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与经济效果问题研讨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与经济效果问题研讨,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针对“大跃进”中提出的所谓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 不计工本, 不讲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带来的惊人浪费和损失, 我国经济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 这也被看作如何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改进我们的经济管理的有益探索。在讨论中,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第一,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有的文章提出,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要求人们在进行一切经济活动和从事生产的时候, 实行严格的核算, 把劳动消耗和有用效果进行比较, 以便达到在全社会范围内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去取得最多的使用价值, 使社会在现有的劳动资源下生产出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目的。企业经济核算是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 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具体要求。[34]

第二, 企业经济核算应包括资金核算。有的文章提出, 企业实行经济核算, 不只限于成本核算, 还包括资金核算。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应该包括成本核算和资金核算两个方面。因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不仅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活劳动, 而且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资金”。“从社会的角度看, 降低某种产品所必须占用的资金,就意味着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效果, 用同量的资金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劳动的经济效果。”[35]

第三,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应包括生产中核算和建设中核算。有的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 包括生产中的经济核算(主要是劳动成果和生产成本的核算)和建设中的经济核算(主要是投资效果的核算)。前者保证现有生产能力的合理利用, 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后者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新的生产能力。”[36]

第四,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中有综合的或中心的指标。但是, 这个指标是什么? 经济学家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早在1957年, 孙冶方在《从“总产值”谈起》一文中, 就提出, 所谓中心指标应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中心环节, 抓住了它便能带动其他指标。利润是企业经营好坏最集中的表现, 它的最大好处, 就在于它反映了生产的实际情况, 能推动企业管理。完成这个指标非但不妨碍其他指标的完成, 而且必然会带动其他指标的完成。[37] 1962年沈经农持相似观点, 认为, 企业经济核算中心的、统率的指标只能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更多, 否则就无所谓中心了。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指标, 就是利润指标。[38] 与此同时, 也有人主张以成本和利润作为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两者并重。产品成本是产品劳动消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成本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 直接反映生产产品劳动消耗的高低, 它是企业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利润指标, 它既反映了成本高低的因素, 又反映了成本所不能反映的其他指标对经济效果的影响。两者都是综合性指标, 应该并重。[39]

第五, 主张以资金利润率作为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1963年9月18日, 孙冶方写了一个内部研究报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 明确提出应以资金利润率作为企业经济效果的最综合指标。说:“在上述定生产方向、定协作关系、严格执行供产销合同、遵守计划价格等条件下, 利润的多少是反映企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好坏的最综合的指标。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是每个企业必须达到的水平, 超过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的就是先进企业,达不到这水平的就是落后企业。”[40]

第六, 没有价值概念, 就不会重视经济效果。这是孙冶方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而在60年代初一再重申的观点。他指出,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不计工本, 滥用浪费, 效率低下, 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作人员脑海中没有价值概念。而没有价值概念, 就没有经济比较,就不会节约时间, 从而就不会重视经济效果。而没有价值概念, 又是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受自然经济论的深刻影响, 排斥价值和价值规律, 把它们看成社会主义经济中异己的东西。所以, 不批判自然经济论, 不打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框框的束缚, 不树立价值概念, 就不可能真心讲求经济活动的效果。

第七, 提出讲求最大的经济效果是贯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红线。20世纪50年代末 60年代初, 我国经济学领域普遍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 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流行以阶级斗争为主线, 以政治口号代替经济规律, 盲目冒进, 不算经济账, 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与此同时, 有的经济学家如孙冶方则逆潮流而上,提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最高准则的著名论点, 并且在他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中, 确定以最少的社会劳动消耗, 有计划地生产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作为贯穿全书的红线。[41] 这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发展史上, 是开创性的, 给人以清新之感。其实, 所谓价值, 就是比较劳动耗费和有用效果, 就是要求节约劳动时间, 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准绳, 鞭策落后, 鼓励先进。所以, 强调价值概念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的作用, 必然得出讲求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红线的逻辑结论。

第八, 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定价是正确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前提。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及其运动实现的。价格是对劳动及其成果的社会评价。过去由于普遍不尊重价值规律, 不重视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理论研究没有很好开展。而且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是排斥竞争、排斥利润率平均化, 从而排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与此不同, 如果我们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重视经济效果包括资金运用效果, 那么在价格形成中就要考虑资金占用量因素对剩余产品分配的作用, 就要考虑让各部门、行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获得大体相同的利润水平。正因为这样, 有的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大胆提出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定价的主张, 并因此而引发一场大的争论。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 特别是1964年下半年以后, 由于政治压力使正常的讨论无法正常进行, 但是, 在这之前,“生产价格论”者仍然冲破重重阻力, 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并做了相当的论证, 还同持反对意见的经济学家进行了指名道姓的争论。[42] 这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无疑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