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少林ceo释永信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少林ceo释永信

千年有效的管理(2)

书籍名:《少林ceo释永信》    作者:释永信
推荐阅读:少林ceo释永信txt下载 少林ceo释永信笔趣阁 少林ceo释永信顶点 少林ceo释永信快眼 少林ceo释永信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少林ceo释永信》千年有效的管理(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中国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的建立,首先应当归功于马祖道一(709—788)禅师。道一禅师是中国禅宗的第八祖。他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政治环境以及国家管理模式,广建道场,率众而居,创立了禅宗的“丛林”,亦即禅宗的寺院。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禅宗从此一改印度佛教僧侣不事劳动、依靠施舍度日的旧俗和其他佛教流派依靠皇家资助的传统,发展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传统家风。

到了稍晚的时候,江西百丈崖的怀海禅师为了整肃道风,使共住在一起的僧人能够安心常住,共同修行,又在已经建立起来的丛林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适合宗教职业人员共同遵守的、严整的寺院管理制度。而怀海禅师本人更是终身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家风。

百丈怀海禅师说过,作为出家人,要想在中国好好地生存,那就必须随众“出坡”——集体劳动。因为寺院多建在山里,劳动也就多在山坡进行,所以,中国佛教寺院就习惯性地把集体劳作称之为“出坡”。他80岁的时候还坚持“出坡”,徒弟们心疼他,把他的锄头藏起来,于是,老人家就干脆坐在房间里不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又把锄头还给了他。

寺院管理中有一句口头禅:“铁打常住流水僧,宁带一营兵,不带一堂僧。”为了加强对僧众的管理,九祖百丈怀海禅师就着手制定了《百丈清规》。从此,丛林之制大备。这就是后世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制清规”的出处。有了丛林建制,寺庙里的僧众才具备了“僧团”的特征,也就是说,佛教寺院通过丛林建制的方式,将在寺院集体生活的一个个单独的修行个体,整合成了一个“弘法利生”的大型团队。

中国佛教禅宗接引弟子和学人及其传承方式、方法,与印度禅宗有着极大的差别。两者的差别,甚至进化成了一种颠覆。例如,印度禅宗中的“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一条,在中国就很难绝对奉行。因为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如果僧人们过着一种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就无法得到儒家文化的认可。这种颠覆的元素自然是来自中国固有文化,尤其是来自于老庄思想。正因为中国固有的老庄思想,才让佛教在初来的时候感觉到了丝丝的温馨,有一种“海内存知己,他乡遇故知”的欢喜。

清规戒律与标准化管理

少林寺禅室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下联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选佛场”便是禅堂的别称。这里的“选”与我们俗世间的选举不同,后者取决于大家的判断,而在这里,能不能开悟,能不能“入选”(登堂入室),只有禅者自己能够决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上海犹太城 鸿天神尊 快穿女配:叮!你已被boss锁定 吾家娇女 妻子的谎言 从网络神豪开始 爹地宠妻太给力 穿越:暴王的王妃 穿越之冷宫皇后 兵人