意。中共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向毛主席汇报说,徐水县?季要收十一亿斤粮食。毛主席听了很高兴,问张国忠说:“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粮食多了怎么办?”张国忠表示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只是光在考虑怎么多打粮食哩!”毛主席指示说,还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的问题。毛主席又指示徐水县委要早抓明年的粮食规划,要多种小麦、多种油料作物,种菜也要多品种,这样来满足人民的需要。

作家康濯作为《人民日报》的特约记者写了特写《毛主席到了徐水》1958年8月11日登在《人民日报》上。特写长达五千多字,更是史家不能略去的大跃进史料,很值得一读。下面摘几个片断:

8月4日,毛主席来到了河北徐水。

这是徐水人民幸福的一天。

下午四点半钟,毛主席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解学恭、河北省副省长张明河、保定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和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陪同,首先到了南梨园乡的大寺各庄农业社。毛主席精力充沛,满脸红光,宽阔的前额在雨后刚晴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毛主席穿着灰裤子,白衬衫。一到大寺各庄,就大步跨进社里的俱乐部。俱乐部里满墙光彩夺目的各种奖旗,立即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他沿着北墙,看了几面奖旗,并且问了问每一次得奖的经过。然后,在长桌旁边坐下来。村妇联主任和共青团支书给主席倒茶,主席连忙欠起身子,笑着说道:“谢谢!谢谢!”主席在进门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这个乡的党委书记詹登科,社里的支书阎玉如和社主任李江生;现在,又让写了写他们的名字,并把每个名字都念了一遍。接着就抬起头来问他们:

“今年的麦子收得好吗?”

“很好!比哪一年都强。”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问:“每亩平均多少斤?”

支书阎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着“啊”了一声,赞叹地说道:“不少呀!”随后又问大秋作物的预计产量;问了社里的,又问全县的。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主席说,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十二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两千斤。张国忠又说,主要是山药高产,全县共种了春夏山药三十五万亩。毛主席听过以后,不觉睁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说道:

“要收那么多粮食呀!”这时候,毛主席显然是想起了张国忠在路上介绍的本县情况,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坚强的巴掌,算账一般地说:“你们夏收才拿到九千多万斤粮食呢!秋季要收十一亿呀!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时都被毛主席问住了。后来,张国忠答道:“我们粮食多了换机器。”

毛主席说:“又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一个县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家不要你的粮食呀!”

李江生说:“我们拿山药造酒精。”

毛主席说:“那就得每一个县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酒精啊!”

毛主席呵呵笑着,左右环顾地看看大家。大家不觉都跟着笑了起来。张国忠也笑道:

“我们只是光在考虑怎么多打粮食!”

毛主席说:“也要考虑怎么吃粮食哩!”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互相小声说着:“毛主席看问题看得多远,看得多周到啊!”

“其实粮食多了还是好!”毛主席又笑道,“多了,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

毛主席亲切而很有风趣地笑着,一边就站了起来,要到村子里去看看。

这时候,阳光灿烂,四外一片安静。毛主席来了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村,人们是多么想着跑来看看毛主席啊!可是,不少的人活儿正紧,都丢不开手。于是,毛主席差不多走遍了全村,去看大家。

……

一队身系白围裙,头戴白布罩的社员,站得整整齐齐地在街里欢迎毛主席。这是社里三个食堂的炊事员。他们大多是妇女。他们又鼓掌,又欢呼。毛主席跟他们打过招呼,在社干部的带领下,先去看了幼儿园。几十个小孩都很干净,背心和短裤也大多是新的。他们鼓掌欢迎毛主席,喊着共产党毛主席万岁;站在最前面的女孩崔小玉又领着大家唱歌,唱了一个“歌唱总路线”,又唱了一个“一条小手绢”毛主席摸摸这个女孩,又摸摸那个男孩,一直笑呵呵地听他们唱完歌子,还跟保育员阎凤贞去看了看小孩们的宿舍。这里是“全托”,小孩黑夜白天都不回家;小孩的花销也不用家长负担,而由社里统一供给。在小孩们住的隔壁那个院里,住着也是由社里统一给养的已经失掉了劳力的老人们,那是社里的“幸福院”;毛主席也去那里看了看。那里炕头上坐着的几个老大娘,都对着毛主席高兴地喊着口号;地下站着的八十多岁的老汉田老举,一劲儿抖着白胡子对毛主席说:

“咱们这真是享福了啦!有了毛主席,咱们可享了福啦!享了幸福啦!”

毛主席笑着同老人们握手告别。然后,去两个食堂的厨房看了看,亲自拿起社员们吃的大麦面馒头摸了摸,问道:

“这里边有没有山药面?”

