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四节 价格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价格改革一枝独秀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四节 价格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价格改革一枝独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价格理论不断创新推动下, 中国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走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改革前面。价格的逐步放开带来市场的活跃, 国民经济充满活力, 出现了“中国的奇迹”。一些经济学家在不同时期撰文, 回顾这一段改革历程,认真总结其成功经验。

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市场为取向, 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改革传统的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关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1992年, 进一步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同时,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 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1978年全国有2.5亿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 因此, 改革经济体制既要坚定不移, 又要十分慎重, 分地区分步推进,“摸着石头过河”, 恰当选择改革顺序和着力点, 不能一步到位。中国价格改革的成功实践, 充分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中国价格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 最重要的是既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 又采取逐步推进的方针, 具体说就是先调后放, 调放结合, 逐步放开, 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衔接。1984年以前以调整不合理比价差价为主, 使各行各业都能得到大体相近的利润水平, 兼及放开价格。1984年以后以放开价格为主, 兼及调整价格。这样做, 可以在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6%,至多不超过10%)的条件下推进。同时要抓住机遇, 一旦条件允许, 就在有的地区大胆地放开价格。广州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早放开蔬菜、水果、水产品、猪肉等价格的, 结果是“放到哪里活到哪里”。放开价格之初, 价格有点上涨。但不久由于供应充足很快价格就平抑下来、稳定下来, 老百姓拍手称快。放开价格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取消凭票供应。广州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票证最多时达118种, 随着商品价格一样一样地放开, 市场供应增加,票证一个一个被取消。1982年还有48 种票证, 1988年只剩粮票、糖票两种。不久连这两种也取消了。[163]

全国各地差不多都在几年的时间内走了广州市走的放开价格的路子。1985年开始, 国家放开了除国家定购的粮、棉、油、糖等少数品种外的绝大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也逐步放开。1985年放开了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价格, 1986年放开了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等七种耐用消费品价格, 1988年放开了13种名烟名酒价格。在这之前, 1982年9月和1983年8月先后放开了160种和350种小商品价格。1992年,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政府放开大批商品价格, 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目录大大减少。其中, 重工业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由原来的737 种减少为89 种,农产品价格由原来的40种减少为10种, 轻工商品由41种减少为9种。从此, 中国的市场价格体制初步形成了。[164]

中国在放开价格的过程中, 充分显示了市场的“魔力”, 即一些产品放开价格后, 尽管一时出现了上涨, 但是很快这部分产品就会像泉水般涌流出来, 增加供给, 活跃市场, 价格也逐渐稳定下来,使越来越多的商品从一向短缺、排队抢购、黑市猖獗到供应充裕、琳琅满目, 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改革给大家带来的实惠, 使改革得到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持。2006年, 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 市场调节价比重就分别达到95.6%、97.7%和91.9%。[165] 价格的放开带来了市场的全面活跃, 整个国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 中国价格改革过程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实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并于90年代初并为市场单轨制的实践, 是渐进式市场取向改革的生动范例

中国同种工业生产资料在同一时间、地点上存在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 是1984年开始出现的(个别品种如原油1981年就出现了计划内平价与超产高价两种价格[166]), 1985年后遍及所有产品。据1988年统计, 在重工业品出厂价格中, 按国家定价销售的比重,采掘工业产品为95.1%, 原材料产品为74.6%, 加工工业产品为41.4%, 其余为计划外价格即市场价销售部分。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是在短缺经济环境下, 双重经济体制特别是双重经济运行体制并存的集中表现, 是双重生产体制和物资流通体制的集中表现。双轨制价格能刺激紧缺物资的增产, 鼓励超计划的生产, 满足计划照顾不到的非国有经济包括乡镇工业企业的原材料等的需要, 有助于调剂余缺、调节流通, 还有助于了解正常的比价关系等。这是实行双轨价的有利的一面。与此同时, 双轨价又常常在利益驱动下影响供货合同的履行, 助长投机倒卖、营私舞弊等, 这是它的弊端。经验表明, 如果双轨价差不是那么大, 市场价格高出计划价格一倍以内, 双轨价的积极作用可以发挥得好一些;而如果价差很大, 超出一倍, 其消极作用就很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 实行双轨价初期, 价差不是很大, 如1985年年底、1986年年初估计, 价差在一倍左右, 属正常范围。但此后在需求过旺的推动下, 市场价格往往比计划价格高出一倍多, 甚至两三倍, 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倒卖生产资料活动猖獗, 要求取消双轨制价格呼声很高。1990—1991年,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供求关系趋于缓和, 双轨价差缩小至一倍以内甚至50%以内。党和政府抓住有利时机, 对双轨价进行并轨, 主要并为市场单轨价。这也说明, 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及其向市场单轨制过渡, 是中国渐进式市场取向改革的又一成功实践。

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奇迹”, 突出的标志是,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 从1997年起, 就告别了困扰全国人民几十年的短缺经济, 市场一片繁荣,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开始形成大家梦寐以求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而促成这个重大转变的直接动力, 正是市场化的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使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不再由政府制定和调整,而是回到市场交换中形成, 从而使价值规律有对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广阔空间。商品供应不足, 价格上涨, 从而刺激商品生产者开足马力增加生产, 增加供应;相反, 如果商品供应过多, 价格下跌, 从而刺激消费者多消费, 生产者减少生产和供应,然后又可能出现商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情况。如此循环往复,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内在联系起来。改革开放前,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逐渐走向短缺经济, 市场供应紧张, 凭票配给、排队抢购现象很普遍, 人民生活很不方便。实行改革开放, 特别是推进价格改革, 逐步放开商品价格, 在商品价格有所上涨后, 旋即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生产者多生产多供应, 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提高效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每个市场主体都力求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促使一批又一批商品大量增加, 新产品层出不穷, 品种增加,质量提高。长期短缺的商品如食品、服装、家电、建材等很快丰富起来, 市场格局出现根本性变化, 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即市场上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或供给略大于需求, 消费者主权开始形成并能实现。

买方市场的形成使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发生变化。过去, 地方封锁市场主要是不让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原材料外运, 甚至派民兵在县市边界把守;而在买方市场格局形成后, 地方封锁则主要表现为市场封锁, 即要求市场销售本地产品, 阻挠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竞争。总之, 价格放开, 市场竞争, 带来的是繁荣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能解放生产力, 提高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 正在于此。

价格改革不仅直接导致中国从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 而且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放开价格和转向实行市场价格体制, 使价格能较好地反映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 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形成比较合理的价格结构。这就给生产者和经营者发出比较准确的市场信号, 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知道应当生产和经营哪些商品, 从而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提高经济效率,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银行曾对三十多个价格偏差高低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 发现价格偏差(扭曲) 较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比平均数低2个百分点, 而价格偏差(扭曲) 较低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则比平均数高2个百分点。[16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2010年, 经济增长加速, 平均增速比同期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和发达国家平均增速高两倍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价格放开后, 价格结构趋于合理, 从而促进了资源配置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