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二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财政改革与现代财政理论的发展

书籍名:《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第二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财政改革与现代财政理论的发展,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自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之后, 中国财政改革速度加快, 财政理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为突出的是,多种力量催生了中国现代财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财政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形成了中国公共财政理论。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定位的提出, 现代财政理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这主要是从国家治理视角重新审视财政理论, 并推动了中国财政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形成的准备工作


中国公共财政理论体系不是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之后就突然形成的。在此之前, 学术界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公共财政”一词从之前的基本上被忽略, 到重新浮出水面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中国,“公共财政”一词的操用, 尽管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的事情, 但严格说来, 对于我们, 公共财政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新生”概念。

早在1949年之前, 中国已有“公共财政”的提法。20世纪20年代, 曾经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陈启修所著《财政学总论》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寿景伟(又名寿毅成) 所著《财政学》都曾使用了“公共财政”概念(陈启修, 1924;寿景伟, 1926)。不过, 在当时的背景下, 公共财政的用法与政府财政没有太大差异。从1949年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 无论在财政理论界, 还是在财政实践层, 都很少见到“公共财政”的字眼。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公共财政”一词才在不同场合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1983年, 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图·埃克斯坦所著的“Public Finance”中译本出版发行。译者张愚山将“Public Finance”直译为《公共财政学》(埃克斯坦, 1983)。该书篇幅不大, 但在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下,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然而, 或许是人们当时并未意识到公共财政概念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以及它将给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这一译法并未引起财政学术界的足够关注。人们对此未做多少特别的探究, 也未赋予它什么特殊的意义。

按照杨志勇(2008)的考察,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之前,“公共财政”的使用场合大致包括:用于国外财政理论和实践的翻译和介绍;用于指称资本主义财政;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讨论;用于概括财政改革方向;与“财政”等同意义的使用。

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早在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之前就已经明确。在经济改革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财政改革目标自然也难以明确。更多的改革措施和研究建议也只是围绕现实财政问题的解决进行。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 为了应对财政困难, 各界对“振兴财政”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但真正从财政模式转换的角度, 从中国公共财政理论构建的角度进行研究, 还是1992年之后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