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资本之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资本之王

第35页

书籍名:《资本之王》    作者:戴维·凯里
推荐阅读:资本之王txt下载 资本之王笔趣阁 资本之王顶点 资本之王快眼 资本之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资本之王》第35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对华尔街来说,UCAR国际公司收购案是一个转折点。詹姆斯·李为企业收购发行垃圾债券的成功,标志着大型杠杆收购“一站式金融服务”的诞生。化学银行及它后来通过并购形成的摩根大通为首的少数几家银行主宰了这个市场。詹姆斯·李率先建立了债务辛迪加模式。他把商业银行从贷款发放者转变成了债务分散平台,把贷款分类打包出售给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种投资者。现在他已经将放贷和债券发行集中在一家银行进行。
    詹姆斯·李的债务整合方法逐渐成为化学银行和其他华尔街银行的利润模式。如今,他们可以管理巨额债务并收取费用,却不必把有风险的贷款放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这些银行创造出的新市场吸引了对冲基金等非传统投资者的大量资本,从而引起收购业务激增,越来越大的交易通过这种办法获得了融资。到20世纪末,包括不用于收购的各类企业银团贷款规模超过10000亿美元。21世纪初,一站式融资和银团贷款模式使杠杆收购业获得了几千亿美元的融资,促成了一系列破纪录的超大交易。与华尔街其他重要人物一起,詹姆斯·李为2005—2007年上演的杠杆收购大戏搭好了舞台。
    UCAR国际公司交易为黑石集团带来了丰厚利润。收购发生后的春天和夏天,产量减少和价格升高使UCAR国际公司收益大增。公司于1995年8月公开上市时,公司所有者大笔套现。股价再次上涨后,黑石集团于1997年4月售出了持有的最后一部分股票。黑石集团对UCAR国际公司的投资收益高达6.75亿美元,是其投资额的3.6倍,平均年收益率将近200%。这一天,公园大道345号一片欢腾。
    但不久乌云就笼罩了UCAR国际公司。黑石集团全部卖出UCAR国际公司股票不到两个月,美国联邦调查员于1997年6月5日因其涉嫌操纵价格对UCAR国际公司发出传票。1998年3月,UCAR国际公司解雇了董事会主席和CEO罗伯特·克瑞斯(Robert Krass)及首席财务官罗伯特·哈特(Robert Hart)。1998年4月,UCAR国际公司承认违反《反垄断法》并同意向美国政府缴纳1.1亿美元罚款。克瑞斯和哈特被判入狱。
    UCAR国际公司通过减产以提高单位产品售价的策略,是当初斯托克曼进行投资价值分析时最吸引他的地方,也是UCAR国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如今这被证明是产业巨头非法勾结的产物。
    
    1992年在被黑石集团收购之前,UCAR国际公司就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SGL控制了世界石墨电极2/3的产量,两家公司密谋通过有计划地不断减产以提高利润。至少有一个黑石集团的合伙人,比方说利普森,在克瑞斯和哈特案件中被询证过,但最终黑石集团、联合碳化和三菱集团都没有人被定罪。利普森说:“在调查前,我们毫未觉察你们现在所知道的限制产量以操纵价格的诡计。我们对此感到很震惊。”
    
