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第33页

书籍名:《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作者:王志纲
推荐阅读: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txt下载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笔趣阁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顶点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快眼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第3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不止钱金波,海南归来的黄巧灵,党校老师出身的“绿城集团”创始人宋卫平,打造文化王国的徐文荣,甚至西湖畔的英语老师“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东阳大山里走出来的小镇青年、“上海复星高科技”联合创始人之一郭广昌……浙商们总体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在中国算得上首屈一指。老师下海一般难成大器,偏偏浙商里面有不少是老师出身,这也算是浙江的造化之功了。
    在浙江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海洋、民营经济的大本营中,马云的诞生是有其必然性的——小商和电商天生就是同盟军。“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要不便是回到故乡。”马云曾经在北京、上海都漂泊过,最后又回到了杭州西湖边疗伤。马云终归离不开浙江。
    最后马云成就了浙江,尤其是成全了杭州。如今整个杭州已经变成中国“互联网+”最发达的智慧城市,浙江终于又回到了杭州的时代,政治、经济、人文全部荟萃于此。这种荟萃需要一个平台来爆发,马云虽然不懂科技,不懂互联网,但他懂趋势,懂人性。这片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最终成为马云“封侯拜相”的舞台。
    
    一碗沃面看浙江
    除了文与商,美也是浙江的一大标签:美景、美人、美食,浙江都能拿得出手。浙江之美的确不假,但需要细细品味。
    十多年来,每到早春时节或菊黄蟹肥时,我都要下一趟江南。线路有两条,一是从扬州走,过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再到上海。另外一条则是从黄山顺江而下到宁绍,遥想一下会稽山阴暮春三月的王右军的风采,之后到杭嘉湖平原,在西子湖、莫干山徜徉两日,有时还会去《卧虎藏龙》的拍摄地安吉赏竹海、品白茶、尝春笋,最后再到上海。
    一路走来,风景固然很美,但真正打动我的,让我准时赴约、流连忘返的,其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体验,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气韵。路上或是曲水流觞、柳浪闻莺,或是白云扫榻、明月锄花,或是水尽潭清、烟凝山紫,“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浙江风物与无数诗人留下的诗篇,一同铸就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高峰。
    作为个体而言,对传统文化的浸淫越深,对浙江之美的感受也就越深,这种精神体验的密度之高、强度之强是在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
    说完美景,再说美人。
    1982年我大学毕业,第一次出差就是浙江,我当时满脑袋的幻想就是去看美女。我兴冲冲地在杭州西湖边上转了半天,没看到什么出色的美女,感到非常失落,还不如成都嘛!
    后来走南闯北多年后,我也有了一些总结,其实中国各地都出美女,但不同的水土滋润下,各地美女气质不一。单论眉眼姿容,浙江的确算不上各省翘楚,但是,第一,浙江女孩皮肤好;第二,说话好听,吴侬软语;第三,普遍气质上佳。
    我曾经见过很多出色的浙江美女,这种美感和所谓病态美的“扬州瘦马”还不太一样,既风流蕴藉,又自有一种潇洒气度在其中,这种气质很难用言语形容。
    直到有一天,微博上一位网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南夜雨十年灯”的网友申请加我为好友,我一拍大腿,有了,这两句诗不就是浙江美女的最好写照吗?
    除了美景、美人外,浙江的美食也花了我一番功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吃很讲究,顶级的杭帮菜我也吃过很多,但比之于中国各地的代表菜系,着实不算突出。
    所谓杭帮名菜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倒是饭店名、菜名起得大多温情脉脉、风流蕴藉,再加上雅致的用餐环境,以及服务员小姐们软糯的腔调、莲步轻移的风韵,搞得人骨头发酥,这种人文体验甚至掩盖了菜肴本身的味道。
    到了温台、宁绍,反而吃到了一些不错的海鲜,但是和广东海鲜比起来也不算出彩。倒是黄酒,真的不错。每到菊黄蟹肥的时候,我都要去浙江,温一壶花雕,赏黄菊,吃螃蟹。
    一路走来,印象最深的浙江美食,不在物阜民丰的杭嘉湖、宁绍,也不在经济发达的温台,反而是位于浙中山区的东阳市的一碗沃面。
    在东阳,人们习惯把吃剩下的菜、汤用来煮面条,再用淀粉制成糊面。随着时代的变迁,食材也在发生着变革,但无论多么名贵,做法依旧不变,把五方杂处的食材汇到一锅,慢慢烹调成一大锅鲜美的沃面。
    浙江本身不也像是一碗沃面吗?山海湖泊、草木沟壑、风物历史全都“烩”到了一起,荟萃的不只是山水,还有全中国的文化。丝绸、茶叶被称为江南特产,中国最大的丝绸博物馆、茶博物馆坐落于浙江,但其实这两样皆非首产于此。丝绸源于川地蜀锦,“丝绸之府”的美誉却落在了湖州。发源于云贵大山,顺江而下的茶叶,也是在浙江文而化之,隐居于杭州的“茶圣”陆羽在传世著作《茶经》中为这种原生态的奇怪树叶定好了名分,“茶叶”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行文至此,上帝为什么钟爱浙江,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与富饶的东三省相比,与隔壁的平原大省江苏相比,上帝偏爱浙江之说从自然资源上来说是完全不成立的。然而,浙江在这样稀缺的资源条件下大放异彩,更说明浙江的成功不是上帝给的,而是浙江人自己“烩”出来的。
    文商两脉,三大族群,五大板块,水陆杂陈,推陈出新,再加上全国各地的文化风物荟萃,终于汇聚成了气象万千的浙江。
    