“没有。”支书阎玉如回答。

毛主席又左右环顾地笑着和大家点头,他老人家显然是对社员们的生活感到满意。他还特意去看了看墙上贴的食堂规则和饭菜价目表,并且还一句一句地念了一遍呢!

……

保定地委书记李悦农告诉主席,说这里的妇女都脱离了炕台、锅台、磨台、碾台这四台。主席就说:

“是呀!人人都吃食堂,社社都办幼儿园……”又看了看张国忠说:“这个县是十一万多劳力,抽出了四万多搞水利、打机井、办工业,只有七万多人搞农业嘛!”随后又同省委解书记和张副省长说:“他们这又解放妇女劳力,又搞军事化,全县农业社搞了九十多个团,两百多个营。他们就是这个办法哩!”

毛主席微微地笑着,看来是对这里战斗化的干劲很感兴趣。你看,毛主席对张国忠介绍的情况记得多清楚啊!

走到了一块半人多高的棉花地边。毛主席仔细看了看棉花生长情况,很高兴地赞美着这块经济作物,一边就分开密密挤挤的棉枝向地里走去。只走了几步,就停下来说:

“我钻不进去了啦!”又问道:“这一亩可以收多少棉花呀?”

“一千斤皮棉。”社主任李江生说。

“那就是三千斤籽棉罗!”

毛主席说。一边高兴地从棉花地里走出来,又往前看庄稼,看到一块长的很好的黍子,就停了下来。李江生告诉主席,说这块黍子地是一年四作三熟;主席就详细问了问是怎么样的四作三熟,问清以后就连连点头称赞。这时候,主席已经连续一个多钟头没有休息,肩膀上的衬衫都已经汗透了,可是还一定要接着看;并且一直满脸是笑,不断跟地里的农业社员握手和打招呼,看见什么都要亲昵地问一问。西斜的太阳照着主席魁伟的身子,人人都看到我们的主席是那样健康,那样精神饱满,浑身上下都放射着光芒。

毛主席又看了玉米和谷子,看了粪堆形的山药和每条道栽四行秧子、八行秧子以及十二行秧子的几种山药。在每一块不同的地里,都要问每亩栽多少棵秧子,施多少底肥,追肥怎么上,亩产多少斤。主席听到那些山药都是亩产二十五万斤,有的竟计划亩产一百万斤,不禁又笑问道:

“你们这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呀?”又对乡、社干部说:“粮食多了,以后就少种一些,一天做半天活儿,另外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办大学中学,你们看好么?”

大家都说好,都听得很高兴。有人告诉主席,说这个社已经办起了共产主义的红专大学;主席又惊喜地“啊”了一声,笑着直点头。跟着就走上大道,同大寺各庄农业社告别。

毛主席和乡、社干部一再握手,并说:“耽误了你们不少的工夫!”毛主席十分亲切而慈祥地直看着每一个社干部的眼睛,说道:“祝你们丰收!秋后我要有时间的话,再来看你们。”

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更快更早地向共产主义迈进!”这些口号,发自和毛主席心连着心的人们的心坎上、心尖上。这里平原一望无际,墨绿的庄稼给阵阵的东风吹得一浪一浪地滚滚向西。大寺各庄农业社员们的口号声和欢呼声,也带着整个村子里永不平静的激动的心,一浪一浪地紧跟着毛主席告别的手臂,回旋不已。

……

整个徐水城关的人,好像都涌到了铁工厂门外,拥到了从铁工厂到县委会的路上。人们兴奋得跳起来,兴奋得心神无主地南北跑动。人们欢呼领袖,向领袖伸过手来。我们伟大的领袖走出铁工厂以后,不时地站住,不停地呵呵笑着,他那集中了上下古今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眼睛看着大家,他那大山般魁伟的身躯和海洋般宽阔的额头,发出万道光彩,照射到每一个徐水人的火焰熊熊的心上。

……

七点半钟,毛主席走了。毛主席脸上焕发的容光,把西边地平线上金黄鲜艳的彩云照得花团锦簇。徐水城关附近的人们,奔走相告,对根本不认识的人,也要叫他赶快去看看毛主席。自然有些人没能见着领袖的面,但是,没见着的虽然惋惜不止,却也和见了领袖的人一样地兴奋如狂。大家都说,毛主席没有离开徐水;你看,咱们每个人不是都干劲更足了么?毛主席还一直在咱们面前鼓舞咱们的干劲呢!

