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第62页

书籍名:《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作者:王志纲
推荐阅读: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txt下载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笔趣阁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顶点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快眼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第62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不仅工业化发达,东北还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铁路网。从哈尔滨火车站能买到去欧洲各大城市的火车票,中国和欧洲的往来电报也要通过哈尔滨进行中转。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哈尔滨,是当时的亚洲第二大国际都市。
    铁路的开通,在经济、社会、军事各个方面发挥了深刻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闯关东”。受电视剧《闯关东》的影响,大众认知中的闯关东是一场民间自发的流亡血泪史,而且闯关东的移民主要还是从事耕种或传统手工业,过着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农耕渔猎生活。这其实是文艺作品带来的误会。早期的闯关东或许真是如此,但伴随东北的快速工业化,军工厂、钢铁厂、面粉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整个东北面临巨大用工缺口,因此才有了张作霖想方设法地从关内往关外运人。闯关东的移民一大部分都进了工厂,成了中国最早的职业技术工人。从规模角度来看,闯关东其实是张作霖组织的一场人口大迁移,而且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
    从20世纪初“京奉铁路”全线通车起,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高速增长。除了原本的山东移民外,大量来自河北、河南、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的移民进入东北。黑龙江人口从1912年的两百万增长至1931年的六百万,不到二十年间超过三百万人从关内定居黑龙江。整个东北的人口在1912―1931年间大约增长了两千万,平均每年都有接近一百万人从关内来到东北定居。东北人族群的基本认同,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张氏父子对东北的耕耘,无论是对政治、经济还是对国防来说,都具有重要而长期的意义,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东北崛起的第二个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日本势力范围,东北的发展进入伪满洲国时代。
    日本照搬巴黎的城市规划设计规划了长春,将其打造为高度国际化的东北亚商业中心。按照日本军部的战略判断,一旦和美国开战,日本岛本土有可能面临美国的致命打击,因此,日本很早就开始实施经济中心的大转移,长春甚至一度被称为“日本新京”。
    在这期间,日本在鞍山发现了铁矿,在抚顺建立现代煤矿,钢铁行业大大繁荣;日本人投资了从电器到机械、医药、农业、军垦的各行各业,修建了京大线。东北年平均移入一百万人左右;到1948年底东北解放前夕,全区人口已超过四千万。此外,有大约三十万日本人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到东三省来开垦农业。
    日本一方面依靠伪满洲国的产出,支撑其对华侵略战争的野心,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工业经济体系的全面建成。1931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相形而言,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达到18.96%。抗战后期,伪满洲国甚至超越了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
    到1945年9月,东北的铁路达到11479公里,而全国的铁路总里程仅接近两万公里。1946年,东北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已成亚洲翘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85%。换句话说,当时东北约等于三十个上海。
    除了众所周知的1905年日俄战争外,1939年日俄还在诺门罕(在今呼伦贝尔)发生过一场战役。我曾专门赴呼伦贝尔考察,追溯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场诺门罕战役,实质上是日本和苏联的生死较量。对于苏联来说,如果东线失败,它将不得不面临东西双线作战的危险;对于日本来说,如果失败,将难保在东北亚的利益,只能放弃北进战略。双方各派出了大规模兵力,投入大量精良武器装备——包括大量的坦克车与装甲车,史称“第一次立体战争”。
    在短短的五个月之间,日军元气大挫,而苏军则大获全胜。日本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在诺门罕几乎全歼日本唯一的一个坦克师团,更毙伤俘虏日军达五万四千人以上。朱可夫一战成名,二战的历史也从此被改写。
    日本军部北上汇合德国、南下控制太平洋的长期战略路线之争,以北上派的彻底失败告终;随后爆发“珍珠港事件”,开启了日本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苏联方面,从此东线无战事,可以把所有的兵力投入到对德战争中。诺门罕这一役中,苏联和日本的坦克、飞机把诺门罕变成了钢铁战场,更昭示着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征服和改造的开始。小小诺门罕,居然成了撬动世界大势的关键锁钥。
    诚然,列强的初心并不是为了造福东北,而是为了满足扩张的野心,掠夺资源。日本人在经济殖民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日后的苏俄更是借“剿灭关东军”之名,在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劫掠,无论厂矿、企业还是基础设施,能拉走的全都拉走,甚至连铁轨都拆掉。
    但不可否认,列强间的战争和经济殖民,尤其是日占时期,大量的铁路、厂房、机器、技术和工厂组织制度永远留在了东北,客观上为东北奠定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而在成熟工业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商业、服务业,则让东北从蛮荒走向文明。
    东北崛起的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时的东北迎来了最好的地缘政治格局:头枕苏联、蒙古,背靠朝鲜,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温暖怀抱之中。
    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是首屈一指的资源大省、重工业大省、战备大省。能源、钢铁和工业铁路基础冠绝全国的东北,顺理成章地乘上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第一班车。
    在“一五计划”中,我国工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完善一个,铺开大网。”这里的“一个”指的就是东北,于是“一五计划”还有一个别称叫“东北计划”。以1950年为例,对东北的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50%。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有56个在东北。大庆油田让全中国告别洋油,“铁人”王进喜家喻户晓,一重、二重、一汽、鞍钢、哈尔滨轴承厂……东北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站稳脚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中苏交恶后的20世纪70年代,东北依然凭借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领跑全国,并援建全国各类工业项目。在“三线建设”中,中国其他各地很大一部分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都来自东北。
    高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还为东北沉淀下了教育资源,即使到了当下,东北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工程师、在校大学生占比高居全国第一位。吉林有近六十个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辽宁有九百多家科研所、近八十所高等院校,更不用说黑龙江赫赫有名的哈工大了。可以说,东北是科研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的重要培养基地。
    以1916年“远东大铁路”的全线通车为起点,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积累,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东北步入了最辉煌的阶段,这也是东北人最硬气的时候。
    
    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随着时间步入20世纪90年代,东北的情况好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全力扶持东北。同时,在那粗犷、浓烈、严峻的时代里,东北也同样扮演着“奶妈”的角色。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的对外输血也没有停止,甚至更加严重。1980年国家就开始对广东实行特殊的包税制,1980―1993年广东上缴国家税金200多亿,同时期的辽宁按老制度上缴利税1650亿,此外每年按计划调出大量资源产品供应全国。任何一场社会变革有收益也有成本,应该说东北是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1990年,农业部提供了一份数据,乡村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65.3亿元,首次超过国营企业的246亿元,前者的销售利润率相当于后者的两倍多。这个看起来和东北无甚关系的数据,标志着一个时代无可避免地走向终局。连乡镇企业都能超越国企,更不要说那些来自市场的洪水猛兽了。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方迅速成长,一方缓缓衰亡。量变逐渐积累为质变,随着改革开放的彻底深入,传统意义上的国营企业已经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日薄西山,再无任何竞争力。1990年之后的七八年间,东北的衰落既显得猝不及防,又充满了某种结构性的必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S-stories 第一辑·春天故事集 末日总在咫尺间:从青铜时代的崩溃到核浩劫 克鲁格曼的预言:美国新世纪经济迷航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政治算术:西蒙·库兹涅茨与经济学的实证传统 未央歌:40年来最感动我们的书 未见萤火虫 微笑深爱 微伤爱之恋曲 我的后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