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47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4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西域历史中的类似事件,仅仅记载在中原文献中,西域各国自身并没有留下相关文字资料,或者确切地说,相关资料尚未被发现。
    
    0 2
    如果说西域自身有有关公元四五世纪时期信息的文献,那么就要数由婆罗米系文字写成的史料了。之前我已提到,这种龟兹文献中的斜体笈多文最后被学术界命名为吐火罗B语,最早源于6世纪。
    婆罗米系文字多以石刻碑文的形式留存于世,纸质写本极少,或者说纸质本可能深埋在库车周边的沙漠之下。正是这份对未知的探求,成了到西域巡礼之人的一大期待。
    多年后,法显从印度返回,此次他选择了水路。公元412年7月,他从青州(即山东胶州湾)登陆,公元420年前后圆寂。回国后,他分别在南京、荆州两地讲经弘法,圆寂前再也没有踏上长安的土地。一方面是由于南朝治下的佛教界对这位印度归来的高僧挽留再三;另一方面也因为长安局势不稳。那位在他出发后来到长安的鸠摩罗什,已经于多年前往生极乐了。
    病重的姚兴于公元416年驾崩,后秦政权因此迅速趋于混乱,第二年,东晋大将刘裕直捣长安,后秦灭亡。由于刘裕觊觎司马氏的帝位,所以并不打算久居长安,而是只派了部下驻守,自己则迅速南撤。不久,匈奴赫连勃勃率大军南下,击退了东晋留守军队,自称夏国皇帝,定都长安。
    除夏国外,西北地区还有鲜卑族的西秦和南梁、汉族李氏的西凉、匈奴族的北凉等割据政权。后来,这些地方政权都被北魏吞并。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
    法显出行时最先到达的西域,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公元435年,当时西域依稀尚存的弱小政权遣使向北魏国都平成(今山西大同)朝贡。这些国家包括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朅盘陀、鄯善、焉耆、车师及粟特九国。
    当时,北魏势力已逐渐渗透到西域地区,所以西域各国也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首先向其表达尊崇之意。不过,九国使节同时入朝自然是他们提前商议的结果。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王朝,但他们后来放弃了本民族固有的语言习俗,从根本上实现了汉化。作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势力,北魏政权延续了约一百五十年。在这期间,北魏曾两度出兵西域。
    第一次为公元445年的讨伐鄯善之战。
    曾以楼兰之名名扬于世的鄯善在十年前和其他西域八国一样遣使北魏表示臣服。在众多入朝的西域诸国中,鄯善离中原最近,所以对旁边的大国多有忌惮畏惧之心。在这之前,鄯善和北魏之间尚有河西地区的缓冲地带,但北凉灭亡后,鄯善再无屏障可依。
    北凉灭亡之际,北凉王之弟安周逃往鄯善,并劝说鄯善王说:“唇亡齿寒,北凉之后鄯善危矣。”对于他的说法,鄯善王也觉得必须有所行动。往返于西域南路之时,鄯善是必经之地,所以自鄯善向北魏朝贡以来,鄯善国内的北魏使者,也就是国营商队随处可见。这就意味着这些商队经过鄯善时,自然能对鄯善国内部的风吹草动有所觉察。
    虽然鄯善称得上是西域南路的大国,但国力依旧薄弱。如果北魏得知虚实,做出“鄯善可一举荡平”的判断时,那么鄯善就会面临灭顶之灾。鄯善王终于决定采纳安周的建议,杀死了北魏的商队人员,堵塞了往来道路,并采取锁国政策,以此来阻止国内消息外露,西域南路也因此中断多年。对北魏来说,这可是有损国威的事情,如果听之任之,其他国家必然难以臣服。于是北魏朝廷派出散骑常侍万度归讨伐鄯善。当万度归率五千轻骑兵逼近鄯善时,鄯善王真达将自己绑缚起来出城献降。万度归见状,解了他的绳索,将其带到了平城。
    此后,北魏任命交趾公韩拔为鄯善王,并封其为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实际上,北凉王之弟安周虽然是逃至鄯善,但他却是率兵前来的,鄯善王反而受其胁迫,已经从根本上丧失了自主权。北凉灭亡后鄯善步其后尘,西域从此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韩拔于公元448年被任命为鄯善王,同年,焉耆造反。据《魏书》记载,北魏讨伐焉耆的理由为:
    恃地多险,颇剽劫中国使。
