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资本之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资本之王

第78页

书籍名:《资本之王》    作者:戴维·凯里
推荐阅读:资本之王txt下载 资本之王笔趣阁 资本之王顶点 资本之王快眼 资本之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资本之王》第7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们再来看看有方国际的债务问题。虽然公司通过在低点回购债券和出售资产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债务降低至32亿美元,但相对于2010年区区5.3亿美元的现金流,仍然算是高负债。参照有方国际唯一上市的竞争对手亚马迪斯公司,其市值为现金流的5.4倍,这样算来,有方国际2011年的债务总额将超过其市值。也就是说,黑石所持股份单从票面上来看,一文不值。要知道,黑石持有的从有方国际剥离出来的Orbitz股份价值超过1.35亿美元。
    事实上,黑石在2007年仅靠分红就已经收回了投资成本,而后所赚的全部都应该算作是利润。但要实现这些利润,则必须把有方国际从泥沼中拉出来。2011年6月,有方国际改组管理层,原先负责航空票务预订业务的戈登·威尔森(Gordon Wilson)出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克拉克任执行主席。
    黑石成功推行了一系列提高公司效率的措施,并完成了一项关键并购操作,从而创造了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改变了有方国际原本可能更为悲惨的命运。但黑石也没能在行业变革使得有方国际发展受阻之前全身而退。
    
    所有的这些投资都不仅仅是削减成本。每一个投资中,黑石集团总是带头完成收购,从而扩大并彻底重组被收购公司。削减成本只是收购有方国际时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但尽管如此,随着沃德斯班的并入,未来削减重复部门时,还是会进行大量裁员。
    实际上这3次交易都不是简单的杠杆收购。黑石集团的很多其他投资也同样并非照本宣科。“9·11”事件后黑石集团资助成立的两家保险公司,是纯粹的股权投资,没有利用杠杆。其他一些大型投资,例如2004年与华平创投联合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公司科斯莫斯能源公司的投资,以及对建立运营发电厂赛德全球电力集团(Sithe Global Power)的投资,都属于创业型投资。2000年和2001年黑石集团对德国有限电视系统的失败投资,也更像是创业投资,而并不是用既有现金流进行的标准杠杆收购。这些电信公司本身也是杠杆化经营,但是黑石集团和其他投资者的股权投资是用来升级整个网络系统的,这样公司就能升级为更加全面的电信公司,既能为客户提供电话、网络服务,也能提供有线电视服务。
    所有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黑石集团帮助被收购公司完成了艰难的转型,而如果被收购公司仅仅通过公开市场的力量或其原所有者,可能很难甚至无法完成这些转型。和塞拉尼斯的戴维·韦德曼一样,黑石集团的CEO们,赫伯格、西尔弗曼和克拉克,都切身体会到了,当所购买的公司是需要维持稳定收益的上市公司时,要想对公司进行大的变革是多么困难,即使这些改革在长期来看会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在私募股权所有者的控制下,管理人员能够对此留心观察几年,投资者则承担了改革面临的风险,因为他们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是作为私募股权公司所拥有的独立公司,他们能发挥更多潜能。
    上市公司高管除了要面对来自股东迅速取得收益的压力之外,其薪酬制度也往往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去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很多时候,他们只看重短期成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主要银行的奖金计划,这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几年,被奖励的银行家和交易员冒着短期内可能使金融机构倒闭(或几乎倒闭)的巨大风险,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上市公司的薪酬制度与私募股权公司完全不同。并购公司奖励的依据可能是现金流的增加或者其他中期指标,管理人员的实际收入来自于他们的股权,只有在公司成功出售后他们才能拿到这些收益——这就足以激励他们集中精力改善公司状况使之更吸引买家。CEO们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投资于他们收购的公司,而不是免费获得公司的股票和期权,因此,他们自己的钱也有风险。
    此外,如果一个经理人不称职,他或她可能很快就被炒掉,因为公司的董事是由股东选定而不是CEO,按照大公司的惯例,一个失败的高管辞职时不会拿到太多薪酬。但在上市公司,高管在解雇时总能拿到一笔股票期权,因此他或她会带着一大笔财富离开。私募股权公司典型的薪酬结构是没收高管的未行使股权,与上市公司相比,解雇费通常可怜得很,顶多是一两年的底薪。
    我们很难说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对私募股权拥有的公司有多少贡献,但是对于私募股权所有制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当一家公司需要开辟一条新道路时。
    
    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普遍认为大型私募公司肯定要倒闭。即将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的时候,私募行业似乎已经处于非常悲惨甚至是快要破产的境地了。有关人士认为,私募的命运注定和2000年年初风险投资行业的遭遇相同,规模将会缩小到只有原来的一小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期,市场环境的恶化就曾使收购业遭到重创。KKR集团在1986年和1988年收购碧翠丝食品公司和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时两次创下的最大收购金额纪录至少保持了18年时间。但它仍然因危机而表现低迷,直到2002年,KKR集团才完成了一笔比1987年的61亿美元纪录规模更大的交易。
    尽管遭到了如此多的打击,但在这次危机中私募公司遭受的冲击比其他主要资金提供者要小得多。在抵押贷款产品及其衍生品业务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造成了天文数字般的损失时,私募公司的资本几乎完好无损。即使像阿波罗、博龙这些2008—2009年亏损得一塌糊涂的公司,在2011年还是有不错的收益,这多亏了那些在市场低谷时期仍敢注资的投资者,以及若干笔成功的杠杆收购。
    
    在2005—2007年间成立的收购基金收益甚微(并没有发生大的损失),就像很多在市场处于顶部时成立的基金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期表现得一样。然而对私募公司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它的资产组合如何才能比其他的表现更为优秀?
    尽管存在杠杆交易风险,并且一些私募股权公司控股的公司也相继破产,但在过去的3年、5年甚至是10年内,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已经超过其他养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2011年,美国私募基金在过去5年的年收益率跑赢了市场5个百分点。一些效益好的公司在最近14年来,每年甚至能跑赢市场19个百分点。
    此次危机并没有对并购业造成太大冲击的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支持。银行动辄斥资数十亿美元、英镑及欧元投资于西方经济体,因此并购界也没有因信用危机而导致资金方面遭遇太大困难。事实上,并购公司根本不需要任何方面的资金支持,他们主要依靠杠杆融资,因此,他们无意间成了此次大规模经济援助行为的受益者。通过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媒体的渲染,银行确保了一些问题企业不会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同时那些企业的市场价值也水涨船高。不客气地说,是美国联邦储蓄拯救了私募。
    同时,并购公司也延长了其所属公司的债务期限,有时甚至直接免除。被收购公司在2008—2009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债务将于2012—2014年到期,如此不祥的数字通过延期及旧债换新债的方式在2011年年初就削减到不足5000亿美元。而且,企业或其拥有方通过在市场恐慌时回购债券的方式消减企业的债务负担,因此弱势企业在两三年内再融资的风险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那个时代的许多交易都持续萎靡了数年。黑石集团最大的心病: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从行业整体上看,芯片销售已经回暖,同时新型手机电子产品的推出也创造了大量的需求,偏偏飞思卡尔2010年的经营收入还是要比2006年时少了30%,而且这个状况还可能会持续下去。虽然在2011年5月的时候黑石将飞思卡尔上市,但是受困于沉重的债务负担,IPO并不成功。其股价当时仅为每股18美元,远低于之前银行家的预期,刚好是黑石集团、凯雷集团、珀米拉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估价的一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G资本帝国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蓝玫瑰不会安眠 扭曲的铰链 怜悯恶魔 匣中失乐 献给虚无的供物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中国橘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