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12

书籍名:《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作者:熊逸
推荐阅读: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txt下载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笔趣阁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顶点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快眼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1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庄子》很冷静地在战国乱世看出了这个问题,看到国家越来越强大,老百姓却越来越悲惨;看到治术越来越多,天下却越来越乱;所以才提出逍遥、齐物、无知、不得已等等主张,给人们打开了一派崭新而怀旧的视野。但是,我们最后要问一个问题:他的看法一定就对吗?

这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检验《庄子》,而是就《庄子》的内在逻辑来问的。《庄子·杂篇·则阳》讲“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先前认为是对的,后来又认为不对。人们只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却无法窥测其本源;只看到万物的消亡,却无法窥测其归宿。人们只重视自己的智识所能认识的,却不知道依恃其智识所不知道的。(8)

在《庄子·杂篇·寓言》里,同样的话被庄子用在了孔子身上:“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人的见识总会增长,认识也总会随之更改,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庄子》抓住了其中的问题:我们现在所主张、所坚持的东西,若干年后会不会也被自己推翻呢?如果这样的话,百家争鸣,孰是孰非,还有什么分辨的价值呢?——这个观点也就意味着,在达到终极真理之前,所有的是非对错都只是一时一地的真理,所以并不值得坚持。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庄子自己是否也适用于这个标准呢?

我想是适用的。假使庄子活到今天,想来会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不小的修订吧?如果今天的我们仍然奉庄子为圭臬,他一定会笑话我们不懂得“与时俱化”的道理,正应了他那个“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的笑话。

————————————————————

(1) 蘧伯玉的这段话,原文极难解,故译文仅约略释其大意。原文如下: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庄子·内篇·人间世》)

(2) 《庄子》常被视为文学的典范,施蛰存有此一荐是很符合传统的,譬如明代学者王世贞就说过“今天下求工文章者,无不谙习《庄子》”。(《绍弁庄子标解序》)

(3) 《庄子·外篇·至乐》有一则颜回去齐国的故事,孔子照样很担忧,认为颜回向齐侯讲尧舜之道就好比用款待贵客的方式饲养海鸟一样。鸟当然被养死了,颜回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4) “命之所无奈何”,今本为“知之所无奈何”,“知”为“命”之讹。王孝鱼校:《弘明集·正诬论》引“知”作“命”。参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p.466。

(5) 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毁掉淳朴的幸福生活,这并不是庄子的一己之见,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普世性的思想风潮。1750年,卢梭赢得了第戎学院的征文奖金。征文是要人回答,科学和艺术到底促进了人类的道德没有,卢梭的回答是否定的,甚至提出科学与艺术是道德的最凶险的敌人,只有像野蛮人那般赤身裸体的人才不会有枷锁上身。

(6) 《淮南子·精神》颇得《庄子》之旨:“所谓真人者……处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识其外”;“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这就是说,只要懂得“一”就无所不懂,如果不懂“一”就什么也不可能懂。

(7) 以人事类比自然,这是我在《中国思想地图·老子》里详细讲过的。

(8) 《淮南子·原道》把蘧伯玉的故事解释为争先者易败,后来者居上,也是一种有趣的思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拖延心理学 Life of Pi 妖刀纪 顾总的隐婚小罪妻 我一生经历三千主角 官神 游医 路人丁的修仙生活 我要做秦二世 美女的贴身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