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资本之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资本之王

第73页

书籍名:《资本之王》    作者:戴维·凯里
推荐阅读:资本之王txt下载 资本之王笔趣阁 资本之王顶点 资本之王快眼 资本之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资本之王》第7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即使是老奸巨猾的山姆·泽尔也以失败告终。他曾经通过出售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股份敛财10亿美元。他投入部分资金收购了论坛公司(Tribune Corporation),这笔超杠杆收购的总价值达到82亿美元。《芝加哥论坛报》和《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都是论坛公司旗下产业,但由于经营不善,2008年论坛公司宣告破产。这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为泽尔还使用了员工股权计划为这次杠杆收购进行融资,很多员工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和毕生储蓄。
    由于黑石集团通过卖出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大楼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它最后仅支付了相当于2007年这些地产价值一半的价钱。事实上,账面上还赚了35亿美元。但是随着租金的下降以及新签租约的减少,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价值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严重缩水。此次交易共涉及价值35亿美元的股权,在黑石集团的单笔交易投入金额中居第二位。2010年年中,黑石集团开始就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的债务延缓问题进行谈判,以避免大量债务集中在2012—2014年之间到期,因为很多其他公司也准备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再融资。
    
    对于黑石集团来说,更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希尔顿酒店,因为黑石集团的收购资金、房地产基金以及其他共同投资者总共投入了57亿美元。牵头完成这项收购的格雷和迈克尔·蔡(Michael Chae)当时发现了对这个尚未开发的品牌进行资本化运作,并将管理不善的酒店带入正轨的机会。在黑石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的前一年,希尔顿收购了它的姊妹公司——希尔顿国际(Hilton International),后者持有希尔顿海外品牌所有权。
    这个品牌在海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而美国那些价格相对较低、提供较少服务的酒店品牌如双树酒店(Doubletree)、希尔顿花园酒店(Hilton Garden Inn)、大使馆套房酒店(Embassy Suites)都没有取得海外经营许可证。这就为希尔顿在扩展业务的同时降低成本留足了空间。
    黑石集团进入之后,希尔顿公司在2008—2009年,每年都新授权5万家特许经营酒店,业务范围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南部和亚洲地区,这显著增加了公司2008年的现金流,而这个发展是可持续的。黑石集团还将希尔顿的总部从租金昂贵的贝弗利山庄搬到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相对便宜的弗吉尼亚郊区。
    由于经济衰退,旅游业状况急转直下,希尔顿的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公司不会担心有破产的危险,这是因为格雷坚持的融资方案使得公司在危机面前不会被轻易击倒。公司从以往那些痛苦的经验中已经认识到酒店行业的强周期性。在海湾战争期间,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施瓦茨曼和亨利·西尔弗曼不得不亲自飞到香港去请求华美达酒店商标所有人暂停经营授权,这才让酒店特许经营系统公司勉强躲过1990年的危机。除此之外,黑石集团还对2001年萨沃伊连锁酒店经历的危机惊魂未定。当时,酒店的预订受到“9·11”事件的影响,客房预定数量几乎降到零点,债权人威胁要立即收回投资。
    这一次交易中没有债务契约,希尔顿酒店到2013年年底之前都没有债务到期,相当于给了黑石集团6年时间来干出一些业绩来。尽管如此,这次的衰退还是考验了希尔顿公司。2010年4月,经过和酒店债权人长时间的谈判后,希尔顿公司进行了债务重组。黑石集团同意再次注资8亿美元用以支撑业务发展。那些联合投资了很多资金的银行,由于被套无法撤出资金,现在也同意做出让步。这次商讨将希尔顿账面上200亿美元的债务降到了160亿美元。
    除了经历旅游业暴跌之外,希尔顿还卷入了和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Resorts Worldwide, Inc.)的纠纷中。后者指控希尔顿从喜达屋雇用的两名经理盗窃了成百上千份机密文件,并在希尔顿CEO的默许下基于这些信息制定了新的战略措施与喜达屋竞争。不久之后,美国联邦检查官也介入调查(希尔顿和执行官都拒绝承认)。
    经济回暖会让希尔顿的生意日渐兴旺,但与黑石集团的期望还有距离。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质疑私募股权的一切——它的未来、它的经济地位以及它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市场普遍上涨和低利率的温和经济环境下,私募股权行业繁荣发展了30多年,然而这样的增长,很明显大多要归功于经济增长大潮。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危机考验了“私募股权行业是价值创造的催化剂”这一说法,与这次危机相比,20世纪80年代末的债务危机和21世纪初股市泡沫的破裂,只是市场的小小修正。
    尽管将自己更名为“私募股权”,并且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通过重构公司业务而创造价值的企业工匠,但是,收购行业从未超越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声誉。在诸如《门口的野蛮人》之类的书中或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电影《华尔街》里,收购艺术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大众的眼里,他们是无情的职业操刀手,为了短期的利益掠夺他们公司的现金和资产。
    
