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侦探推理 >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第20页

书籍名:《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作者:弗蘭克·施茨廷
推荐阅读: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txt下载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笔趣阁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顶点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快眼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第20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當時的深海中沒有美食,因為食物鏈還未形成。
    海面附近有靠陽光過活的浮游紅藻、綠藻和棕藻,此外,海潮中也有很多自由自在的細菌生物,可是這些對三葉蟲或海蝎沒有什么吸引力,因為它們喜歡踏著堅實的土地行走。可以說,如果沒有一群筆石動物引起了生物的興趣的話,廣袤的海洋到今天或許依然是一片荒蕪。
    筆石動物是什么?
    是一種生物,長得類似于今天的珊瑚蟲。這些家伙大部分時間都守在自己的小殖民地上,靜靜待在小小的囊鞘中。只有這些囊鞘保存到了今天。封存在巖石中的筆石動物外觀看起來很像書寫在石頭上的象形文字,并由此得名。在奧陶紀初期,這些象形文字般的生物慢慢離開了安穩的海床,進駐到廣袤的大洋中,開始迅速繁衍。它們的食物是海中的藻類和單細胞生物,其小小的觸須可以從海水中過濾出自己的美食。筆石動物被視為最早的浮游生物,不僅因為它們開發了一片全新的生活空間,同時它們也為更大型的生物開辟了大海的荒原,自此之后,這些生物才能以浮游生物為食。遠洋中的所有生命都得歸功于浮游生物的奉獻,如果沒有它們,就沒有完整的食物鏈。對于鯨類而言,浮游生物好似我們今天的薯片,只不過比薯片要健康得多。
    奧陶紀還出現了第一批雙殼綱的軟體動物。這些雙殼綱的二枚貝與腕足動物可不一樣,腕足動物只是因為同樣有兩片殼,所以看起來像它們。有機會的話,你可以在海邊或海鮮店仔細觀察一番,如果兩片殼像汽車兩側的車門一樣互相對稱,就是雙殼綱——例如蛤仔或海瓜子。腕足動物,如海豆芽,則是單片殼自身左右對稱,但兩片殼形狀大小不相同,開合如同汽車的引擎蓋。腕足動物與雙殼綱最大的區別是前者長著肉乎乎的足部,它們借助這樣的足部將自己固定在海底或礁石上,或靠它前行,而雙殼綱則優雅地將一切都藏在內部。
    珊瑚也是奧陶紀的重要生物之一,它們建起了巨大的礁石,為各種各樣的生命群落提供了居住地。魚類也漸漸增多,雖然它們還沒長出頜骨,只能被稱為無頜魚。它們生活在海底附近,在泥濘中碌碌謀生,壓根兒沒有想過自己那些長著頜骨的后輩會在歷史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或許因為面對著諸多龐然大物,它們有些自慚形穢吧。很多大烏賊在它們面前游來游去,比頭還大的觸手得意揚揚地搖擺著。這些烏賊是奧陶紀的秘密君主,就像所有的帝王一樣,它們令人望而生畏,當然,它們也戴著氣派的王冠。仔細算來,這個王冠最長可達 8 米。只有這些“王冠”保存到了今天。一般情況下,權杖總是比自己的主人活得更長久。
    首次發現那些石灰管狀物的化石時,人們完全不知所措。等到幾年之后人們才知道,這些長達幾米的狹窄管套下曾生活過烏賊。請你想象一下,一只烏賊在自己巨大的眼睛上方竟戴著一頂長長尖尖的奇特禮帽,聽起來雖然很好笑,但這些小紳士卻是實實在在的兇猛動物。當時很多其他的烏賊都配有流行的卷曲外罩,相當時髦前衛。顯然,進化女神在這一階段受時裝設計的影響很大,她也不愿讓這些多臂的禮帽模特兒們消失在歷史中。我們今天看到的烏賊已脫下了帽子,唯獨鸚鵡螺作為活化石留存了下來,在南非的海灘上招搖過市,如果到了其他地方,它只能算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家伙。
    宇宙怪物遮陽計劃——第二次物種滅絕
    本來,一切可以像寒武紀一樣如火如荼地繼續進行下去。
    不幸的是,在奧陶紀到志留紀的過渡階段,地球上再次發生了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原因是暖氣壞了。大約 4 億 4000 萬年前,三分之二的物種都慘遭凍死。其實,當時的生物應該已適應了冰冷的氣候,此外,它們也遠比被冰河期整慘了的小小的軟體動物更高等。到底在這個冰河期發生了什么事情,使得地球上的物種第二次大規模滅絕呢?
