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

时间:2023-08-16 03:03:40

《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03:40,全文字数:18974。

《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

刘成轩

纪录电影《大学》采用亲历者的“在场视角”,呈现了清华人的感人瞬间,以及真实可信的物象细节,在纪实的影像叙事风格中,传递了追逐梦想与家国情怀的真挚情感,使青春奋斗与理想担当、家国情怀等多元主题得到了“影像化”升华。本片坚持捕捉真实、自然的情绪,将镜头对准真实的大学校园,精心选择了四个时代、职业及人生阶段完全不同的人物,不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人生版图,也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和说服力。

一、回归真实:《大学》的创作逻辑

纪录电影以真实的记录行为来建构“真实”,既要确保内容的天然性,也要体现记录行为。纪录电影《大学》以刻画、勾勒人物群像为主,通过塑造细节饱满的人物形象,并借助人物故事,彰显了人文教育特色,打破了传统“说教式”的叙事方式,实现了“真情感”的真实记载与生动传递。

(一)纪实手法讲述“真故事”

法国纪录片大师让·鲁什提出了“真实电影”的概念。他认为,“拍摄无可避免地会激发与拍摄对象的场外重要关系,唯一诚实的方法是表明拍摄意图,推崇由电影触发真实的人性时刻。”①纪录电影通常以记录形式来真实、忠实地讲述事实,从而使电影文本彰显出极强的“真实感”。[1]真正决定纪录电影美学的本源是真实的记录行为。为了更好、更真实地展现清华学子的精神风貌,纪录电影《大学》使用了最平实的拍摄手法,以观察者和纪录者的视角,生动再现了不同人生阶段清华人的面貌状态。该片以“等待”的方式,用3年伴随式纪实手法拍摄,真实记录了清华人精彩的生活瞬间与感人故事,而非是艺术创作或“摆拍”等方式。该片通过选择具有故事性、话题性的人物,讲述真实的故事内容,定格鲜活的感人瞬间,共同描摹追梦逐梦场景,以真实可触的人物群像,能够更好地激励当代年轻人坚持追寻梦想。受创作时长、主题表达等因素影响,在拍摄、剪辑过程中,该片从追求看点与记录真实生活的平衡点出发,从1000多小时的记录素材中,合理取舍创作内容,尽可能为观众提供了真实、新鲜的素材,最终由个体组成的纪实故事,不仅丰富了宏大的叙事结构,也诠释出独有的美学质感。

(二)微观视角塑造“真人物”

比尔·尼科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一书中提出,“纪录电影谈论与真实人物(社会演员)相关的环境和事件”②。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纪录电影《大学》注重做好细节描述,遵循事实逻辑,讲述人物从参加高考到正式入学,从学生到教师再到进入社会,甚至退休等一系列普通人的故事,通过采用全景叙事策略,以完整的时间线、人生线覆盖了整个大学时间,乃至人生命运的不同阶段,最终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历程。影片生动呈现了四个人物从2018到2020年间经历的人生转折,以开阔的视野塑造了鲜活、生活的清华人物群像。“00后”严韫洲刚刚过了18岁的生日,经过高考磨炼,他终于考上了心仪高校。水利系博士生宋云天告别清华园,经过一番斗争,最终放弃其他诱惑,选择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哈勃学者”蔡峥历经10年海外求学,毅然决定回归清华园,只为实现自己“仰望星空”的天文梦。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已经83岁的钱易院士,虽然已经迎来了荣休,但是她仍然不愿放弃教书育人的使命初心,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台。通过讲述面临不同身份转变、人生抉择的人物故事,在新旧交替、精神传承中,塑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清华人物群像,从而使大众广泛关注大学、关注当代的年轻人。

(三)真实记录诠释“真情感”

法国电影艺术家雅克·贝汉认为,“所有的影像,都是谜题。情感是一种语言,一种真正的语言。”①纪录电影所流露和表达的情感超越了所有叙事技巧,呈现出更加强烈的自然性、真实性。在传统纪录电影中,实录素材、图像资料等叙事性元素的功能相对单一,更多仅用于佐证创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者假设。[2]纪录电影《大学》创作者以“教与学”“人生命运转折”两大主题为基础,用3年的时间记录下四位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包括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拜访恩师、人生职业选择等多种素材,再通过对这些拍摄素材的重新整合,进而以“视觉拼贴”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完整的大学生活。作为一部具有人文精神、探索意义和鲜明主题的电影,其通过讲述四位清华人的细微故事来反映“进清华、守清华、来清华、离清华”等四种状态,生动诠释了“奋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等四种精神。事实上,四位主人公分别对应的是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体现的是四种完全不同的真实情感。通过发挥不同片段的链接、索引功能,引导观众进入不同层级的叙事单元,从而获取相应的心理感受。

二、功能驱动:《大学》的媒介效果

纪录电影不是一种“个人文本”,而是一种“公共图像”。通?用影像符号存储、展现故事,输出情感共鸣,激活集体记忆,实现了纪录电影的媒介功能。纪录电影《大学》用镜头记录真实,依托清华园的时空场景,在记录性、集体参与性和教育启迪性等多元功能驱动下,通过强化叙事文本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连接,采用意蕴丰富的叙事符号,在增强影片文本体验性、参与性的同时,促使影片升级为社会议题表达的公共空间。

(一)社会功能:精神展示,输出记忆

比尔·尼科尔斯提出,“真实人物在故事中按照他们的本来面貌向我们现身说法,对影片所描写的生活、环境和事件表达令人信服的主张和看法。”②电影作品是一种公共媒介,在其上映、进入大众视野后,其中传递、表达的内容都将对受众产生直接冲击。[3]纪录电影《大学》在叙事过程中,选择使用的叙事元素,不仅具备证据功能,还通过彼此嵌入搭建了“沉浸式”互动空间,为观众提供了精神探索、叙事参与和体验等多元功能。影片以开放性表达为支撑,注重共同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宣传价值,通过深入清华园,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性、故事性的清华人物,记录几代清华人的言行举止、点滴生活来具体展示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清华人的生活面貌,从而为社会了解清华、了解大学提供了极具现实主义美学的影像素材。影片通过集中展现清华人积极创新、回报社会的优异品质,进而在温暖表达展现人物光辉的同时,深刻诠释了清华人的使命感与家国情怀。

(二)抒情功能:场景链接,唤醒记忆

英国约翰·格里尔逊在《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一书中将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根据自然素材制作的影片”。③独特的叙事空间,不仅能够辅助剧情,增强受众对叙事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受众将叙事场景与个人生活相结合,从而唤醒真实的情感记忆。[4]纪录电影《大学》展现了创作者非凡的叙事创造力,通过用镜头记录真实人物,以故事再呈现的“剧情化”形式来传递创作思想、表达创作主题,从而使电影作品呈现出更加主动、多元的意义,并引发观众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在影像空间叙事方面,清华承担起追逐梦想与实现梦想的两端,每一次不同的抉择与命运变迁,均与家国情怀相关联,这也对应了大时代环境下个人行为抉择与大学教育的关联性。影片通过以纪实影像对此进行的真??再现,完成了值得深析的影像表达。为了增强可看性,本片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个人与学校的真实感情故事为主线,将四个年龄、经历完全不同的人与清华的故事作为重点,生动讲述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社会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影片价值,本片在选择具体内容素材时,重点把

提醒您:因为《《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在线阅读地址:《大学》:“在场视角”下的真实感、功能性与价值重塑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