    《华尔街日报》曾因报道被KKR重组的西夫韦公司下岗职工的故事而获得普利策奖,15年后,《商业周刊》又旧事重提,认为私募股权损害了被收购公司。2005年赫兹公司被收购,2006年《商业周刊》刊登了《购买它,剥离它,恣意处理它》的文章,并坦言,购买赫兹公司的IPO股票一定要谨慎,因为“揾快钱的艺术家们”一点儿也没有为促使布林克斯卡车(Brinks)变为汽车租赁公司,并从中榨取10亿美元的股息而感到羞耻。
    
    但是,这种对购买企业恣意剥离、削减和处理的游戏真的损害了公司和经济的发展吗?
    即便私募股权公司实际上并没有损害公司,那么在他们控制公司期间,公司增值了吗?或者像其他成功的股权投资者一样,如共同基金或者对冲基金,他们没有对公司做任何改变,只是靠买卖公司来获取利润吗?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作为一个行业,私募股权并不损害经济。第二个和第三个的答案是,有时,他们确实增加了基本的经济价值,但其收益一部分来源于在正确的时机买卖,以及运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但是这并没有罪。
    
    尽管私募股权被冠以“恣意处理它、剥离它”的鬼怪形象已经很久了,但这些都没有事实根据,以《商业周刊》描述赫兹这个案例为证。
    2005年12月,当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公司、凯雷集团和美林从福特汽车公司买下赫兹的时候,这是个无人照管的子公司并迫切需要新的管理层的典型。福特视赫兹为其垄断市场的滞销车的必然客户,因而并没有太重视。
    新的所有者为赫兹重新制定了融资方案,他们不再租赁汽车而是通过直接购买更多汽车的方式节省资金,同时通过发行车辆抵押证券取代无担保公司债券来降低借款成本。在福特公司名下的时候,为了追求市场份额,赫兹公司在美国设了很多赔钱的非航空租赁办事处。后来很多都被关闭了。公司在欧洲地区的管理费用,由于比在美国高出好几倍,也被削减了。他们还采用了员工提出的有效清洗和归还汽车程序的建议,并鼓励消费者在网上订购汽车,或者利用自助终端订购汽车,这样可以节省公司成本。管理层薪酬水平曾与市场份额(决定是否开放亏损办事处的一个因素)密切挂钩,现在也改为更加关注现金流状况或其他指标。
    这些改革很快就奏效了。被收购之后的两年内,赫兹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6%,现金流提高了24%或25%(不同的计量方法有所差异)。先前《商业周刊》抨击,所有者拿走了公司10亿美元的股利,但实际上10亿美元对公司的发展毫无影响,公司在那一年赚了31亿美元的现金,现金流持续增长。尽管支付了两次股息,但被收购后的两年内,公司偿还了5亿美元债务。虽然关闭了办事处,但公司状况大大改善,且裁员程度很低——第一年仅仅裁了2%。2007年住房建设减慢,严重损害了赫兹的大型设备租赁业务,当年的裁员规模稍大。最终,公司员工数比被收购时减少了9%,但那时经济也正值衰退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G资本帝国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