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

时间:2023-04-12 06:18:48

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一文创作于:2023-04-12 06:18:48,全文字数:23865。

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

汉字的形象性表现为意义提示性。汉字外形可使人产生形象感,再由形象进一步唤起人的联想而产生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方块汉字所特有的偏旁赋予汉语字形独特的修辞资源,半字同文的“联边”是形成汉语形式美的最重要的手段[20]。《工程控制论》[21]中文译本中附有一份汉英术语索引表(下文简称术语表),其中就有这种体现中文美感的译名。例如,“洗流”(down-wash)和“湍流”(turbulence)就妙用“联边”,即构成译名的两个字均以“三点水”为偏旁,强化了象形指示力度,在视觉上实现了整齐划一,呼应了源语概念内涵中的流体脉动形象,增强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2.2 “音”的“中国味”

音乐性是汉语造词的一条规律[22]。魏向清[14]认为术语翻译不可忽视汉语的语音特征,术语理应读起来自然、不拗口,符合易读易记的特点。发音的和谐自然是汉语音乐性的一种体现。译者在术语翻译时除符合汉语词汇形式上的特征外,还应对汉语的音乐性有所关照,有意识地突出汉语词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这样能更好地融入汉语文化,利于汉语读者接受。从音的角度来看,术语翻译的“中国味”可归纳为音韵和声调两部分,核心要义指汉语译名要契合汉语语音特点,尽可能呈现有规律的音韵重复和声调调配。

2.2.1 音韵与“中国味”

汉语审美历来重视“韵”,强调文字之间协调呼应所造成的音韵美,而双声叠韵就是汉语中一种强化音韵美的构词手段[20]。汉语音节通常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双声”指声母相同的两个音节,“叠韵”指韵母相同两个音节,双声叠韵指声母与韵母的重叠。“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婉转”[23],同异交替出现,构成汉语回环往复的音乐美。钱学森在术语翻译时对汉语的韵律节奏有所顾及,恰当调整译名的声韵排列,令译名具有音乐美。例如,guided missile这一术语刚出现时曾被叫作“控制系统”“定向飞弹”或“导向飞弹”,后经钱学森简化,译为二字格术语“导弹”。“导弹”一词前后二字声母相同,双声联合,形成听觉上的局部回环,读起来具有重复的节奏美感。又如,术语表中的名词assembly被钱学森译为“系集”,该译名前后韵母相同,运用叠韵构词方式,声母与韵母同音求异,朗朗上口,激发独特的韵律感受,强化了译名的音韵美。

2.2.2 声调与“中国味”

汉语的音乐性又通过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来体现。在现代汉语中,富有高低升降变化的四个声调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平仄对立。平为阴阳二声,语调平和徐缓;仄为上去二声,语调曲折多变。平仄相间,节奏分明,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24]。钱学森在术语表中创造的译名也能体现这种音乐感。例如,在“时滞”(time lag)与“阀限”(threshold)两个译名中,阳平在前,去声在后,呈现出“平仄”格式。又如,在译名“脉冲”(pulse)和“尾流”(wake)中,前一例去声在前阴平在后,后一例上声在前阳平在后,均呈现出“仄平”格式。两种格式均实现了平仄交错搭配,又因为平声悠扬,仄声曲折,故而译名在读音上产生了节奏分明和抑扬顿挫的美感。这种听觉美感在四字格术语中更为突出。例如,在译名“失灵概率”(probability of malfunction)中,呈现出阴平、阳平、去声、去声的声调序列,构成“平平仄仄”的格式。在译名“技术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中,又呈现出去声、去声、阴平、阳平的“仄仄平平”格式。而译名“频率侵占”(frequency entrainment)又呈现阳平、入声、阴平、入声的“平仄平仄”格式。以上三种格式也都实现了平仄调配,两两对立,愈加强化了译名的抑扬顿挫之感。

2.3 “义”的“中国味”

依靠和发挥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按照科技的概念内涵,创造和规范出符合科技规律和汉语文字结构特点的科技名词是汉语科技名词的独特之处[25]。从义的角度看,术语翻译的“中国味”可分为词源和表意两部分,指术语定名除把汉语语言形式作重要参考外,还可从意蕴丰富的汉字和内涵深厚的文化中寻找灵感。

2.3.1 词源与“中国味”

术语翻译作为一个特殊的翻译类别,其本质是一个相关概念跨语言与跨文化的再命名过程,所以术语翻译的理据必须把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特殊性作为重要参考[26]。术语的中文译介则必然对中国文化特色有所关照,这就是术语定名的“中文特性”原则的要求。钱学森善于从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汲取灵感。例如,钱学森晚年提出了把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成就集其大成的方法论,将其概括定名为“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其中,“大成”二字语出经典,是中华文化经典概念的重生。据《辞海》记载,“大成”主要有“大的成就”和“完备”两种释义,均出自中国传统典籍[27]。钱学森选取“大成”二字的综合含义,赋予传统词汇以新义。基于此定名思路,钱学森提议将cyberculture译为“大成文化”而不采用原译名“计算机文化”[4]。又如,航天术语space flight曾被译作“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等。钱学森从毛泽东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得到启发[28],锁定“巡天”二字含有的“大气层外,太阳系内”的范围,将其与源语“大气层外,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的术语概念相匹配,延伸其语义,最终将该词命名为意蕴丰富的二字格术语“航天”。

2.3.2 表意与“中国味”

简明易懂且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是术语作为表达专业概念的符号的追求,而汉语的表意功能恰恰在这方面见长。汉字是表意文字,“因形见义”是汉语中一种根本性的机制[29]。换言之,因为汉字多数本身就有意义,当构成汉语术语的每个字都对整个词义的形成做出贡献时,这种见词明义的表意优势就有利于从汉语术语的字面含义推测出源语术语的概念,即将术语的概念内涵与字面含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术语翻译的合理性[26]。此外,汉语的表意特点还决定了采用外族文化的新词时总是倾向于意译,而少于音译[30]。本质上是因为意译术语言简意丰,便于“因形见义”或“望文生义”。而音译术语只能传达源语的音符,不能揭示意义,使读者难于掌握和记忆[9]。钱学森特别强调汉语字词的表意功能,他的“中国味”就呈现出明显的意译倾向。例如,他建议将mesoscopic由原来的“介观”改译为“细观”。“介观”指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但字面上“介”字有模糊性,未明确介于哪两观之间[27]。而汉字中本身就有宏、细、微这三个字义层次,译名“细观”则更能使人联想词义。对于字母词,钱老也竭力提倡意译,偏好用汉字表达的译名。例如,“卡拉OK带”是指一种可以在预先录制的音乐伴奏下参与歌唱的伴奏系统。该译名从“发音系统对源语术语进行转换,无法给译语读者提供理解术语概念的线索”[31],这样整体借音的外来名词,在构词上含义不明,会引起理解困难。而钱学森提议将该词意译为“录音伴奏”,简称“录伴”[27],从源语术语的概念出发,为其选择了一个“名符其义”的译名,易于读者理解术语的基本概念,充分发挥了汉

提醒您:因为《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在线阅读地址: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