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资本之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资本之王

第43页

书籍名:《资本之王》    作者:戴维·凯里
推荐阅读:资本之王txt下载 资本之王笔趣阁 资本之王顶点 资本之王快眼 资本之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资本之王》第4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000年和2001年投资时机的选择是灾难性的决定,而这次却恰到好处。当巴登-符腾堡州的公司重组时,私募股权公司将债权转换为股权。之后黑石集团买下了加拿大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和美国银行的份额,成了控股股东。在卡拉汉乱局快要结束的时候来了一位新CEO,他和黑石集团一起,促使公司新的资本支出和收入保持同步。古费说:“我们减慢了资本支出的速度,直至有了收入。”
    重组使公司的债务削减到了可控的范畴,业务很快回归正轨。到2005年,公司利润逐步回升,又能借钱进行债务再融资了,并向黑石集团和其他股东支付了大量股息。当2006年将两个公司最后的股份变现时,黑石集团获得了3.81亿美元的账面利润,是它第二轮投资金额的3倍,弥补并超过了初次投资亏损的2.64亿美元。另外,通信基金购买了德国另一家之前并没有投资过的身处困境的有线电视公司普瑞玛通信(Primacom)的债务,获得了3.12亿美元的利润。黑石集团通过低价购买卫星广播公司天狼星的债务,赚回了之前亏损的一部分资金。2000年募集的通信基金在2002年看起来非常惨淡,而现在却恢复过来,并能贡献利润。
    古费说,当原来的卡拉汉项目成立时,“我们刚刚募集了20亿美元的基金”,“这项投资占整个基金的15%,并且一度不被看好。尽管之前节节败退,但最终局势扭转过来了”。
    阿德菲亚和查特尔通信产生了更大的收益,仅利润就接近10亿美元,所有获得的收益加起来约为黑石集团投资于问题债券8亿美元的两倍。
    通信基金多年来一直是黑石集团旗下赢利最差的基金,每年收益率仅为个位数。但多亏了秃鹰投资和后面的一些投资,截至2007年,通信基金获得了年均17%的收益率,相当了不起,超过了黑石集团1997年发行的基金。
    
    慢慢地,股权投资又变得可行了,通常情况下这是缩减开支以应对经济下滑的副产品。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和欧洲的企业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并购,但它们很难消化掉并购的企业。很多并购并没有成功,即使那些运作成功的并购也时常使得并购者负债累累。很多企业需要卖掉资产偿还债务,以使财务报表更加稳健,但难觅买家。市场对IPO也不感兴趣,因此它们也不能通过这种途径卖掉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并购潮之后,公司一般也不愿意通过收购来扩张。黑石集团和其他私募股权公司是极少的购买者,它们资金充裕,开始填补并购的空白。
    寻找可以顺利进行的交易需要一些技巧,黑石集团完成的第一轮新的股权投资与传统的杠杆收购模式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
    2002年10月,黑石集团作为财团的一员收购了一家丹麦制药公司奈科明(Nycomed)的少量股权,执行的收购价格高出股价40%,远高于通常的25%或30%。他们看好这家公司的成长性,认为业务扩张会非常迅速,即使没有高杠杆率,他们仍能获得杠杆收购的平均利润。
    同样,那年秋天对零配件生产商天合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46亿美元的收购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也是非传统的。
    一家国防项目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Northrop Grumman)在并购天合汽车集团的母公司(另一家防务设备供应商)时,需要尽快转手其汽车子公司,以付清收购的贷款。黑石集团不愿意投资超过5亿美元,因此负责此项交易的年轻合伙人尼尔·辛普金斯说服了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保留其中45%的股份,而黑石集团将在交易完成后尝试引入其他投资者。实际上,卖家还提供了购买自身资产的分期融资。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甚至贷款给黑石集团一部分资金来收购55%的份额。尽管如此,仍然很难通过债务重组来填补所需的资金缺口。最终黑石集团引入了其他投资者,使得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将它的份额降到了它原本打算保有的19%。
    在另一个案例中,黑石集团成功地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并购提供了融资。债券保险公司鸿憬国际投资集团(PMI Group)想要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的市政债券保险公司——金融担保保险(Financial Guaranty Insurance Company),但鸿憬国际的债券评级比金融担保保险公司低,直接收购将会降低金融担保保险公司的评级。为了将金融担保保险公司的信用等级与新的母公司隔离开来,黑石集团和另一家私募股权公司赛普里斯集团(Cypress)参与收购,并同意各持23%的份额,这样金融担保保险公司就不会被视为鸿憬国际投资集团的子公司。而投资者预期鸿憬国际投资集团未来将买下金融担保保险公司的全部股份。
    黑石集团也投资了两家能源公司。2004年,黑石集团尝试投资了一家成立不久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公司科斯莫斯能源公司(Kosmos Energy),这家公司计划在非洲的西海岸开采石油,黑石集团还投资了煤炭基金会(Foundation Coal),它是一家正在剥离资产的德国RAW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
    在2001年年末和2002年,市场还处于恐怖袭击的冲击所带来的震荡中,黑石集团却设法从并购基金中拿出超过10亿美元的权益资金,2003年又拿出15亿美元进行运作。
    抛开投资给黑石集团及其投资者带来的利润不说,那段时期私募股权公司的交易给急需资本的公司注入了大量资金,而那时从资本市场融资是行不通的。例如,正是黑石集团的资金使得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和鸿憬国际投资集团能够进行关键性的收购。它资助了两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以及另一家新公司科斯莫斯能源公司。此外,当受困企业急需卖出一些资产而几乎没有买家时,黑石集团购买了它的资产。
    
    2002年黑石集团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和托马斯-李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了教科书出版商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Houghton Mifflin),这为其母公司法国的传媒巨头威望迪(Vivendi)提供了资金,威望迪在一系列错误的收购后濒临破产。另一笔交易是昂帝欧纳尔科公司(Ondeo Nalco SA),这家公司生产水净化产品,从母公司苏伊士水务公用事业公司(Suez SA)的重组中分离出来。
    
    当缺乏购买者时,不是只有黑石集团站了出来。在那段时期,私募股权公司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购买电信巨头的电话簿子公司花了大量资金,而电信巨头为了削减债务不得不出售电话簿子公司。KKR集团在德国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工业企业交易:一家生产清理塑料设备的公司、一家起重机生产商和其他一些公司,这些都是在艰难中挣扎的德国企业集团西门子几年前收购的。
    购买者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利用市场的混乱和商界的经济问题为他们自己和投资者牟利。但他们在市场底部投资的亿万美元资金为卖家提供了渡过难关急需的资金,也稳定了公司不断下滑的估值。那时私募股权公司有充裕的可支配资金,起到了主流资本市场无法起到的作用。
    
    21世纪初,施瓦茨曼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市场的动荡,他还在与一家管理层已经无法驾驭的公司博弈。黑石集团再也不是头10年他和彼得森管理的那个飘摇不定的小公司了。1996—2000年间黑石集团的人数翻了一番,达到350人。除了庞大的并购基金,黑石集团拥有华尔街最大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之一,且刚刚筹集了一只新的给中型企业贷款的夹层基金。黑石集团的房地产公司经营着伦敦奢华的酒店,在法国大量购买办公楼、货栈,并在德国购置物业。黑石集团最终成立了英国办事处,并希望进入欧洲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大肆的扩张也将带来一系列新的商业、文化和法律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G资本帝国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