黑夜,县委召开了全县的电话会议。乡乡社社都在电话会议上向党和毛主席宣誓,保证今年粮食亩产超过两千斤,保证工业的百花也要在全县处处争奇斗艳,保证整风和思想也一定要丰收,保证各个战线上都有无数卫星发射上天,要把天上的星星都遮没。

……

8月4日,有多少徐水人在黑夜没有睡觉!有多少人流着又酸又甜的眼泪,想起了他们黑暗的过去和美好的今天!有多少母亲非要去幼儿园看看自己多日不见的孩子,才肯回去,而人们回去以后,可又偷偷上了地,……这是一个不黑的白夜,这一夜,毛主席的智慧、思想和声音笑貌走遍了整个的徐水,把徐水的全面大跃进推上了更高的上游。

此后,康濯又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组通讯,题为《徐水人民公社颂》,介绍毛泽东视察后徐水的飞速变化。这组通讯从8月23日到9月1日分6次在报上连载。以下是几个段落:

自从毛主席到徐水视察以后,才不过半月天气;我想要歌颂这里的人民公社,却感到困难很多。这个县是在去冬今春的苦战中实现了水利化,特别是在今年6月麦季丰收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人民公社的。8月初,毛主席视察以后,全县二百多个农业社很快就全部建成了公社。8月半,不少小公社纷纷合并;全县二十个乡,有的并成了一乡一社,有的是一乡两社、三社。现在,全县却并成了七个大的人民公社——也就是七个乡;每个公社九千户左右,四五万人口。问题是这种一日千里的变化,还决不只是单纯的数字增减,而是意义无穷。但我却写不出这无穷的意义于万一……

……

汽水和果汁在这儿的人民公社里并不是特殊商品。爱抽好烟的,有的供销部备有“牡丹”;爱喝酒的,徐水也有特产,徐水的酒远在晋朝时候就曾使得那位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天天醉倒,当时的刘伶就住在现在的张华村里他的朋友张华家中。或者,不喝酒,要买奶粉,也有本县的出产;过去是零卖零包,现在已经跃进到硬纸筒装并且装璜漂亮。有的售货员会告诉你说:“咱们是上有绸缎,下有葱蒜的万宝全。”一天中午,我在大寺各庄供销部里同售货员郑老祥聊天,突然间有人跑来买面酱,我以为是食堂菜不够,连忙问郑老祥,他说:

“食堂晌午吃烙饼!人们有了菜汤还不够味儿,还要沾酱包葱!”

吃烙饼买酱,吃面条买醋,吃炸油条买糖;外加用的、穿的直到文具书籍,供销部应有尽有。徐水所有的集市早已取消,买东西都不用出村子。供销部是人民公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由过去的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小商贩联合组成和发展起来的。此外,过去农村的信用社也发展成为了人民公社的信用部,人们存款贷款也有了这个“小银行”而不必出村。

……

的确是谁也推不倒食堂。徐水全县三十一万八千多人,已经有三十一万二千多人吃食堂。全县一千五百五十四个食堂,六千八百八十二人做饭,按户计算,仅仅做饭的就节省五万五千人,这便是一股巩固食堂的巨大力量。

现在每个食堂都经营了菜园和喂了肥猪,有的已在安排八月中秋的饭食。一切制度都走上了正轨,并且取消了粮食的定量供应。一个百多人的食堂,头一天敞口吃饭,要超过四五十斤粮食;第二天超过一二十斤,第三天就不再超过,老小平均核算,还得节约粮食。双营村一百四十八人在十六天中就节约一百二十斤。建立人民公社以来,按人口定量计算,全县食堂就节约了二十万零五千斤粮食。每个人节约的粮食,都作为各人的储备,自己可以自由动用。由于毛主席视察的时候参观了食堂,现在全县六千多白衣白帽的人都正在努力把食堂办的更好。许多食堂都正在安装小灶和添置炒瓢。

……

从俱乐部往西,有个游息着几千尾鱼的养鱼池,池边是备有八种报纸的阅报室;再往西的一个大院里,是发电站和粮食加工厂。回头还看东面,看俱乐部对角的红专大学。这里有六十四个学生,每天下午上三节课,自习两节。课程有语文、算术、农业技术和体育,暂时还没分系。大学运动场有各种球场,有沙坑和单双杠。图书馆有一千多册书刊。村里的展览室也设在这个院里。这座大学真有点儿使人留恋难返。正跟在全县二百九十三个歌咏队和一百一十个舞蹈队中谢坊都占据上游一样,在全县准备要合并的一百零一所大学和六千二百多大学生中,这里的大学和学生也都是处于最好的行列之中的。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少林ceo释永信 上海犹太城 鸿天神尊 快穿女配:叮!你已被boss锁定 吾家娇女 妻子的谎言 从网络神豪开始 爹地宠妻太给力 穿越:暴王的王妃 穿越之冷宫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