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小故事

“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16 04:50:11

“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50:11,全文字数:24066。

“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

物一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降低医院耗材占用的综合成本。通过耗材的智慧管理,可以快速统计耗材在库数量,全效期监控,杜绝过效期耗材,确保临床使用安全。对于耗材的存放、取用、退还、盘点、计费的过程进行全闭环管理、全流程记录,避免患者和医院的经济损失。

1.4 创新仪器设备,完善居家“智慧”养老

1.4.1 腕戴式“智慧”医疗信息传感传输 通过佩戴在老人手腕部的智慧医疗传感设备,采集老人的身体生理参数,将数据由模拟信号装换成数字信号后通过物联网传递到医院信息系统。医护人员根据接收到的老人身体生理数据指标,为老人提供保健、预防、疾病监测、紧急呼叫、电子处方、电子档案、药品配送、费用结算等服务。通过这种可穿戴式体征监测传感器的研发和试制,老人在家中甚至随时随地就可以对自己的部分生理状况进行检查,不像以往只能在医院才可以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检查[10]。

1.4.2 老年端医疗APP“智慧”互动 老年端的医疗APP 记录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例如老人的用药、血压、体重、运动、用餐等个人数据。APP中的求医部分是医护人员与老人的“智慧”互动版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该版块向老人提出治疗建议,解答咨询;老人则能通过该版块学习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检索周边的医疗机构与药店[11]。APP 中还会储存老人的家属信息,以便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与家属取得联系。在传统模式下,老人一旦离开医院,医生就无法对其何时吃药、何时进行康复训练、改变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干涉,仅能靠老人的自觉。但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智能药盒判断老人是否按时服药,利用智能手机了解老年人的运动情况,根据康复训练设备上的电子装置知晓老人是否按时按量进行训练。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老人是否遵循医嘱,并通过老人医疗APP根据医嘱自动提醒[12],从而多方面促使老人遵医嘱,提高依从性。

1.5 研发系统平台,推进慢病“智慧”监测 受慢性疾病的困扰,部分患者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比如脑卒中的患者,由于偏瘫影响自主排尿,需要长期留置导尿。而留置导尿因为导尿管长时间接触患者尿液,容易引发逆行感染。因此,需定期更换新的导尿管。留置导尿是专业性较强的操作,家属不可代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然而,因偏瘫患者行走障碍,若家属定期将患者送至医院更换导尿管,则费时费力。此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慢性疾病上门照护服务则很有需要。家属通过网络平台提前预约需上门进行的照护服务内容,登记具体地址信息和上门时间。医护人员接到预约后,在指定时间上门提供照护服务。医疗操作及耗材费用可由患者医疗保险支付。患者家属仅需支付医护人员往返于医疗机构与患者所在位置之间的打车费用。相比于前往医疗机构就医的传统模式,此种“智慧”服务模式可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搬运,减少家属的时间和精力损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就医满意度,提升医护服务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2 “物联网+”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建议

目前杭州市的物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缺少相关的政策制度,专业人才数量不够充足,大众接受程度不高,技术保障略显薄弱,信息安全有待加强。以下从政策机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力度、落实技术支撑、深化隐私安全的角度出发,论述具体建议。

2.1 制定政策,落实评价与监管机制

2.1.1 建立“物联网+”智慧医疗的服务范围和从事智慧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资质的准入标准 经走访杭州市不同等级、不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后发现,目前对于物联网技术融入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与规章制度有待明确。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智慧医疗服务存在法律责任边界不清晰的情况,网上药店所售药物的安全如何监测、由谁监管,因在线问诊平台所产生的纠纷如何处理,对于产生的医疗责任归属问题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13-15]。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因此,需要界定物联网+智慧医疗的服务范围和从事智慧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资质的准入标准,明确医患双方、物联网企业所应履行的职责与承担的义务。如规定被列入网络诊疗许可范围的疾病类型和病种、能够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明确对从事智慧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在专科领域、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医药电商、在线问诊平台。

2.1.2 完善智慧医疗建设的具体实施 杭州市部分医疗机构虽然重视物联网+智慧医疗的项目建设,但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部分医疗机构目前的物联网应用只是在一卡通、条形码标识带等方面,简单运用了物联网智能化识别的功能,而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智能化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各项功能。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同一家医疗机构中的有些部门使用了物联网的应用,有些部门没有使用,导致机构内的信息很难共享。因此,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之初应结合医院需求和自身发展,从全局考虑,设计出总体规划和整体布局,明确建设的总方向不变。在项目建设时,还应有具体的实现手段,按照方案有步骤的进行实施。

2.1.3 加强通讯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杭州市医疗机构、社区与家庭、户外公共坏境的通讯条件,基本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实现网络畅通。依据国内当前的相关数据标准,完善杭州市智慧医疗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大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在全市范围内加设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注重城乡医疗基础设施的均衡性,特别是要加强偏远社区、距离三甲医院较远的社区医疗设施的建设[16]。

2.1.4 建立物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的评价、反馈与监管机制 虽然部分医院重视智慧医疗相关软件与系统功能的开发,但是产品投入使用后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方面产生的影响缺少实践反馈。由此,管理者无法及时了解“物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无法提出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建立规范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可以逐层细化指标及对应权重,计算各指标权重。对“物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的监管以政府为主导,可酌情引进第三方,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的自我管理、社会与民众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等其他监管方式。建立科学、多样的惩治处罚措施。可以开设意见箱、微信公众号、网上信箱留言、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渠道,获取对智慧医疗的评价、建议与投诉。

2.2 建设相关专业人才队伍

2.2.1 依托医学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物联网+”智慧医疗的建设需要兼具计算机技术、医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设计、生产到系统的具体操作和运用都需要技术人员负责[17]。经对杭州市部分医疗机构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其多数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少数为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满足上述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相关工作人员在数量和质量较难满足医疗机构物联网项目建设的需求。因此,建议支持当地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培养兼具计算机技术、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以适应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2.2 医疗机构重视扶持相关技术人员 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中吸纳具备计算机技术、医学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重视信息部门人才继续教育

提醒您:因为《“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在线阅读地址:“健康杭州”战略下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智慧医疗的对策研究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