    幸运的是,在UCAR国际公司的丑闻世人皆知之前,黑石集团第三只并购基金——黑石集团资本合伙人三号(Blackstone Capital Partners Ⅲ)的大部分投资者,都在那个夏天前签署了认购协议。黑石集团在UCAR国际公司的巨额投资所获得的超高利润强烈地吸引着这些投资者。黑石集团第二只投资基金80%的年回报率几乎都来自UCAR国际公司的获利。一两个在行业周期低谷时有眼光的大额投资会给整个基金带来很大成功,这个经验在以后的基金运作中被反复证明。
    1997年10月,正式结束募集的黑石集团第三只投资基金达到4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仅次于产业大哥大KKR集团1996年募集到的57亿美元收购资本。
    长期以来,KKR的最强竞争对手福斯特曼-利特尔公司1997年建立的收购基金只有32亿美元,而其他大型基金也都小于黑石集团。帝杰证券的私募股权部管理着30亿美元、威尔士-卡森公司(Welsh Carson Anderson&Stowe)的基金达32亿美元、托马斯-李公司的基金为35亿美元。直到1999年,汤姆·希克斯和约翰·缪斯的公司(现在名为希克斯-缪斯-塔特-福斯特公司〔Hicks Muse Tate&Furst〕)募集到41亿美元之前,没有哪个公司超过黑石集团。
    有了这笔钱,黑石集团再也不是空有抱负的并购业新星,而是实力雄厚的大玩家。施瓦茨曼非常乐意宣传自己公司的成功。他在1998年4月接受美国《商业周刊》专访时特别向记者指出:黑石集团是集咨询顾问、对冲基金、房地产和并购业务于一身的全能公司,而KKR只做并购。在这之后,再也没人怀疑施瓦茨曼从KKR集团手中夺过私募股权王冠的野心。
    但UCAR国际公司投资案和新基金的成功光环不久就退去了。黑石集团在1997—1998年确实完成了几项不错的投资:美国轮轴制造公司(American Axle&Manufacturing)以及新来的合伙人马克·加洛格利(Mark Gallogly)领导的三项通信行业的投资,但那两年的其他投资并不怎么好。
    殡仪馆和墓地投资完全失败。当时殡葬业正在走下坡路,黑石集团与殡葬业巨头洛温集团(Loewen Group)合伙收购了北美地区第四大殡葬服务公司最优往生殡葬服务公司(Prime Succession)和北美地区最大的墓地公司玫瑰岗纪念墓园(Rose Hills),为此黑石集团所付的溢价是两个公司收入现金流的14倍。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黑石集团与洛温集团约定:黑石集团可以选择在公司情况恶化的时候以高于其投资的价格把自己持有的两个公司的股份卖给洛温集团。但当最优往生殡葬服务公司和玫瑰岗纪念墓园濒临破产时,洛温集团也在行业大势和一个大的诉讼案压力下苦苦支撑。洛温集团于1999年申请破产,黑石集团损失了5800万美元。但更雪上加霜的是,因1996年申请并购许可时没有提供强调洛温集团是最优往生殡葬服务公司主要竞争者的内部文件,黑石集团被反垄断机关罚款280万美元,而利普森作为当年证明申报文件完整的签字人被罚款5万美元。
    黑石集团于1990年和1997年分别从他的第二和第三只收购基金中共拿出4.4亿美元,购买垃圾清理、填埋及回收处理巨头联合废料实业(Allied Waste Industries)的股份,这是到那时止黑石集团给单个企业的最大投资。但是这笔投资中的大部分被证明彻底失败了。未用的垃圾填埋地并没有像两家高管们预测的那样随着供应的减少而升值,野蛮的价格战让黑石集团无法将公司脱手获利。领导这个项目的霍华德·利普森说:“我们保留了资本,但这些投资是死钱。”
    
    施瓦茨曼还能痛苦地列举出20世纪最后几年使黑石集团赔钱的企业:航空用合金制造商海恩斯国际(Haynes International)、塑料瓶制造商格雷厄姆包装(Graham Packaging)和声名显赫的世界最大的墙纸生产商帝国家居装饰(Imperial Home Décor)。斯托克曼主管的海恩斯和帝国家居最后都破产了,黑石集团的损失共达1.27亿美元。
    
    利普森操刀收购的另一家公司格雷厄姆存活了下来,但仍在苦苦挣扎。黑石集团资助格雷厄姆合并了另外一家包装生产商以期增加市场份额,但效果恰恰相反,公司的主要客户——食品及饮料公司担心被迫接受垄断高价格转而使用别家公司的产品。就像联合废料公司一样,格雷厄姆公司挂在黑石集团账上超过10年,这对私募股权而言就意味着永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G资本帝国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