    堪薩斯大學的天文學家阿德里安·梅洛特認為事情肯定不會太簡單。令他非常疑惑的是,為什么持續了幾百萬年熱帶氣候的地球突然再一次冰雪覆蓋?根據主流說法,罪魁禍首是一顆邪惡的隕石。一個 10 公里到 12 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或隕石的威力相當于 100 億顆轟炸廣島的原子彈,能在地球上掀起巨大的煙塵。這層濃厚的煙塵緊緊裹住地球,在之后無數年的時光中,陽光再也無法透射進來。當灰塵聚積到幾厘米厚的時候,地球的溫度大幅下降,無數動植物一命嗚呼。
    然而讓梅洛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么只有那些生活在水面附近的生物——三葉蟲——慘遭毒手?三葉蟲是第一批在寒凍中夭折的生物,而生活在深水中的生物卻安然無恙地渡過了這一劫。梅洛特和他的研究小組開始研究當時的三葉蟲化石,結果發現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
    物種滅絕的始作俑者很可能不在地球上,而是來自宇宙深處的一個怪物。
    一顆超新星②導致了生命的死亡。
    要理解這一理論,我們得先離開地球,將目光投向宇宙。
    只有一顆恒星的內部融合反應帶來的壓力和自己的重力達到平衡時,恒星才能保持穩定。如果只有自身的重力,恒星會不斷地向內坍縮。只有當它不斷地從核心向外輻射能量時,才能避免坍縮的發生。一個瀕臨死亡的恒星將經歷各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它的燃料會緩緩耗盡,最后膨脹成一顆紅色的巨星。它的內核會坍縮并導致一場巨大的爆炸,外殼則會在這場爆炸中四散紛飛。
    我們可以用天文望遠鏡來觀察遙遠宇宙中的超新星。超新星看起來并不像一場大爆炸,而像一個新恒星的誕生——因此我們稱其為新星。超新星的亮度會在頃刻間增加到原先的幾十億倍,無數伽馬射線進入太空,大多數沿著其旋轉軸的方向運動,這些射線和物質也被拋進了宇宙的深處。
    當地球運行到一顆鄰近的超新星的旋轉軸方向上時,只需一道伽馬射線就能在幾分鐘內完全摧毀地球的臭氧層。突然之間,地球承受的紫外線輻射增長了 50 倍。雖然水能夠抵擋宇宙射線,但只有一定深度的水下才是真正安全的地方。這種說法才能解釋海面附近生物大規模死亡而深水區卻安然無恙的現象。此外,超新星還令地球外部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幕,造成地球溫度大幅度下降。一切就這樣發生了。這一輪冰凍期持續了 50 萬年。冰河期結束后,我們抵達了時間旅行的下一站:志留紀。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沒有人愿意相信伽馬射線的假設。而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僅一顆鄰近的超新星爆炸就足以毀滅地球。目前我們還無須操這份心。現在的威脅來自于離我們 150 光年處的一顆白矮星 HR8210③。這顆白矮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爆炸,而 150 光年委實只是咫尺之遙。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無須現在就開始著急地建造海底城市——地質學意義上的“不久的將來”指的是幾億年的時間。況且宇宙一直在不停地膨脹。等到爆炸發生的那一天,或許我們已經拉開了一個安全距離,能夠避開伽馬射線之害。
    梅洛特的理論目前還頗受爭議,這一點并不奇怪。超新星遺留了很多宇宙塵霧和黑洞,然而其產生的時間已無法確定。此外,梅洛特也認為,今天距當時的大爆炸已過去了太久,銀河系本身也在不停地旋轉,要找到證據實在不亞于大海撈針。
    因此,海洋的歷史同時也是太空的歷史。萬宗歸一,西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則說,hishuk ish ts’awalk。沒有外層空間就沒有現在的地球。太空塑造著地球,并不停地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 * *
    ① 腕足動物(Brachiopoden):它們經常被當成貝類,其實不然。像貝殼一樣,它們有兩片殼和一個折紐,但構造完全不同。它們還有一只肉質或纖維質的腳探在外部,以便將自己固定下來。
    ② 超新星(Supernova):巨型恒星的死亡。恒星耗盡自己的能量之后,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崩塌。有時它們會形成黑洞,并釋放出伽馬射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路边野餐 阿诺德·汤因比传 12天理财精进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 美丽心灵:纳什传 乌有王子(卷一):前度的黑暗 乌有王子.2,战士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