    江西的格局
    把时间尺度拉长到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来看,江西崛起与衰落的核心原因只有一条——格局之变。所谓“格局”,即“位格”与“时局”,“局”的变迁深刻影响着“格”的兴衰。受“时局”青睐者,往往能大放异彩;一旦与“时局”错位,只能落得边缘化的下场。解读江西的未来,也应从“格局”两字入手。
    
    东、西之别,格、局之辨
    游历中国多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东、西之别。纵观中国,凡是和“东”相关的,不管是山东还是广东,乃至广义上的东部诸省市,其发展态势大多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反观“西”路军,如陕西、山西、广西、江西,乃至广义上的大西部,总给人以“古道西风瘦马”的萧条之感。其中,“西”路军又以陕西、山西二省最为典型。两省均横跨东、西,山西的“河东”时代和陕西的“关东”时代,可以说是各自最为辉煌之时;自打改换门庭到了“西”边,气运也随之衰减。一字之差,云泥之别,让人不由感慨仿佛真有宿命一说。
    在这场东、西对比中,最尴尬的参与者莫过于江西,明明位于东部,却挂了“西”字头。周边兄弟省份龙腾虎跃,江西却失落得突然、彻底。比不过沿海诸强也就罢了,江西和湖南间的对比也让人心碎:古代的湖南如堕漫漫长夜,无足轻重,到了近代却风起云涌,引领百年风流;江西尽管在历史上家世显赫、俊彦辈出,却于近代百余年间快速退化成透明省份,浮沉升降之间,令所有江西人痛心疾首。
    这种剧烈反差带来的失落,直接表现为渴望外界的认同与证明。2019年以来我写了一系列地域文章,文末常有读者留言,希望写一下自己的家乡,其中以江西呼声为最。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锲而不舍的呼吁中也暗藏了江西失落已久的自我定位。时代的潮水涨而复退,这片有着辉煌过去的赣鄱大地,要如何找回昔日的荣光?
    其实我也算半个江西人,从小到大对江西的感情都很特别。江西作为南中国的人文高地,历代都有着大规模迁出的传统。近填湖广、远走云贵川的江西移民,不仅影响了西南区域的人文版图,也改写了我的家族史。根据族谱记载,我们这一支就是从江西一路迁徙至贵州北部开枝散叶的。因此,但凡填写籍贯,我填的总是江西,聊表乡情。
    这么多年来从事咨询策划行业,我几乎跑遍了江西的所有地市,也和许多主政一方的江西籍官员、闯荡江湖的江西籍老板打过交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到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来看,江西崛起与衰落的核心原因只有一条——格局之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S-stories 第一辑·春天故事集 末日总在咫尺间:从青铜时代的崩溃到核浩劫 克鲁格曼的预言:美国新世纪经济迷航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政治算术:西蒙·库兹涅茨与经济学的实证传统 未央歌:40年来最感动我们的书 未见萤火虫 微笑深爱 微伤爱之恋曲 我的后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