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br/>——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

时间:2023-08-16 03:23:42

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br/>——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3:23:42,全文字数:15636。

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br/>——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

中和之美”的形成包含了两组关系:身—心、身—心与音乐。身—心的“和”是“中和之美”的前提,只有“身心融合”并互相作用,才能产生“中和之美”。关于如何修身,孔子提出了两个渠道:“‘礼’和‘乐’。礼、乐的目的是‘成人’,即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具有‘仁’的品格的人,孔子常用‘君子’称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孔子提倡音乐,是为了‘成人’,为了培养‘君子’人格,不是作为政治的工具。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12]。”“修身”是有关乐教的学习与传承的核心,孔子推行乐教的最终目标就是“和”。“中道”原则也好,“成人”的目标也罢,都是通过乐教,用“仁”的标准去要求社会中的独立审美个体,即“人”,从而达到“和”的目标。

(二)孟子——共情之美

孟子的“与民同乐”既可以说是一种乐教思想,也可以说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要求。这样的“乐治”思想体现了孟子乐观、豁达的处世观。“孟子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13]。”“也因此,孟子与儒家乐教传统有所区别,主张一种‘今之乐由古之乐’的开放心态,不赞成过度强调雅乐和俗乐之别,认为这样会固化君王(治乐者)与民众(聆听者)的经验区隔[14]。”作为儒学传承人,孟子并没有像孔子那样“轻俗乐”,而是将俗乐与雅乐同等对待,但这不等于孟子认为他们是同等重要的或是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教化功能。相对于音乐体裁或者音乐内容的关注,孟子更多关注的是音乐能够带来什么,能否让统治者“与民同乐”,从而获得“民心”,能否通过乐教获得社会的“和”才是其对音乐的判断标准。

孟子所提倡的“仁声”是一种植根于修身哲学的乐教理念。从“修身”角度来看,音乐的教化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民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民众素养从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民强则国强。“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孟子·万章下》)只有君主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民众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君主与民众在音乐方面才可以形成情感共鸣,君主与民众才能获得沟通的渠道,得以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互相扶持,实现君民和谐、社会安定。

但是“得民心”与“仁声”主张的理论角度不相同,“得民心”的目标是解决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而“仁声”的目标则是让统治者与民众都能够“修身”并得到精神升华。雷永强在文章中提到,孟子认为“只要‘与民同乐’,就可以‘得民心’……前者侧重于音乐审美的愉悦功能及其社会共享性,是借‘与民同乐’而‘得民心’;而后者则侧重于雅乐以情感人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使人‘明人伦’‘相亲睦’的德教作用来‘得民心’的[15]。”孟子不过多关注音乐是何种类,认为能够使君民“同乐”的音乐就是值得学习的音乐。如果音乐内容方面有太过明显的阶级划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音乐审美的差异。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不具备相似或相同的审美经验,在欣赏同一音乐作品时就不会生发出相似或相同的情感,从而很难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达成“与民同乐”。因此“与民同乐”的背后是一种“共情之美”,统治者通过共情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便于建立“君民同乐”的情感桥梁,民众也可以在乐教中获得受到尊重的满足感,产生相应的精神反馈,从而实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荀子——伪善之美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说”,并在《荀子·性恶》中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⑦。”荀子希望通过礼乐教化使人由“恶”变为“善”,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使人性中的“恶”有所收敛、隐藏,进而实现社会安定。“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16]。”

荀子曰:“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17]。”“天下顺焉”也就意味着荀子的乐教观念所追求的是天下太平,“乐教”就是实现天下太平的途径。荀子的乐教思想以“化性起伪”为核心。荀子认为只有乐教政策的实施不足以起到真正的“修身”作用,人民也要转变思维,主动学习乐教并真正接受乐教。除此之外,传授者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中和”作用,由于乐教的实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因此乐教应该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活动,涉及的是整个民族的审美意识。“荀子认为,学固然重要。但是教的意义更大,他特别重视教师在解蔽中的重要作用,将教师看作去恶长善的引路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18]”

荀子强调“正”的理念,他认为人要接受“正”的雅乐的教化并成为一位“君子”,这也是伪善之美的一种展现。“荀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所谓‘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把音乐看作中和的纲纪,肯定了音乐具有中和的导向作用[19]。”荀子虽然继承了孔子“尽善尽美”的美学标准,但对“正”的事物的选择仍有自己的尺度,原则就是中和“恶”的事物并使之达到一种“和”的状态,这就是荀子所追求的“尽善尽美”。在做人方面也一样,他希望通过中和雅正的音乐培养出正人君子,因此荀子不仅认为乐教的修身作用培养的是“仁人”,更应该是一位具有“和”的气质的君子,正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⑧。

注释:

①《大学》。

②《孝经》。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天论》。

⑤《荀子·乐论》。

⑥《荀子·臣道》。

⑦《荀子·性恶》。

⑧《劝学》。

《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br/>——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在线阅读地址: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br/>——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