    此时,已荣升为魏成周公的万度归,再次率军出征。
    焉耆王战败,逃往龟兹。当时,焉耆和龟兹是姻亲。万度归继续穷追不舍紧逼龟兹,龟兹丧失二百余名士兵后投降。
    所谓“颇剽劫中国使”就是掠夺北魏国营商队,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两国之前就存在交易上的矛盾。万度归二度远征之后,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贸易之路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公元5世纪时期的西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汉族在吐鲁番盆地建立了高昌国。自汉代开始,吐鲁番盆地就是屯田之所,同时也是戊己校尉的驻地,因此那里汉族居民众多。长期以来,高昌和西域诸国之一的车师前部国以及汉族开拓团在吐鲁番这块土地上和平共存。
    西晋时,朝廷复设戊己校尉,并命赵贞任此要职。
    “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分崩离析。公元313年,都城洛阳陷落。公元318年,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在南京即位称帝,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一隅,所以无力顾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吐鲁番盆地,戊己校尉因此陷于孤立状态,不得不自立求保。
    西晋时期,张轨之孙张骏已经在河西建立起了半独立政权,史称前梁。张骏对西域垂涎日久,然而戊己校尉赵贞并没附逆于他,于是他命李柏征讨但未获成功,无奈之下,张骏率军亲征,终于将赵贞俘虏。
    接着,前梁在此设立高昌郡。戊己校尉一职,一直以来都带有殖民的性质,而“郡”则意味着和“本土”一样。
    然而,吐鲁番盆地并没有因此长久太平,政权更替依旧频繁。从前梁到前秦,再到吕光建立的后梁,以及后来的西凉、北凉……如果将这种更替的历史一一说来,恐怕会搅晕脑袋。
    曾经逃命到鄯善的北凉王之弟安周,不仅侵入汉族的聚居地吐鲁番,而且还继续将祸水西引,于公元450年促发了西域本土政权车师前部国的灭亡。此后,高昌郡变为高昌国,归属安周统治。但仅仅过了十年,北方的柔然(蒙古系,是一个从公元4世纪中期到6世纪中期支配整个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大兵压境,安周兵败被杀,柔然立仰其鼻息的阚伯周为高昌王。
    北方政权在争斗中消涨不断。不久,高车(土耳其系)又力压柔然,封听其号令的张孟明为高昌王。说来道去,阚伯周和张孟明其实都是傀儡而已。柔然和高车都选择汉人为傀儡,可能也是考虑到吐鲁番地区汉人众多,游牧民族难以统治之故。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当地汉人的支持,高昌王就形同虚设。张孟明遭排斥被杀,高车再立汉人马儒为高昌王。马儒和北魏暗中联系,希望当地人能回归中原故土,然而吐鲁番盆地的汉人早已在此历经几代,已无归乡之念。于是马儒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
    后来,众人立马儒的长史鞠嘉为王。比起前两个被杀的高昌王,鞠嘉显然要幸运很多。高昌的邻国焉耆因国内动乱难以控制,故焉耆人也希望鞠嘉兼任其王。对此,鞠嘉遂派次子掌控焉耆政权。这种不费吹灰之力主动献城的方式,使得高昌强大起来。
    至唐太宗时期被灭,鞠氏王朝一共持续了一百四十多年。玄奘法师路经此地时,就正值鞠氏王朝统治时期。
    不过,高昌的命运也如同一曲悲歌。如果他拂逆超级大国的意志,恐怕一天也无法生存,况且是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更不敢有任何轻动之举。
    
    0 3
    高昌国都为“Qara-hoja”(维吾尔语),即所谓的高昌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古城的墙壁、宫殿和寺院早已颓唐零落,而我们也只能据此依稀回忆古城当年的风采。
    吐鲁番盆地海拔负一百五十四米,是世界最低的盆地。它像一个巨大的钵盂底部,因此夏季十分炎热,而冬季又极其寒冷,常年干燥少雨。这座残损的高昌古城是用砖瓦建造而成的,距今已有千年,能够保存到这个程度,也得益于这种干燥的气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